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筑牢綠色基底

——《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的解讀

2021年11月30日07:31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近日,我省出台《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開展草原保護修復、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保護和系統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意見》的出台,標志著我省草原保護修復真正進入了大生態建設的方陣,同時也成為我省加強草原保護修復治理第一個政策性、方向性的指導意見,在山西草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定目標】

把握內在規律“護綠”

我省是全國13個草原資源重點省份之一。調查數據顯示,全省曾有天然草原6828萬畝,佔國土面積的29%,與森林共同構成我省生態安全屏障的主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我省草原保護修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更是在全國率先出台了《山西省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作導則》,逐步為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構建了政策法規保障體系、科技服務支撐體系、生態監測評價體系、生態修復標准體系、生物災害防控體系。據全省草地資源清查,2020年底我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9個百分點。

目前我省草原生態系統整體仍較脆弱,草原基礎工作相對薄弱,有70%的草原處於不同程度的退化狀態,草原保護修復任務還十分艱巨。“我們亟須將草地保護修復融入‘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系統修復治理工程體系,實現從平面修復轉為立體修復,從局部修復轉為整體修復,從單一修復轉為系統修復。”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俊志說。

《意見》要求,要高質量推進我省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省林草局二級巡視員李振龍介紹,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是個新課題,同時,也是個緊迫課題,保護修復治理刻不容緩。我省將啟動實施一批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抓好我省頗具特色的亞高山草甸的保護修復,加快推進黃土高原區退化草地的改良,組織實施退化草地人工種草等項目的落地,通過自然恢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統籌等修復治理手段,不斷提升草原的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確保草原生態環境逐年向好,草原的多重功能持續穩定提升,在國土綠化中彰顯草原力量。

《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全省草原保護修復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5%以上﹔到2035年,全省草原保護修復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復,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75%左右,草原生態服務功能和生產力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復,草畜基本平衡,草原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3個我省今后一個時期草原生態保護修復要達到的階段性目標。

【強舉措】

加大多方聯動“管綠”

我省草原資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呂梁山區和中部盆地的邊緣地帶,多與景觀相伴,具有立體性、破碎性、分散性、鑲嵌性等特點。

省林草局草原管理處處長畢建平說:“正是由於我省草原地形復雜,地勢起伏較大,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條件的特殊作用,我省草地植被的分布才出現明顯的地帶性差異和垂直帶差異,這也恰恰說明草原對我省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同時也彰顯了山西草原之美,美在自然風光,美在物種豐富,美在趣聞軼事,美在林草融合的生態意境。”

《意見》明確提出,要構建以地面網格化監測與航空航天遙感監測相結合的天空地立體監測平台。要科學布設監測站點,完善現有監測調查技術,做到精准監測、有效預警,確保防控到位。

實踐証明,隻有多方協作,才能形成強大的保護合力。為此,我省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把基本草原保護、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市、縣人民政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和林長制體系﹔科學劃定禁牧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規則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並將逐步建立地方財政對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的投入保障機制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大草原行政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各類非法擠佔草原生態空間、亂開濫墾草原、非法採挖捕殺野生動植物等破壞草原的違法行為。

“人是保護的能動因素。要提升草原科技支撐服務水平,努力在退化草原修復治理、草原生態質量精准提升、鄉村種草綠化示范、草原碳匯等方面取得創新性突破。加強對野生草品種馴化、草種區域試驗等關鍵技術推廣,推動草原保護修復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兩年間,通過集中培訓、分市輪訓等方法,省市兩級組織了3000多人次參加業務培訓。”省林草工程總站站長趙水清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集中培育一批優秀的草原研究人才,加大草原保護的科技服務支撐動力。”

【明任務】

科學統籌規劃“用綠”

草原作為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具有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良土壤、豐富物種的多重生態服務功能,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之一,擔負著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我省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統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林草融合發展,利用中央財政林草植被恢復補助資金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升保護修復水平,取得明顯成效,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狀況得到初步遏制。

草原具備經濟社會效益,是我省廣大農牧民基本生產生活資料和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

《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草原產業綠色發展。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科學規劃,通過打造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草原生態旅游景區和精品旅游線路,發展草原生態旅游和康養產業﹔通過建設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草原生態休閑旅游勝地﹔通過轉變傳統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健全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大力發展現代草產業、草產品。

《意見》還對穩妥推進國有草原資源有償使用、創新國有草原所有者權益實現形式、探索適合我省國有草場建設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提出了相關要求。

“《意見》是維護草原生態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一段時期指導我省草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下一步要以此為契機,下大力保護好、修復好和利用好我省頗具特色的草原資源,全力營造全社會關注草原、珍視草原、保護草原的濃厚氛圍,切實把依法保護草原的理念深入人心,把愛護草原的行動落到實處,筑牢表裡山河的綠色基底,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袁同鎖表示。(記者張麗媛)

(責編:段思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