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使周邊鄉村因路而興——

千裡旅游路 帶動沿線富(一線調研)

本報記者 鄭洋洋
2023年04月11日09: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高平段)。
  圖片為王林攝(人民視覺)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陽城段)。
  圖片為王林攝(人民視覺)

  游客在打卡拍照。
  圖片為王林攝(人民視覺)

  孩子們在浙水書屋讀書。
  金偉琦攝(人民視覺)

  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路線示意圖。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近年來,山西省建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通過優化道路條件、提升整體交通效率,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沿線鄉村也以旅游公路發展為契機,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因路而興、因路而富。

  ——編  者  

 

  大山巍峨,連綿起伏,成片黃色的連翹花點綴在山間,傳遞著春天的氣息。駕車一路暢行,車窗外深邃的峽谷直躍入眼,一片片蒼翠秀美的林木接連閃過,其間掩映著土牆黛瓦的古朴村落。

  這條路,正是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東段。路段以紅、黃、藍三色噴涂標線,如一條蜿蜒的彩帶,盤桓在太行深處。

  2018年起,為連接縣鄉村道路,打造全域旅游交通網體系,山西省開始建設太行、黃河、長城等旅游公路,為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提出,“山西統籌做好旅游公路建設管護和沿線景點保護修繕運營,著力讓紅色資源、綠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有機融合,提升全域旅游發展水平。”

  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已建成2957公裡,其中主線1233公裡,貫通長治、晉城、晉中、陽泉以及忻州等地級市,連接了太行山大峽谷、太行百裡畫廊、娘子關等景點和全部太行山沿線脫貧地區,是山西省“四好農村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

  因村設路,破除梗阻——

  “路通以后,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交通,曾經是掣肘晉城市陵川縣六泉鄉浙水村發展的主要短板。

  “我們村有種植藥材的傳統,黨參、連翹、柴胡等都是地道的好藥材。”村民侯陳付說,“但過去路不好走,藥材商來這裡太麻煩。賣不出去的藥材積壓著,最后隻能壓低價格銷售。”

  浙水村,北連太行,南接中原,古時商旅往來頻繁。如今,古老的青石路旁,藥鋪、茶肆、高聳的門樓、雕花的窗櫺講述著曾經的繁華。然而,穿村而過的陽馬古道因落后於時代的發展,逐漸被人遺忘以至荒廢。環山抱水的村落,與外界的聯系一度隻有一條土路,車輛過處,塵土飛揚。

  跑了10多年運輸的村民靳國勤至今記憶深刻。那時候,外界的車不願意進來,無論是糧食、蔬菜還是藥材,主要靠本村人往外運。“去縣城送一趟貨,來回就得4個小時。”貨車在坑坑窪窪的路面上顛簸,靳國勤在途中得不時停靠幾次,去撿那些跌落在地的藥材。不僅累,掙得也不多。

  在山西,當時與浙水村情況相似的村落為數不少。山西規劃修建旅游公路,提出“旅游路”就是“農村路”,連接盡可能多的鄉村,尤其是脫貧村、交通閉塞村,成為旅游公路規劃的重點。

  2018年,浙水村被確定為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主線上的一個重要點位——旅游公路晉城段的起點。2020年,原本坑窪不平的10公裡村道,被建設成一條路面寬7.5米的高標准三級公路。

  連通浙水村的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段建成后,與長治市壺關縣太行山大峽谷忽東公路相接。從此,從浙水村向北,可前往太行山八泉峽景區﹔往南,公路與東西向橫穿的陵侯高速相交於王莽嶺景區入口。就這樣,村鎮、景點被旅游公路一一連接,編織成一張全域旅游交通網。

  沿途山脈連綿,溝壑縱橫,太行風光,一覽無余。“路通以后,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浙水村黨支部書記靳慧永說。

  如今,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了山西46個縣362個鄉鎮,聯通了61個A級以上景區、140個非A級旅游資源(點)。2024年全線貫通后,預計將連接A級以上景區122個,覆蓋非A級旅游資源(點)239個。

