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眾志成城戰疫情 峭寒漸隱暖夏來
——4月太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五一”小長假期間,市民在汾河景區四期游覽休閑。 視覺策劃中心供圖
桃花紅,杏花白,最美人間四月天。
4月的太原,陽光和煦,暖風照拂。
當多姿多彩的春天走近時,人們探春的腳步卻被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所阻擋。
4月3日,小店區報告4例核酸檢測初篩陽性感染者﹔3天后,百年學府山西大學也報告1例初篩陽性﹔13日,清徐縣韻達快遞物流園又有7人初篩陽性﹔23日,萬柏林區新報告1例初篩陽性……
一個月內,太原與奧密克戎屢屢正面交鋒,多次直面迎戰。
抗疫,是一場“大戰”,更是一場“大考”。
“大戰”面前,太原向來不乏“直與天地爭春回”的精神和斗志。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根據省委、省政府“早為先、快為要、准為本”的安排部署,太原堅持“防輸入、防擴散、防外溢”,嚴格落實“早”“快”“准”要求,持續從嚴從緊從實做好疫情防控,堅決守牢守好“太原陣地”。
“大考”之下,看似靜悄悄的街頭巷尾,處處都有無聲的戰斗。一面面飄揚在抗疫一線的黨旗,照亮了一群人,凝聚成一團火﹔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猶如微光成炬,讓人勇毅前行。
抗疫是為了人民,更需要依靠人民。
直面這場“倒春寒”疫情帶來的遭遇戰阻擊戰,全市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事,以精准之措應對非常之難,在大戰中踐行初心,在大考中統籌兼顧,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戰雙勝,交出了一張“戰疫情、促發展”的暖心答卷!
“太原解除‘三區’管控!”5月7日,市政府新聞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讓初夏的陽光更加明媚。
5月9日,隨著全市中小學的全面復課,寂靜了一個月的校園又將傳來書聲琅琅。
一道溫暖而堅定的“防疫長城”
回望4月,春天如約而至,疫情猶如一場“倒春寒”,打亂了城市原本的節奏。
傳染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更隱匿,本輪疫情中,狡猾的奧密克戎考驗著一座城市防疫的速度和力度。
隻有在最短時間內“靜下來”“慢下來”,才更有利於精准快速排查,跑贏奧密克戎。
同時間競速,與病毒賽跑,需要更多人的堅守,才能筑牢這道溫暖而堅定的防疫長城。
省委書記、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林武對太原疫情高度重視,一個月來多次組織會議專題研究並接連作出指示,他深入太原防控一線看望慰問基層防疫人員,督導第一落點管控和流調溯源等工作,要求把守牢第一道防線作為重中之重,把提升流調能力作為防控之要,努力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
省委副書記、省長、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藍佛安不間斷檢點調度,在每個關鍵節點把關定向,提出具體要求,調配省級資源,全力支持太原。
省委副書記、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商黎光赴太原市迎澤區、小店區、萬柏林區督導檢查防疫物資儲備保供、重點場所疫情防控等工作。副省長、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於英杰以及省衛健委主任武晉深入一線精准指導,省防控辦太原工作組組長馮立忠帶領省專家組連續26天全程駐點,給予專業支持。
疫情跌宕反復,病毒不斷變異,不變的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尊重科學、尊重規律。
發生疫情后,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韋韜任總指揮,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偉任副總指揮,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長牽頭15個專班提級指揮、高效運轉,市縣兩級上下聯動、扁平化運行,迅速扑滅了疫情燃點。
韋韜多次主持召開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確定“分區切割、靜態管理、動態清零”的策略,統籌力量,精准施策。他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沉著應對,從嚴從緊,以快制快,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特別是面對清徐韻達疫情暴發突然、來勢凶猛的情況,他蹲守一線,指揮調度,因時因勢調整策略,提出“全域靜默、穩控河西、攻堅河東”,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這個月,他高頻次深入社區、醫院、高速卡口、高校等地督導檢查疫情應急處置和常態化防控,反復叮囑大家,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
在全面啟動疫情防控體系,全速落實防控舉措的基礎上,張新偉緊盯重點環節和防控能力提升,現場督導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和太原市康寧醫院兩家方艙醫院的建設,為有效切斷病毒傳播筑牢堅實屏障。
在這場與病毒的正面交鋒中,全市各級各部門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勠力同心、守望互助,迅速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
“全市上下經過艱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清徐縣王答鄉元躍物流園區調整為低風險區,太原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全部解封”……
星光不問趕路人。在雷霆萬鈞的執行力之下,在久久為功的努力下,市政府新聞辦的多場新聞發布會,不斷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當疫情的陰霾漸漸散去,寂靜冷清的城市重拾久違的忙碌,勃勃生機隨著煦暖的春風回歸,並州大地上奏響了復工復產的澎湃樂章,一切又是最美好的模樣。
一場聯防聯控的“協同作戰”
靜下來、慢下來的城市背后,各項舉措卻持續提速。
一批又一批白衣執甲,一次又一次逆行出征,你出不去的那道門,是他們想回也回不去的家。
“天使白”“志願紅”“守護藍”,件件都是戰袍﹔醫者、志願者、網格員,人人都是戰士。
“我是黨員,我請戰!”“我是黨員,向社區報到!”
