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太原8月18日電 (記者鄭洋洋)記者從山西省水利廳獲悉:“十三五”時期,山西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95萬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面積已減少到5.89萬平方公裡,流失強度大為減輕,黃河入河泥沙量…
在山西省大同市數字農業人才培訓基地直播間裡,61歲的“老農民八哥”操著鄉音,對著手機屏幕介紹著當地的黃花。“八哥”名叫陳丙政,是大同市雲州區吉家庄鄉的農民,因對短視頻直播有興趣,就報名參加了當地的…
本報太原6月4日電 (記者鄭洋洋)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6月4日決定,接受樓陽生辭去山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的請求,接受林武辭去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職務的請求,任命藍佛安為山西省人…
5月21日,三晉大地迎接八方來客,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太原開幕,再次向外界發出了中部崛起的鏗鏘強音。 參會省份超過全國省份的一半,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主會場與4個分會場相結…
5月22日,中博會大同、朔州、呂梁、晉中四個分會場活動陸續啟動、各展風採。傳統能源強市大同如何實現產業轉型?朔州陶瓷產業如何做大做強?呂梁以酒為媒何以推動產業融合?晉中農谷的金字招牌如何打響?中博…
沿著青銀高速山西段,從太原向東行駛兩小時,就到了煤炭之鄉陽泉市。春夏時節,不少人喜歡去市裡最大的公園——北山公園賞花登山。 15年前,這裡還叫作貓腦山。毗鄰的陽泉鋼鐵廠就近排渣,形成了一座…
張連印—— 18年讓荒山變青山 本報記者 鄭洋洋 雁門關外,長城腳下,山西省左雲縣張家場村北梁,76歲的張連印顧不上擦汗,肩扛鐵鍬,穿梭於林木之間。他要將苗木基地裡的樹苗…
一座礦井,展示煤炭生產轉型 增效減排 綠色開採 本報記者 付明麗 從大學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到編寫公司的煤礦充填開採作業規程,再到今年4月成為高河能源公司充填開採隊隊長,37歲的李雙利說,…
本報太原5月6日電 (記者鄭洋洋)1日,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自行車道正式開通,當天汾河景區沿線1000余名市民開展了騎游活動。 濱河自行車道,集通行、運動、休閑等功能於一體。沿汾河東、西兩側…
新疆烏魯木齊,聞名遐邇的國際大巴扎。步行街上,鮮艷的五星紅旗懸挂在各家商戶門口。 穿越烏蘭布和、騰格裡、巴丹吉林三大沙漠,京新高速讓北京至烏魯木齊的裡程縮短了近1300公裡。沿著京新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