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鄉村振興

遼寧盤錦新興鎮——

產業新品種 助農促增收(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本報記者  胡婧怡
2021年11月01日10: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換上接菌服,進入實驗室,王莉莉拿起試管仔細觀察菌絲的生長情況。王莉莉是遼寧省盤錦市嘉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技術骨干,“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進實驗室”。4年前,她在合作社干著最基礎的裝袋、接菌、出菇等工作。

  在盤錦市大窪區新興鎮,像王莉莉這樣因為小小蘑菇而改變生活的人還有很多。新興鎮素有種蘑菇的傳統,過去各家自己生產菌棒、滅菌、接種、出菇,幾道工序常常擠在同一個空間,雜菌感染率高達60%,產業一直發展不起來。

  2014年,在外做生意的杜紅回到家鄉,辦起嘉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前老鄉們做菌棒,木屑等原料多靠外部供給,成本較高,品質難以保証。”杜紅注意到當地蘆葦資源豐富,“與木屑相比,蘆葦的木質素、纖維素、糖分含量更高,是做菌棒的好原料。”

  合作社組織技術團隊開展菌種研究,先后培育出33個適合蘆葦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大大提升了產業效益。“以平菇為例,同樣是兩斤半的小菌棒,蘆葦菌棒比木屑菌棒的成本節省0.15元左右,頭茬出菇都在1斤以上。”杜紅介紹。

  合作社採用集約生產、分散種植模式,保障了菌棒的生產和質量。“工序分開,雜菌感染率降低到1%以內,以往一年隻能種一季,現在一年能種兩季半。”合作社辦公室主任王娜大學畢業回到新興鎮,如今家裡兩代人都在合作社工作。

  在合作社展示廳,粉、黃、白、黑等各色盆栽式蘑菇整齊排列。“現在很多餐飲店都推出了現採現吃的菌菇,這也是我們新的利潤增長點。”杜紅說。

  如今合作社每年生產2000萬棒菌棒,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生產出的菌棒,五成用於農戶生產,兩成出口國外,剩下的一部分用於培育菌種和多元化開發。

  “別看蘑菇小,產業大著呢!最近我們正在搭建直播間,准備開辟線上銷售渠道,打造自主品牌。”杜紅對未來信心滿滿,“打算開一家‘城市農場’,讓顧客參與培育蘑菇、採摘食用的全鏈條體驗。”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31日 01 版)
(責編:雷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