一次又一次的集結,是檢驗初心的考場,更是錘煉本領的熔爐。
面對疫情,市委第一時間發出《關於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號召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共同防疫,用實戰檢驗,讓黨旗更艷!
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和人大機關黨員干部聞令而動、向“疫”而行,亮身份、做先鋒,捐物資、助保供,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貢獻出人大力量。
同樣,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積極響應市政協倡議,為市場主體穩產保供排憂解難,用行動踐行新時代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更是聯合發出倡議,動員廣大黨員盡銳出戰,先鋒攻堅,把戰斗堡壘牢牢扎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4月4日,小店區文華苑社區首輪全員核酸檢測,社區主任張欣的手機響個不停,電話裡大家都在問“我是黨員,能做些什麼?”下沉一線的黨員干部成立16個臨時黨支部,推選出支部書記。“支部在、陣地在、旗幟在!”省衛健委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馬紅斌說。
4月6日,山西大學塢城校區發現1例初篩陽性感染者,當日封閉校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太原市協助配合山大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立即成立,分批轉運師生,保障上萬人生活,一場“市校聯動”合力守護的校園保衛戰打響了。
4月18日,清徐縣集義鄉、孟封鎮、西谷鄉、徐溝鎮、王答鄉等涉及疫情的村庄完成了“硬隔離”,劃分的573個微網格由包聯單位黨政干部、公安民警、鄉村兩級干部2200余人組成戰“疫”隊、服務隊,建立“1+3+6”物資保障配送體系,防止疫情擴散。
4月23日,萬柏林區報告1例初篩陽性。面對疫情反扑,杏花嶺區、萬柏林區1.6萬余名黨員干部集結,黨旗飄揚,黨徽閃耀,次日僅用6個小時便完成了170余萬名居民的核酸檢測,再次跑出了疫情防控“太原速度”。
走上工作崗位,是人民的公仆﹔穿上防護服,就是勇敢的“戰士”。4萬余名機關黨員干部“疫”線“轉崗”,10余萬名黨員干部通過“網格先鋒隊”小程序向社區報到,編入網格黨組織和志願服務隊,把使命落實在崗位上,把初心體現在行動上。
每有疫情,必有發布。每有熱點,必有響應。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宣傳部門統籌協調,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發布最新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政策措施,及時反映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工作動態,及時處置網絡涉疫謠言和有害信息。市屬主要媒體開設專欄專版,記者深入基層一線,堅守報道崗位,密集刊發稿件,推出眾多融媒體產品,講述著溫暖感人的太原故事,凝聚著同心戰“疫”的太原力量。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在市文明辦倡議下,10萬余名志願者用“我參加”“我報名”的行動宣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陣地上,頂上去、沖在前,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這其中,一位外籍志願者的暖心服務得到網友點贊。