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商湯首都 昆侖古墟】 陽城:讓遍布山野的遺址活起來

張婷婷 段思齊
2021年11月11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太行、太岳、中條,三山雄健﹔

沁河、獲澤、蘆葦,三水神奇。

在這雄奇的山水之間,有一座悠然的小城,以雲蒙、析城諸峰為屏障,寒暑分明,山清、水秀、文明、宜居,這裡就是陽城。

陽城縣,古稱濩澤,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倚太行,西連中條,北接太岳,南瞰中原,文化積澱厚重,歷史遺存豐富,早在距今2.5萬年前,境內即有人類活動,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摶土造人、伏羲啟肇八卦等諸多神話故事使這裡充滿了神秘色彩。

昆侖文化研究,破解“千古之謎”

析城山一帶是遠古文化最集中的地區。析城山位於陽城縣西南約三十五公裡處,因“山峰四面如城,有東、西、南、北四門分析”而得名。山頂呈不規則的方形,是一塊廣約20平方公裡的丘陵草甸,為上古乃至遠古百代帝王的居所,自古迄今被稱為“聖王坪”。

析城山風景

2019年8月,中華文明聖地昆侖丘(析城山)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今之析城山就是古之昆侖丘”,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華仁葵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金榮華等海峽兩岸學者聯手,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實地考証、潛心研究17年,對昆侖丘文望、地望、名望多層面對照佐証,得出以上論述,探究中華文明肇始。

早在21世紀初,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研究人員在解讀《山西省地圖集》1︰35000比例尺陽城幅地圖時,發現陽城縣析城山的地理地貌,酷似一條臥伏於王屋山西北、頭朝北面向西的龍形山體。其首、眼、角、須、頸、體、足、爪、尾栩栩如生。於是又以1︰50000比例尺地形圖和美國衛星遙感圖像進行校核,論証了“遠古昆侖丘即陽城析城山”的學術觀點,使析城山的遠古歷史文化脈絡逐漸清晰起來。

2020年12月,中華文明聖地昆侖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會在晉城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先秦史學會、民族文學研究所、中科院地質所等20多家研究機構和10多個省市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究昆侖丘文化,探尋中華文明起源。專家學者分別從考古專業、古籍記載、民俗推演、地形地貌等角度進行演講,多數學者認為:在距今8000-6000年前,析城山確有古人類生存﹔商湯文化與伏羲文化有著廣泛而深厚的歷史淵源﹔昆侖丘(析城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為昆侖丘(析城山)文化的研究探索和文旅融合發展拓寬了發展思路,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上,晉城市委副書記、陽城縣委書記姚遜表示,昆侖丘(析城山)是遠古名山,蘊藏著太多的中華文明起源密碼,揭秘昆侖丘(析城山)文化內涵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希望專家、學者能為昆侖丘(析城山)文化研究把脈指路,為中華文脈溯源尋根鑄魂。

時至今日,析城山上下仍可見到伏羲時代觀象測天,授時推歷的六峜、圭表,遠古人類居住的洞龕,創生文字的山體原型,取火的燧石,推演太極八卦的天龍地龍等。隨著析城山考古挖掘、文化研究、旅游開發的持續深入,析城山的神秘面紗將進一步被揭開,析城山的奇觀將會更多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不斷深入的商湯文化研究

遠古文化資源是值得珍視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陽城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具有無可比擬的文化魅力。除遠古文化資源外,商湯文化同樣是陽城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結合現有歷史文獻和遺存的清晰文脈,以及不斷出現的考古發現,多年來,國內歷史、文物專家學者展開了深入考察和研究。

201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學會組織的首屆全國商湯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陽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台灣的專家學者,經過廣泛的研究和論証,普遍認為陽城是商湯文化的中心,3000多年前“湯禱桑林”這一著名的歷史事件就發生在析城山上。

從此,商湯文化研究在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和推動下,持續、深入地開展起來,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發現。

在2018年全國第四屆陽城商湯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商湯都城在陽城王曲一帶”的觀點,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為析城山附近發現的一件石磬准確斷代。他認為該石磬介於打制與磨制之間,為商朝前期遺物,屬於商湯祭天禱雨禮樂重器,為商湯析城山桑林禱雨提供了重要物証。而陽城的湯廟在全國最多、分布最為密集,古代陽城境內幾乎裡裡有湯廟,最多時達到380多座,體現了陽城與商湯都城地望的密切關系。

