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 | “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2023年05月17日20:01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五月的山西運城,驕陽似火。在運城博物館見到衛龍的時候,他告訴記者,“心情就像這天氣一樣,激動熱烈得很。”

5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博物館,衛龍作為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全程講解。

運城,古稱“河東”。黃河在此拐了一道彎,東流向海。運城在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這裡有4500萬年前人類最早起源的“世紀曙猿”化石,243萬年前人類最早發明用火的西侯度遺址。另外,西陰遺址榮獲“百年考古大發現”,6個考古項目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運城博物館現有藏品35000多件,其中珍貴文物675件(套)。在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參觀“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等展陳,詳細了解運城有關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發展等,並聽取運城鹽湖的形成發展和歷史沿革介紹。

跟隨總書記的腳步,記者走進運城博物館,感受河東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蘊,探尋華夏文明的起源。

展廳前,一面浮雕牆刻滿運城的典故和傳說。衛龍一一向總書記介紹了“舜歌南風”的典故,“大禹治水”的情形。

步入華夏尋根展廳,出土於運城垣曲縣的兩枚“世紀曙猿”下頜骨化石是明星展品。

“我重點介紹了‘世紀曙猿’化石,總書記也看得特別仔細。”衛龍平復了下激動的心情說,“它的發現把高等靈長類動物的起源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打破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這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

展廳裡,商代早期的前庄方鼎和前庄圓鼎並列陳放。鼎身上的紋飾非常精美,銅鏽也在燈光下閃著光點,總書記看得很認真。

“總書記與我們邊看邊交流,夏縣師村遺址的石雕蠶蛹、東庄彩陶盆、倗國墓荒帷……每件文物他都看得特別仔細。”衛龍說道,“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証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博物館開館7年,今天我們迎來了最尊貴的客人。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關注,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好博物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運城博物館館長周文全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把文物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做好文物活化利用。

在運城抓一把泥土,流出的都是文化的汁液。目前,運城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居全國地級市之首。2020年,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揭牌,中心由4個單位合並而成,有90多位工作人員。運城市在機構設置、人才引進、經費保障方面制定了特殊政策,全市文物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

“就拿經費來說,2004年全市文保經費30萬元,2018年1500萬元,今年達到了3000萬。每年,我們還可以面向全市選調人才。”衛龍告訴記者,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讓文物工作者熱情信心滿滿,同時也覺責任重大。

“我們會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同時,加強對河東文化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教育和引導社會公眾,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衛龍說。

因文而立,因旅而興。近年來,運城市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旅游強市,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新的光彩。

統籌:王一彪

審核:胡健 杜尚澤

文字:付明麗

編輯:馬立明 桑莉媛

視頻:王帆 馬瑩 薛亞梅

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人民網記者 王帆

視覺:新華社記者 賴向東

(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日報、運城廣播電視台對視頻亦有貢獻)

(責編:麻潞、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