“我是來自摩爾多瓦共和國的伊麗娜,作為太原的媳婦,這就是我的家。”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志願服務,為社區防疫出力。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源源不竭的抗疫力量匯聚而來,溫暖的力量支撐著並州古城。
一條全力保障的“綠色通道”
“大娘,您不用急著囤,青椒下午就補貨啦!”剛聽說小店區實施交通管制,家住桃園路的李大娘加入搶菜大軍。聽了店員的話,大娘半信半疑。次日,她又跑了趟菜市場,看到琳琅滿目的貨品,放心了。
一座擁有500多萬人口的省會城市“靜下來”“慢下來”時,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是第一要務。
一個月來,我市大型超市米、面、油、菜等貨品供應照常,沒有后顧之憂,群眾的生活井然有序。據市場監測,美特好、唐久、金虎等8家超市,以及河西、屯匯等5家批發市場,13家保供企業貨源充足。按日需求量測算,糧食、食用油可保障城區人口40天以上的市場供應,肉類可保障6天,蔬菜和雞蛋各為3天左右,奶制品可保障15天,其他食品可保障15天以上。
大河水滿,小河水足。成百上千家社區果蔬店,蔬菜瓜果供應充足。作為省級保供農產品批發市場,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在保障市民“菜籃子”供應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市場董事長助理李安虎介紹,4月3日起,他們積極組織貨源,從山東、海南、雲南、四川等低風險地區訂購蔬菜,保量保質。
出門買菜不方便,也不用急,手機下個單,生活物資送上門。如今我市線上購物小程序或App已突破100個,百貨、餐飲外賣、藥品、家居用品等,應有盡有。
為了不讓這些民生保障物資卡在運輸上,全市設立12個“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証辦理點,累計辦理通行証5400余張,保障了防疫和生活物資運輸“生命線”。而且,重點物資運輸車輛,允許全天候在全市“三區”以外的非管控區域道路通行,無需辦理通行証。
“從飛機落地開始,專人、專車、專線,全程閉環管理,不能有一絲疏漏。”當全市上下同心抗疫時,還有多架次境外航班降落我市,從醫護人員到集中隔離點的工作人員,大家全在為鞏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服務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大局默默忙碌著。
“時隔半個多月,終於收到快遞了!”4月27日,市民王女士收到快遞到貨通知,這是她4月初在網上購買的。因疫情中斷的快遞運輸,終於再次啟動。在省市郵政管理局的指導下,山西順豐的各個環節有序恢復。
不僅僅是順豐,4月28日,山西中通的省內800余個營業網點全面復工,其中包括太原市的73個網點,市民收寄快遞更加方便。山西中通從業人員按照一天一核酸檢測、一天一抗原檢測的形式不間斷檢測,所有快件實行“六面消殺”,寄遞件分撥中心實施分區分類管理,確保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快件絕對安全。
城市秩序漸漸恢復,物資供應依舊穩定。
一切的忙碌,都隻願你有粥可溫。
一次守護與被守護的“雙向奔赴”
為有效防疫,城市雖摁下“暫停鍵”,卻有許多平凡而溫暖的光亮,匯聚成一股股奔騰的暖流,流淌在每個人心間。
“母子平安!感恩感謝!”
