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河東大地:生態“筑巢” 候鳥蹁躚

2025年03月14日08:56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春風向暖,又到了一年一度天鵝遷徙的時節。

運城鹽湖濕地、平陸三灣濕地和芮城聖天湖景區的白天鵝陸續踏上北歸之旅。一群群潔白的天鵝,或在水面上悠然游弋,或引頸向天,在天空盤旋,似在與這片眷戀的土地深情告別。

看得見的翩翩候鳥是“保護”一詞的生動注腳。近年來,運城市以綠色生態底色“筑巢”,引來候鳥“安家”。每年11月,白天鵝、火烈鳥、熊貓鴨、白鷺、反嘴鷸、黑翅長腳鷸、赤麻鴨等候鳥飛抵運城,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生態景觀。

萬頃河水碧,一池雪花白。平陸縣三灣大天鵝濕地公園、芮城聖天湖景區與鹽湖濕地等三大天鵝觀賞景區,棲息著近萬隻天鵝﹔聞喜縣涑水公園、垣曲縣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夏縣白沙河濕地等地,同樣發現了白天鵝的身影。白天鵝已遍布河東大地。

與白天鵝同享這片濕地的,還有不少“貴客”。臨猗縣黃河濕地上,有被稱為“濕地精靈”的豆雁翩翩起舞﹔永濟伍姓湖濕地公園,成群的白色海鷗與游客互動﹔平陸縣黃河濕地三灣段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熊貓鴨”,以憨態可掬的模樣吸引著游客的目光﹔在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更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白枕鶴以及加拿大黑雁首次現身……

除了珍稀候鳥,多種留鳥也在這裡棲息。被視為吉祥鳥的紅腹錦雞在鹽湖區境內的中條山腹地出沒﹔古城國家濕地公園內,“鳥中大熊貓”黑鸛從候鳥變留鳥﹔鹽湖以東的鴨子池內,秋沙鴨常游弋嬉戲……

運城何以成為“鳥的天堂”?“水好,生態好,運城的鳥兒就多了。”運城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運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濕地生態系統,各大濕地公園內水系和植被營造了一個適宜鳥類棲息的環境。有10萬隻越冬候鳥停留、安家在運城,不僅是對這裡生態環境的“認可”,更是運城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鹽湖地處黃河中游,總面積132平方公裡,是候鳥遷飛通道關鍵節點,也是運城市候鳥保護的核心區域之一。近年來,運城市有序推進“退鹽還湖”,持續開展“淨湖行動”,鹽湖水質顯著改善,生物多樣性明顯豐富。據統計,鹽湖記錄的鳥類已達200余種,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典范。

平陸縣加大濕地保護力度,每年撥付40萬元對三灣沿黃濕地2147畝進行深度保護,投資110余萬元對平陸黃河大天鵝生態濕地公園進行升級改造﹔永濟市於2017年啟動伍姓湖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程,先后投資3.5億元,重點推進以退耕還濕、退漁還濕、生態修復等為主的項目,打造了水生態修復治理的“伍姓湖樣本”……

目前,運城市濕地面積達58萬畝、全省第一,林木覆蓋率達31.52%、全省第二,為眾多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冬季原本是旅游淡季,而隨著候鳥出圈,“生態流量”推動運城候鳥經濟持續升溫。伴隨著大量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到來,市水投公司推出小火車游覽線路,讓游客們能夠更近距離地觀賞天鵝﹔景區周邊的村民們開起了農家樂和民宿﹔還有不少人成了專門的“鳥導”,為游客和攝影愛好者提供服務。“運城火烈鳥出圈以后,每年接待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就有三四千人。”鹽湖火烈鳥“鳥導”老徐笑盈盈地說。(李欣)

(責編:張婷婷、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