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游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開展
查清楚數明白,保護母親河(美麗中國)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吸引了大批水鳥棲息。 |
排查人員在黃河河津段沿線對排污口水質進行取樣。 |
核心閱讀
3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啟動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涉及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5省31市。記者日前隨排查人員來到工作現場,探訪此次排查工作開展情況及實現入河排污口“一本賬”“一張圖”的相關舉措。
入河排污口一頭連著河流、一頭連著陸地污染源,是污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閘口”。
4月1日,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為加強黃河生態環境治理,3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啟動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入河排污口排查如何開展?排污口底數情況如何?如何推動整改?記者進行了採訪。
摸清排污口底數,嚴把入河“閘口”關
在黃河入陝第一灣——陝西榆林府谷縣,排查人員利用無人機初步鎖定一個入河排放口大概位置后,沿黃河干流徒步排查。到達現場后,排查人員發現,因為冬季干旱,排放口附近已干涸,有水流痕跡,於是決定溯源而上,尋找源頭。
在排放口上游的涵洞內,排查人員發現了處於無水狀態的雨水管網,按照工作流程現場拍照后進行了信息錄入登記。
除了黃河干流,以干流兩側岸線為基准,向陸地各延伸1公裡的區域也在本次排查重點范圍內。在排查現場記者看到,無人機、探地雷達、全地形機器人、熒光溯源儀等高科技設備一齊上陣,讓一些隱藏在水下、橋下、涵洞內的排污口無所遁形。
在山西,排查工作也正緊張開展。2020年,山西省全面啟動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作為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試點,運城市按照部署,也採取“查、測、溯、治”並舉的辦法,進行拉網式排查,採取徒步巡河等形式,現場定位、拍照錄像,溯源到排污主體,全面建立轄區內的入河排污口清單,標識排污口和排放主體位置關系,並已取得初步成效——此前黃河運城段摸底掌握的排污口達904個。“但前年秋汛,黃河灘涂面積擴大一倍,尋找排污口的工作也需要根據變化動態掌握更新情況。”運城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袁衛廷介紹。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排查過程中,要把所有正在排,或有跡象,或有可能向河流、湖庫、濕地以及溪溝、坑塘等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口子全部納入排查范圍,並且登記、建立清單。
加強排污口監督管理,有序推進排污口分類整治
在摸清排污口底數的基礎上,運城市堵疏結合,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在河津市,當地已累計投資5億元,使94個行政村實現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建成污水處理站32座,在建污水處理站39座,敷設主管網近400公裡。
黃河運城段長達345公裡,排污口治理工作並非一勞永逸。即便摸清排污口,也要防止借道排污。比如去年上半年,運城市芮城縣斷面水質監測平台報警,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技控室主任謝晉帶隊在此督辦,通過排查逐步縮小范圍,最終判斷芮城縣永樂鎮的生活污水管網排水出現超標。
芮城縣緊挨著黃河,此前已經通過建設農村污水管網工程堵住了農村污水直排河道的口子。“污水管網都進入了鄉村小型污水處理站,正常情況下排出的水超標不會這麼嚴重。”謝晉說。果然,他們在排污口往北200米處,發現芮城縣某企業存在私設暗管偷排污水的違法行為。通過取証核查,運城市生態環境局芮城分局對該公司私設暗管行為立案處理,頂格處罰100萬元,並將該企業相關責任人移送公安機關。
這件事也給當地敲了警鐘。“我們能找到排污口,也據此建立了排污口—污染源清單體系。但如果不是斷面監測報警,對這種‘躲貓貓’的排污行為,依然難以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袁衛廷介紹,對此,當地結合河長制,探索日常巡查、專業抽查結合的辦法,對排水口水質定期採樣。同時,不斷強化技防設備,提升快檢能力,沿線覆蓋天眼監控,加大打擊力度,提升對偷排行為的震懾和及時處置能力。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地方政府是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責任主體,應統籌謀劃排查后的各項重點工作,圍繞“改善水生態、優化水環境、確保水安全”的目標,各司其職,全面完成整治任務,系統提升截污治污工作水平。
排查、監測、溯源、整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排查范圍包括黃河干流陝西山西段、黃河支流渭河流域及石川河共計4500余公裡岸線,6000余平方公裡區域,涉及山西、陝西、甘肅等3省14市(區)﹔山東、河南於今年上半年按照相關要求和技術規范自行組織排查,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提供技術支持並負責質量把控,最終建立黃河全流域統一、規范的入河排污口台賬。整個排查工作共涉及5省31市。
本次排查工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入排查梳理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風險點,要做到“應查盡查、有口皆查”,實現入河排污口“一本賬”“一張圖”。
286名排查人員按照“一竿子插到底”的組織模式,下沉至各區縣開展現場人工徒步排查。“現場工作組用足高科技、下足笨功夫,對任務地區入河排污口進行了拉網式排查。”這名負責人表示,既徒步走遍每段排查岸線,又調用無人機、無人船、全地形機器人、紅外成像儀、暗管探測儀等技術裝備投入現場工作。
目前,排查地區入河排污口底數已基本摸清,排查人員完成了無人機航測影像解譯認定的9051個疑似排污口現場核查,其中確認6000余個排污口、2500余個非排口,工作過程中又新發現了2000余個排污口,合計初步認定排污口8500余個。
依據排查結果,雨洪排口是黃河干流陝西山西段、黃河支流渭河流域以及石川河最主要的排口類型,佔總數的45%左右﹔農業農村類排口佔總數的26%左右,城鎮生活污水排污口、工業排污口分別佔總數的6.5%、4.3%左右,其余為畜禽養殖排口、河汊溝渠等。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執法局將組織技術專家對認定有異議的排口進行質控核查,確定本次排查的入河排污口最終數量,形成清單交辦地方。
這名負責人表示,要落實“排查、監測、溯源、整治”4項任務,現場排查、摸清底數是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第一步,為科學整治夯實基礎。排查后還需要開展監測,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情況﹔進行溯源,基本查清污水來源﹔分類整治,推動解決突出排污問題,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
按照計劃,今年要完成黃河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溯源80%和整治30%的任務,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通過排查整治,構建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大數據系統,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管效率和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03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