4月8日清早,幸福裡小區居民在微信群收到了居民韓先生的報喜,這是小區封閉以來的一件大喜事。4月6日,韓先生的妻子突然陣痛,一家人焦急萬分。與物業和社區網格長高俊萍聯系后,在社區、物業、鄰居、干警和醫護人員的“接力”守護下,妻子順利入院,小天使平安出生。
防疫援助,有呼必應!為保障疫情期間群眾正常就醫,我市設置定點醫院,滿足封控區、管控區內居民的就診需要,同時山醫大一院、省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等都開設了“黃碼門診”。
“患者疑似宮外孕破裂,已休克……”4月16日,一名因孕期大出血陷入休克的“黃碼”患者被送進市中心醫院汾東院區。情況緊急,急診科最短時間內報批,開通綠色通道,10分鐘內直達“過渡手術間”。驚心動魄的手術搶救后,醫護人員與麻醉師守護4個小時,直至患者病情穩定。
生死邊緣的搶救從未因疫情而減慢。僅市中心醫院“黃碼門診”及過渡(隔離)病區,就接診患者2000余人,其中還有不少危重症患者。“這些急危重患者,遲一秒說不定就會失去生命,我們爭分奪秒,就是希望能守護好每位患者的生命……”搶救結束,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倪妍一臉疲憊。
近日,網上還流傳著一段視頻,3名“大白”剛脫下防護服,聽到有人在喊“快來救人!”她們聞聲跑去,實施急救。這三人正是萬柏林區醫療集團中心醫院核酸採樣七大隊的張俊秀、張銀霞和麻武霞。4月23日下午6時,她們完成社區核酸採樣,聽到求救聲后,發現有一名女社區干部暈倒在地,查體、通風、冰敷……三人一系列專業且及時的急救措施迅速穩住情況,直到120急救人員到達。
你守護我健康,我報之以溫暖……一次次面對疫情考驗,在守護與被守護中,從來不是單向付出,更多的是讓人暖心的“雙向奔赴”。
“團長”這個詞,最近熱度很高。
溫鳳萍作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獻血“達人”,得知因疫情影響,我市臨床用血緊張,她擔當起“團長”的角色,組織“大愛抗疫 晉獻有源”獻血團,請市血液中心獻血車到晉源區為15名居民上門採血。原計劃一個半小時結束,想不到居民熱情很高,獻血車輾轉了周邊4個小區,上百位愛心市民獻血,其中27人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為了讓居民配合核酸檢測,小井峪社區的黨員志願者魏超打起快板,說起小調,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防疫快板書在居民間傳唱。
溫暖的故事一直在繼續……
疫情初期,看到生活物資供應短暫異常,小店區賈家寨村任秀偉、任秀星兩兄弟將自家冷庫中存放的10萬公斤新鮮蔬菜免費送給社區居民和防疫一線工作人員。
4月14日凌晨,30車防疫物資運抵清徐縣,如不能及時卸貨,會影響第二天的全員核酸檢測。這夜,一條朋友圈瞬間搭起一條人力搬運鏈,居民、工作人員、志願者一道,連夜搬運物資。
一幅抗疫路上的“暖心風景”
送藥、送物資,著急了還送人……
防疫期間,執行封控任務的民警,都成了“擺渡人”。
“你好,我是從甘肅送蔬菜來的,被封在車裡,想上廁所,急需幫助。”4月10日深夜,向陽派出所副所長張曉亮接到了貨車司機馬師傅的電話。按要求,卸下物資后司機必須直接返回。馬師傅著急如廁,隻好報警求助。張曉亮立即趕到,不僅幫他解決燃眉之急,還帶來方便食品、熱水和口罩。“關鍵時刻還得靠咱人民警察。”隔著車窗,馬師傅連連道謝。
管控期間,交警部門接到不少市民求助。抗癌藥吃完了,急需有人幫忙到醫院取藥,交警接力傳遞,很快把藥送到患者手中。由於交通管控,山醫大一院護士小高在星光的伴隨下,步行前往醫院集結,執勤交警立刻暖心護送……
聞令而動的還有紛紛請戰的消防戰士。4月3日至今,市消防救援支隊遴選近500名業務骨干,組建43支涉疫勤務處置機動隊和專業隊,累計消殺數百萬平方米。
除了負責轄區火情,地處小店區管控區的消防特勤一站還要負責長風街平陽路一帶8個集中隔離點的消防安全。得知小店區出現疫情,指導員胡曉東立即放棄休假返崗。為了參加抗疫,大營盤消防站的崔瀟謙、特勤二站的郭壯壯和特勤一站的牛子翔3人主動推遲婚期。而牛子翔已是第三次因公推遲婚期。
靜寂的道路上,一道道閃耀著光輝的“警察藍”“消防藍”讓人心安,危急時刻,他們挺身而出,使命必達,成為抗疫路上的暖心風景。
地鐵停運、道路封控,一抹抹“公交藍”依然奔波在路上。疫情初期,太原公交二公司三車隊多名駕駛員無法到崗,黨小組長梁世杰主動加班、加趟。公交臨時停運后,“公交藍”又擔負起運送數十家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的重任。
“關師傅,我是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剛接到通知,明早核酸採集點換地方了。”公交車司機關嶺接到電話,他必須在早6時30分前將醫護人員送到新採集點。新地點在迎澤區,與其他區域相比,布點密集,道路狹窄。怎樣才能讓醫護人員少走點路,並按時趕到?關嶺睡不著了,立刻打開手機地圖,查找指定位置,標記最合適的路線,幾條線路都爛熟於心,才瞇了一會兒。凌晨4時,關嶺馬不停蹄趕往醫院,准時將醫護人員送到后,才趴在方向盤上稍事休息。
一段勠力奮發的“摘星征程”
4月28日,清徐縣王答鄉元躍物流園區調整為低風險區,太原全域均為低風險,成功摘“星”!
