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鄉村振興

為群眾辦實事 石樓縣探索農業托管新模式

2021年08月31日17:56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日前,石樓縣抓住黨史學習教育契機,聚焦農民農業農村“急難愁盼”問題,打破制約全縣農業發展瓶頸,探索農村土地托管新模式,深化拓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三級聯動”構建服務托管體系。縣、鄉、村三級聯動,通過合作社形成合力全力服務托管工作。縣級層面,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涉農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關於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指導意見》《石樓縣農業生產托管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指導文件,抽調相關部門業務骨干建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做到專人專辦。鄉鎮層面,各鄉鎮黨委書記親自挂帥成立領導組,鄉村兩級明確專人,主動對接服務主體,進村入戶點對點與農戶開展服務。組織服務主體、農機手、農戶三方互簽托管協議,形成互動互聯的監管制約機制。各環節托管完成后,服務主體自驗、鄉鎮全面驗收,最后再由縣驗收組抽驗合格后撥付補貼資金。村級層面,每村明確一名托管員,協助做好政策宣傳、合同簽訂、審核、驗收以及溝通聯絡等工作,打通托管服務的最后一公裡。

“托管+”拓寬服務群眾渠道。立足本地農業生產實際,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積極探索開展各種“托管+”服務。“托管+旱作農業”模式。靈泉鎮板橋村4000畝滲水谷子種植面積,全部由服務主體統購農資,並開展深鬆、機播、覆膜、無人機植保、秸稈還田、機收等全托服務,切實提高了農業效益。經測算,畝均可增產40%、增收2000元。“托管+集體經濟”模式,鼓勵村集體主動參與農業生產托管。裴溝鄉馬家山村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全村225戶農戶4600余畝承包地折股量化后,入股到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集體經濟合作社和托管服務主體聯合全程托管,種植谷子、玉米、高粱等作物。既解決了集中化管理,規模化勞作,又提高了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托管+多樣式”依據農戶勞動力狀況、生產能力以及群眾對托管的需求和自願的原則,羅村鎮制定單環節托管、多環節托管、關鍵環節托管和全托管四種模式。農民可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選擇耕地托管或者收割托管等不同的環節,既保留了農民對土地的自主權,又能有效開展種植生產,節約了土地生產成本。2021年羅村全鎮共有1339戶農戶參加不同形式的托管,托管面積達到47589畝。

“整合資源”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全面加速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節本增效”。通過托管,合作社向廠家批量優惠採購農資,每畝地可節省種子、肥料費用15元,同時畝產量平均增加15%左右,畝均增收144元,解決了農民“后顧之憂”。通過托管,不僅解決了因農村“空心化”導致的土地撂荒問題,而且使外出務工農民擺脫了土地束縛,安心在外務工,實現務工、種地收入兩不誤,有利於農業綠色生產發展。通過秸稈還田作業,有效解決了當地秸稈焚燒陋習,增加了土壤肥力。通過殘膜回收作業,可清除殘留地膜對環境的污染。通過無人機植保作業,實現了綠色防控病虫害,推進了農業“提檔升級”。在托管政策的帶動下,農民的機械化生產意識大大提高,僅2020年,全縣就新增各類農機設備200余台。同時,通過托管,逐步打破了小農戶分散生產經營的舊有模式,切實扭轉了傳統小農經濟散、小、弱、粗的弊端,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推動了全縣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張海明)

(責編:雷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