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快”字訣 太原稅務打造服務重點項目“清徐樣板”

作為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承載平台,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深入挖掘園區內部和園區間的產業共生潛力,充分釋放園區產業聯動循環、基礎設施集約集成的效應,努力打造低碳零碳負碳標杆示范園區。
從2018年項目獲批建設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清徐縣稅務局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在省市局的正確領導下,以園區內項目企業為中心,以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為突破口,創新實施“四快”方針,探索建立“簽約期政策投遞快——開工期流程辦結快——基建期紅利兌現快——投產期效應顯現快”的全流程服務閉環,奮力打造服務重點項目“清徐樣板”。
簽約期完善政策直供制度,專業服務“快”遞
項目簽約時,清徐縣稅務局提前謀劃、主動上門,精准分析可能的涉稅事項與相關的優惠政策,堅決當好“稅務管家”。
第一時間梳理歸集,打造“新政速遞”稅費宣傳品牌,根據重點項目產業類型、管理特點和經營情況,分類實施“一企一策、一事一包”等定制服務﹔第一時間篩選比對,摸清項目底數,開展“台賬式”管理,做到項目與政策、企業與政策相互匹配、一一對應﹔第一時間宣傳輔導,組建業務專家團隊,建立“零距離服務”稅企溝通群,全流程線下輔導與全天候線上答疑相結合,精准投遞“投產達效”政策大禮包,量身定制涉稅實務干貨交流分享,確保簽約企業明晰涉稅業務、知曉政策支持﹔第一時間強化聯動,於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出台后立即匯報、主動溝通,爭取到縣委縣政府和財政、人行等部門的強力支持,為重點項目加速退稅提供了后盾支撐。
開工期構建流程直通機制,精准服務“快”辦
項目開工時,企業已存在較大數額的進項稅額,考慮到項目開工建設過程中緊迫的資金需求,縣局就增量留抵退稅政策的快速落地提前作為、規范流程,持續深化縱橫整合。
橫向協同,后台支持向前延伸。厘清政策要求、摸清項目底數后,縣局立即強化部門聯動,就不動產待抵扣進項稅額轉入和進項稅額轉出、如何參與進項構成比例計算等退稅關鍵問題進行深入討論,統一了退稅計算口徑,研究形成了“預審受理、專業辦理、內部流轉、高效辦結”的工作流程。縱向打通,溝通途徑向上拓展。縣局召開稅企座談會,建立“分局(所)——縣局——市局”三級聯動機制,鼓勵企業有需求就找分局(所)管理員、有問題就找縣局班子聯絡員、有難事可隨時找市局聯系領導,打破隱形的層級壁壘,讓“辦不成事”有人管、能辦成。2019年10月,在滿足政策規定條件的第一個退稅期,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為山西美錦華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辦理留抵退稅3800余萬元。
基建期暢通需求直送通道,個性服務“快”抵
園區內山西美錦華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退稅審核時因存在未辦結事項導致退稅受阻,為確保退稅“快”辦,項目聯絡員積極協調市稽查局三分局加快處理,收入核算股及時與國庫完成數據對接。最終,1.57億元的退稅款如期打進企業賬戶,資金“活水”順利回流企業。
項目基建期,隨著生產設備的陸續引入,進項稅額產生較大,縣局想納稅人所想,急納稅人所急,進一步提速退稅流程,疏通退稅難點。
集中業務骨干、項目管理員與班子聯絡員組建“稅務驛站”,納稅人端隻需發起退稅申請,相關審核審批流程內部流轉辦結,變“最多跑一次”為“一次都不用跑”。
同時,對因退稅而涉及到的會計核算科目處理、次月申報表相關欄次填列、當期附加稅費計稅依據扣減等財稅事項提供“跟蹤式”輔導,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投產期拓展稅惠直享平台,深度服務“快”享
目前,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園區項目已相繼投產,政策紅利在助力企業發展后,正逐漸展現出對稅收收入的正向作用。
從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出台至今,縣局已累計為園區內3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6.27億元,所退稅款極大地緩解了企業建鏈延鏈過程中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2020年底園區三大焦化企業舊焦爐全部關停取締,2021年園區新能源、新材料項目相繼上馬,從開工到投產不到一年的時間,累計實現稅收4.06億元,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峰值導致的稅收缺口期已平穩渡過。
據介紹,下一步,該局將充分釋放“綠色稅制”減稅負、治排污的雙重“利好”,充分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強創新、提活力的激勵效應,科學分析、深挖潛能,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