全國第三屆商湯學術文化研討會

清同治版《陽城縣志》記載:陽城“商,冀州之域,相傳為畿內地,曰桑林,湯禱雨處。”這句話包含三層意思:陽城地區在商代屬於冀州范圍﹔相傳陽城為商湯時期的京畿之地﹔陽城在那時稱作桑林,是商湯禱雨的發生地。

陽城縣西河鄉中寨村成湯大廟裡存有一通明萬歷三十九年重修成湯廟碑記的碑碣,碑文中記載:“惟余陽城密邇亳都,沾恩尤甚,故其境內在在創建廟宇,繪塑聖像,春秋四時,以享其報也。”大致意思是“隻有我們陽城地區緊靠商湯亳都,沾得商湯王的恩惠尤其多”,說明在明代以前商湯亳都與陽城的密切關聯,就已得到官府和民眾的一致認同。

此外,陽城境內留存的民謠鼓詞、宮殿遺址、地望特征、古地名信息等都可以充分証明,商湯都城在陽城。

讓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變為寶貴的旅游資源

不到山西,不懂中國,到過山西,才知華夏。處於華夏古文明、黃河文明和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區,陽城,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興,像一粒明珠鑲嵌在晉東南,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文化是旅游的“根”與“魂”。如今,在這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濩澤大地上,一幅全域旅游的嶄新畫卷徐徐展開。歷史文化,正轉化為陽城全域旅游的一種獨特的資源、品牌和魅力。

在這片山川秀美、風景如畫的土地上,析城山昆侖丘、雲蒙山原始森林、愚公故裡、五彩河、銀河峽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盤亭列嶂”“析城喬木”景色壯美,桑園河五彩奇石、紅沙嶺丹霞地貌、銀洞坪如畫山水享譽晉豫兩省,成為人們健身、休閑、旅游、度假的康養勝地。

為了深入挖掘和利用陽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康養產業,2020年,陽城縣委、縣政府舉辦了“跟著書籍游陽城”大型網絡直播活動,以《康熙字典》為引,帶領觀眾近距離感受陽城古堡群文化及陳氏家族心懷天下的精神傳承,以《中華文明聖地昆侖丘》為引,帶領觀眾暢游伏羲聖地,解讀歷史古跡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直播形式,以書為媒為廣大網友奉上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旅盛宴。

可以說,“跟著書籍游陽城”不僅僅是一場“雲旅游”活動,更是一場發現之旅。廣大觀眾跟隨文化名人紀連海一起通過《山海經》《尚書·禹貢》《中華文明聖地昆侖丘》等古籍找尋歷史的蛛絲馬跡,在游覽中探索中華農耕文化的起源,體會祖輩的勤勞和智慧。

“悠然陽城,康養勝地,美麗的遇見在這裡!”“在這裡,空氣就是良藥,呼吸就是治療!”一句句廣告語猶如一支支動人的旋律撥動著游人的心弦,前往陽城休閑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

皇城相府河山樓

依托當地厚重的歷史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陽城縣先后成功打造了5A級景區皇城相府、4A級景區蟒河和天官王府、3A級景區郭峪古城、布政李府、海會寺、砥洎城、九女胡、河陽古鎮等。相繼推出了《再回相府》《古堡 古堡》兩部大型實景劇,令人驚艷,好評如潮。兩部實景劇的上演,為陽城古堡披上了一層華麗的文化外衣,絢爛的燈火、水幕和動人心弦的故事相互交織,來自各地的游客,在歷經滄桑的古堡中穿行,不僅可以欣賞到古代建筑的壯美和精巧,更會穿越時空,深刻解讀那些非凡的歷史華章。

從歷史的深處走來,陽城一路奮發,創造了無數的精彩和輝煌﹔奔向美好未來,陽城前程似錦,放飛著嶄新的希望和夢想。承載著歷史的榮光和責任,陽城將充分發揮瑰麗的人文資源優勢和綠色生態優勢,把這片美麗的家園建設得更加富庶、文明、幸福、和諧。(圖片來源:陽城縣委宣傳部)

(責編:段思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