時針回撥至4月13日,該縣排查出7人核酸檢測初篩陽性,均為快遞物流園工作人員﹔幾天時間,這條傳播鏈致上百人感染。
“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嚴舉措,全力確保將疫情風險降至最低!”深夜,太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燈火通明,一條條指令從這裡傳遞出來,一項項管控措施迅速落實到位。
深夜的戰斗中,清徐縣迅速集結流調人員,將涉疫的村鎮社區劃定“三區”,盡力將風險人員包進去、篩出來、管控住。隨后,按照“東西分割、劃片包干、人員不流動、車輛不往來”的思路,全縣8200余名黨員下沉至573個防疫網格,加班加點展開多輪全員核酸檢測。而且,每個網格按照1名干部、1名公安干警、1名醫護人員、1名志願者的標准配置,“吃在網格中、住在網格裡”,挨家挨戶上門服務。
與此同時,全市調集醫護人員緊急支援。為減少人員聚集,醫護人員上門採樣,一時間,一個個“大白”不停穿梭在村裡的大街小巷。
4月26日,入村採樣時,山西白求恩醫院護士栗林特意將從市區買到的救命藥送到了隔離村民手中,還不住叮囑:“趕緊給老人用上,別耽誤治療。”原來,前一天上門採樣時,栗林收到村民求助,說家人的哮喘藥馬上用完了,因隔離封控無法買藥。當天,採樣結束回到醫院,栗林特意從醫院藥房買了藥,帶過去。
“我們到達徐溝鎮劉村庄村”“已到達西谷鄉東羅白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六城區均成立了支援清徐抗疫先鋒隊,趕赴清徐封控區幫助實施隔離。
不僅如此,萬柏林區緊急調運價值350余萬元的抗疫物資﹔小店區捐贈2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2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1萬雙醫用外科手套等物資﹔晉源區捐贈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外科口罩、手套、手消等價值35萬元的防疫醫用物資﹔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也調集人員和防護物資支援。古交市、陽曲縣、婁煩縣等均抽調醫護、公安人員全力支援。
晉中市、呂梁市也積極伸出援手。呂梁市以及汾陽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組建起500多人的服務隊伍,為357名在汾陽集中隔離點異地隔離的密接人員提供周全的生活保障和醫療服務。
得知集中隔離點有人患有慢性病,沒帶足藥品,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點對點送到隔離房間。看著跟隨父母一起隔離的孩子,工作人員特意買來玩具。3歲的女孩收到了芭比娃娃,愛不釋手﹔10歲男孩收到了一塊黑板,他在黑板上留下一幅畫,左上角大大地寫著“感恩”……
經過半個月鏖戰,汾陽集中隔離的首批138名密接人員,符合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清徐縣委負責人立即帶隊赴汾陽市接他們回家。
看到沿途“歡迎回家”的條幅,大家激動地說:“我們回家了!”