  變路為景,完善配套——

  “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沿著旅游公路到處都是風景”

  路通之后,靳國勤開車成為一種享受。“一路安全又暢通!以前開車送貨,一天隻能跑一趟,現在起碼能跑三四趟。”最讓他高興的是,沿路的風景一天比一天美麗。橙色的野菊、黃色的向日葵、多彩的路標……路變漂亮了,開車時心情也更好了。

  沿著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從浙水村向南行駛20分鐘,就到了棋子山觀景台。

  這裡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吸引了不少游客。記者看到,附近村民在這裡支起攤位,賣起小吃、飲料、紀念品等,有的還招徠游客入住民宿,生意很好。小吃攤攤主申文亮所住的黃虎掌村就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沿線。“這裡離我們村不遠,我算是家門口就業了。”申文亮說。

  在觀景台欣賞風景的游客張福香,來自河南鄭州,就住在申文亮家的民宿。“以前來旅游,主要是奔著名氣大的王莽嶺,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沿著旅游公路到處都是風景!”張福香說。

  不遠處的棋子山森林公園沿線,一側是山谷白雲,一側是森林公園,行走在木棧道、木平台之上,景觀層次豐富,令人沉浸其中。這正是旅游公路的慢行系統,通過步道等公路附屬設施,滿足游客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目前,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已建成騎行道、探險道等慢行綠道150公裡。

  “旅游公路就是讓游客‘快旅慢游’,既提升整體交通效率,又能讓游客慢下來欣賞沿途的風景。”山西省交通運輸廳農村公路管理處處長姬鴿介紹,旅游公路定位於旅游與民生服務,打造了公路主體系統、景觀系統、信息系統、服務系統、慢行系統等五大系統。

  其中,景觀系統是山西旅游公路著力打造的系統——以保護好原有生態景觀為基礎,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綠化工程、景觀小品等,融合旅游公路沿線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實現“人、車、路與環境”自然和諧。陵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蘇紅崗介紹:“景觀全部經過專業設計,遵循‘變化、自然、野趣、生態’等原則,每個路段會設置一兩種主題色,注重呈現出原生態的美。”沿著公路,游客春能賞花、夏能看山、秋能觀葉、冬可望雪,一年四季,都是美景。

  不久前,棋子山以南的旅游公路陵川段,新建成了一段300米長的“音樂公路”。公路路面紅藍相間,噴繪的音符圖案,仿佛跳躍在彩色的道路線條之間。道路一側安裝帶有激光雷達發射器的感應裝置,當車輛以每小時30公裡左右的速度駛入彩色路面,一段段優美或雄壯的旋律就會響起,“千山萬壑、銅壁鐵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在太行山上》這首歌歌詞的創作地,正是陵川縣。

  “旅游公路同時是一條智慧型公路,未來還將給旅客帶來更多的互動體驗。”姬鴿說。

  以景帶村,百姓增收——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開通后,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

  3年前,當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修到浙水村附近時,村民們發現,村裡陸續來了一些游客,之后數量不斷增多。

  借助旅游公路帶來的發展契機,在山西省市縣相關政策指導下,包括浙水村在內的“驛站村”開始制定保護與發展規劃、鄉村整治與提升規劃和民宿旅游發展規劃等,對村裡的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河道清淤、管道入戶、公廁改造……浙水村投資新建了景觀門樓,改造了古房、古院和民宿客房,修繕了陽馬古道,公共服務設施越來越完善,古色古香的面貌初步顯現。不僅如此,不少“驛站村”還請來了專業的設計團隊,負責村容村貌的整體規劃和構建。

  來自北京的羅宇杰負責浙水村規劃設計。深入當地調研后,羅宇杰發現,除了需要對浙水村內的古建筑“修舊如舊”,村裡還缺少一棟實用性與藝術性兼具的標志性建筑。一個念頭在羅宇杰腦海中萌生:何不建造一個鄉村書屋呢?