一趟趕進度搶效益的“加速奔跑”
昨天慢了下來,今天要跑得更快。
在緊抓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市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生產建設並未停擺。
企業車間裡,全自動生產線順暢運行﹔項目工地上,大型機械往來穿梭﹔此時,我市南北雙引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發展熱土上,處處鳴奏著“春天進行曲”。
員工測溫、規范防護、車間消殺,在綜改區瀟河建筑產業公司,這樣的防疫流程每天都要走一遍﹔廠區中央的生產車間內,焊光四射,鋼花飛濺,一批園區建設急需的鋼構件正在緊張生產。該公司制造事業部部長楊謙介紹,公司承擔著綜改區幾大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目前日產鋼構達300余噸,已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正常水平,完全可滿足重點項目使用。
同樣,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啟動區內,施工車輛往來穿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據市城鄉管理局駐太忻項目現場指揮部代表郭海濤介紹:“在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每天有1000多名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的供水、供熱、供氣、環衛、排水工程建設的工地上。”
守住防疫關,全力保生產。盡管受到疫情沖擊,第一季度,我市多項經濟數據依舊引人關注: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6.6%,高於全國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這兩項的增速,分別高於全國6.4個、4.6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太忻一體化經濟區(迎澤板塊)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迎澤區首批招商大使授牌儀式舉行,5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10億余元﹔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杏花嶺片區)重點項目、山西春光鐵路裝備有限公司鐵路和兵器零部件建設項目開工﹔機械化育苗,大面積播種,晉源區、清徐縣的農田上一派春耕生產的忙碌景象﹔地鐵1號線4座車站主體封頂,7台盾構機始發,一個區間雙向貫通﹔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核心區道路工程已完成投資11.23億元……
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都是全市上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各級部門全力以赴、靠前服務,確保各項服務“不斷檔”,全力打好復工復產的“主動仗”才換來的。
“以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持續加大入企幫扶力度,用足用好助企紓困政策,千方百計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落下的進度追回來、造成的損失補回來。”4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韋韜主持召開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114次會議,對下一步復工復產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防疫不鬆懈,復工逐春光。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高效暢通物資保供保運通道,切實保障各項生產建設要素,各項目企業踔厲奮發、同舟共濟,吹響了復工復產的集結號。
出門戴口罩、主動做核酸……疫情越是跌宕反復,人民群眾的自覺自律和社會力量的團結凝聚尤顯珍貴。疫情防控從來沒有局外人,三年來,太原人民堅決貫徹黨中央的防疫政策,堅持不懈做好個人防護,為贏得一輪又一輪的勝利提供了最“硬核”、最有力的支撐。
“幸好太原三次都控制住了,雖然疫情形勢嚴峻,可政府給力,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都很好……”“太原的防疫無論從疫情初的果斷處理,到過程中的組織應對,到解封時的果敢,確實堪稱優等生……”網友們的一條條評論,溫暖著每顆心。
而且,這份溫暖不斷在傳遞。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山西日報、山西廣播電視台等中央、省級媒體持續關注疫情,及時反映我市最新疫情情況、處置措施等﹔央廣網、央視頻、人民網、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新華網、新華社客戶端山西頻道等主流新媒體平台聯合我市主要媒體,推出文字、圖片、短視頻等系列融媒體作品,為我市凝聚起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作出重要貢獻。
其中,新華社報道《一場與病毒的賽跑——山西切斷物流疫情傳播鏈條紀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朝聞天下》播發《山西太原全力以赴處置清徐縣韻達快遞疫情》,人民網總網首頁、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奪取雙勝利:太原在春和景明中跑出“加速度”》,香港商報網刊發通訊《一座城 一群人 一條心——寫在太原市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之際》等,共同為我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攻堅戰創造了良好輿論環境。
我的太原我的城。這裡,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這裡,危機時刻聚非凡之力。眾志成城,科學精准防控﹔守望相助,堅持就是勝利﹔驅散疫霾,迎來燦爛陽光。
我的太原我的城。守護這座城,是一次次不分晝夜的高效運轉﹔守護這座城,是一次次不斷刷新的“太原速度”﹔守護這座城,是一個個挺身而出的共產黨員﹔守護這座城,是一個個志願者的無悔付出﹔守護這座城,更是500多萬太原人的默默堅守!
梨花謝,桃花落,誰說一句春未晚﹔
牡丹花飄香,郁金香綻放,錦繡太原又如常!
本文由太原日報社新聞採編中心採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