  羅宇杰把書屋選址在了浙水村東的浙水河前。整座書屋依山而建,室內沒有書桌、凳子,而是利用岩石本身的梯度,打磨之后成為閱覽區。白天,陽光穿過玻璃,人們能夠在陽光下盡情閱讀﹔到了晚上,室內暖黃色的燈光亮起,又成了村內一道景觀。

  書屋建成之后,當地市縣兩級相關部門發起了書籍籌集工作:既有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科普類、文學類書籍,也有適合村民們閱讀的農業類書籍,豐富了村民生活。

  隨著浙水村建設的推進,不少外出的年輕人看到了商機。靳海崗是土生土長的浙水村民,之前一直在外地務工。有一天,一位老鄉發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村民在自家門口支起了鍋,做農家飯,竟然供不應求。這樣的服務顯然沒辦法滿足逐漸增多的游客需求,但要擴大餐飲服務規模、規范發展,村民們卻不敢投資。

  靳海崗回到了家鄉,就在羅宇杰設計的書屋對面,租了8間屋子開民宿。盤起幾個小泥爐,推出了燉土雞等鄉間特色菜肴,生意逐漸紅火,收入也不斷增加。

  在浙水村,民宿與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2019年,浙水村村集體成立了經濟合作社與文旅公司,盤活村內29處農房和200余畝土地,打造中高端民宿,開設茶舍、書吧、咖啡屋、商貿文化展館。同時,村民們自主經營的餐飲、農家樂將近40家,可同時容納900多人就餐。2021年,文旅公司淨收益420萬元,村民分紅150萬元,村集體分紅收益50萬元,村民通過參與經營、勞務服務,人均增收1.2萬元。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開通后,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靳海崗說。

  強村立業,推動振興——

  “我們村將分階段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春節期間,旅游公路的帶動效應越發凸顯。這令靳慧永有點意外:“往年冬天是淡季,可現在一年四季村裡都有許多游客。”

  原來,在浙水村5公裡外,陵川縣新建了一個太行冰雪小鎮,掀起了冰雪旅游熱。白天滑雪、晚上住在傳統村落,成了游客的新選擇。

  “路好走了,這些景區離得很近,真的很方便。”來自安徽的游客方少友,已經是第三次和家人自駕來陵川縣了。這次,他沿著旅游公路,又去了周圍的幾個特色鄉村,體驗春節民俗活動,晚上就住在浙水村的精品民宿。

  寬敞的房間裡,大玻璃窗旁是清一色的木質家具,甚至還有智能馬桶。“每晚隻要200元,就是得提前預訂!”方少友笑著說。

  晚上七八點,村口的浙水大戲台熱鬧起來。不少村民與游客坐在小板凳上,享受著歡樂的視聽盛宴,高亢活潑的上黨梆子把氣氛推向高潮。

  這兩年,浙水村以旅游公路開通為契機,強化太行山水、古鎮商貿文化、傳統民俗的吸引力,讓這個古村落實現了華麗轉身。

  2020年,浙水村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運行模式,由合作社流轉土地做大藥材產業。同時,村委會和有關公司簽訂協議,對中藥材進行保底收購。如今,旅游公路修到家門口,生意也帶到了家門口,村民侯陳付的藥材再也不愁賣了。

  靳慧永介紹,浙水村已經建起了藥材產業園,相關產值可達三四千萬元。

  其他招商項目也多了起來。山泉水加工廠、大理石廠……這些項目的引進,有效帶動了就業和集體收入增長。“像游泳館和採摘園等新項目,已經在推進中。我們村將分階段穩步推進鄉村振興。”靳慧永說。

  據了解,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已經聯通了山西52個傳統村落、16個農林文旅康示范村、49個產業園,使沿線2612個村庄受益,建成的陵川王莽嶺段、黎城板山段、左權百裡畫廊等16個“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示范段樣板全長470公裡,極大促進了沿線旅游發展。

  清晨,方少友一行准備返程,特地去村裡買了許多特產。“每年自駕旅游,來浙水村住一住,好像成了一種習慣。不瞞你說,下次的出行規劃我都想好了!”方少友說。

 

  本期統籌:陳亞楠

  版式設計:沈亦伶

  制圖: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1日 04 版)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