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5年來累計培訓逾6.9萬人,就業遍及11個省份22個城市

“呂梁山護工”成為響當當的“就業名片”(人民眼·家政服務業)

本報記者  劉鑫焱  喬  棟
2021年08月20日06: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夏日的呂梁山區。
  資料圖片
  圖②:一名呂梁山護工正在參加護工職業技能比賽。
  圖③:即將啟程赴北京就業的呂梁山護工。

  一名呂梁山護工正在護理病人。
  郭宇輝攝

  引子

  “吃西藍花啦!”許連紅把勺子輕輕地送到80多歲的李女士嘴邊,看著老人慢慢咽下,她拿起紙巾擦拭老人嘴角的菜汁。

  在北京生活的李女士下肢癱瘓,還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護理難度大,女兒先前已為她更換了兩名護工。許連紅細心、專業的服務,讓李女士和家人頗為滿意。

  兩個孩子上學,丈夫患病無法干重活,來自山西呂梁市中陽縣武家庄村的許連紅,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底,她參加了呂梁市組織的護工培訓,“如今在北京當護工,每月工資6000元。”

  眼下,在北京、內蒙古、山東等11個省份22個城市的家政業,活躍著3.8萬多名“呂梁山護工”。

  “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產業,既滿足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需求,也滿足了城市家庭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聽到卓長立代表講述自己帶領的“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團隊健康發展,腰包越來越鼓,越來越自信,總書記高興地說。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持續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與智慧社區、養老托育等融合發展。”“加快完善養老、家政等服務標准,健全生活性服務業認証認可制度,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誠信化職業化發展。”

  2019年,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入選全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短短幾年,呂梁市如何將“呂梁山護工”打造成當地群眾的“就業名片”?記者走近呂梁山護工展開調查。

  

  順時應勢

  既解決“想出去”的問題,也解決“能出去”“去哪裡”的問題

  “嘀嗒,嘀嗒”,梁建平抬頭一看,已是深夜12點。

  山東青島市中心醫院一間病房內,看著病人老孫已經睡沉,來自呂梁市交口縣的護工梁建平輕輕展開地上的鋪蓋,准備入睡。

  “老孫大腿骨折,我全天在病房護理,晚上打地鋪,隨叫隨到。”梁建平在青島當護工已是第五個年頭,“雖然工作辛苦,但和之前比,日子更有盼頭。”

  忙裡偷閑時,梁建平愛去海邊散步。這個45歲的漢子,2017年來青島時第一次見到大海,“我40歲以前沒出過遠門,主要靠種地生活,農閑時到煤礦打點零工,后來兩個兒子長大了,家裡開支變得緊張。”

  2016年下半年,梁建平所在的交口縣回龍鄉西崖底村動員村民報名,免費參加市裡統一組織的護工培訓。梁建平動了心,妻子卻有點猶豫:“干護工可是伺候人的活兒。”

  思來想去考慮一宿,梁建平打定了主意,做起妻子的工作:“你在家看娃,我出去掙錢。要是怕做護工‘沒面子’,咱家日子啥時候有轉機?”

  梁建平一家曾經面臨的困境,在呂梁不是個別現象。呂梁市委常委、秘書長喬曉峰介紹,呂梁山區當時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2014年底全市共有貧困村1439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8萬人,貧困發生率達19.2%。

  2016年3月,瞄准居家養老和嬰幼育兒服務的就業方向,山西省開展“10萬人的護工護理就業培訓工程”等系列扶貧行動。

  2016年6月起,呂梁市政府相繼印發《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等5個政策性文件,出台《呂梁山護工技能培訓提升工程行動計劃》等16個實施方案,通過開展標准化培訓,主動對接市場,推動行業發展提質升級,著力培育“呂梁山護工”品牌。

  “家政服務業是朝陽產業,當時我們判斷,未來幾年用人需求會大幅增加。我們抓住這個機遇,引導貧困勞動力和富余勞動力外岀就業、脫貧致富。”呂梁市市長張廣勇說,“市裡重點把握三個環節:抓好宣傳發動,解決‘想出去’的問題﹔抓好技能培訓,解決‘能出去’的問題﹔抓好就業幫扶,解決‘去哪裡’的問題。”

  2015年7月,呂梁市決定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組成考察調研組分赴北京、太原等地考察護工護理就業市場,積極對接各地家政服務企業。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先后確定呂梁市衛生學校、臨縣白文職業技術學校等11家培訓機構為護工培訓基地。

  當年9月,呂梁市衛生學校開設一個試驗班,啟動全市護工培訓試點。2016年4月起,全市范圍的護工培訓展開,包吃、包住、包介紹就業,免學費、資料費、服裝費、保險費、體檢費。

  梁建平報名參加了第三期培訓,后來到青島做護工,“現在比過去掙得多,包吃住,每月收入7000多元。”

  “十三五”期間,呂梁市舉辦了34期呂梁山護工培訓班,累計培訓6.4萬人,其中貧困人口2.6萬人。

  精准培訓

  免費開展分類訂單式培訓,側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呂梁市衛生學校3樓階梯教室內,家居保潔培訓班的學員們身著帶有“呂梁山護工”標識的藍色短袖上衣,正在認真聽課。黑板上寫著當天授課主題:家居收納。

  老師馬樹平拿起幾件不同材質的襯衫、毛衣現場演示,一旁的投影屏幕實時更新提示著收納要點。說到要緊處,她提高嗓門:“毛衣不能用洗衣機洗,要不就成‘一坨坨’的了!”

  40多名學員頻頻點頭,他們當中不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呂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劉智平介紹,“十三五”期間,呂梁市、縣兩級政府每年投入4000萬元資金,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貧困人口脫貧培訓就業服務體系,優先培訓18至52周歲、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在隔壁教室,養老陪護培訓班的學員張金鳳正在練習“十指雙扣、胸部按壓”心肺復蘇方法。

  “護工培訓的課程設置分為家居保潔、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母嬰護理四大類別。”劉智平說,“此外還開設了素質教育課,將職業道德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普通話教育等納入培訓內容,打造誠信、勤勞、專業的‘呂梁山護工’品牌。”

  “課程設置也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呂梁市衛生學校培訓科科長柳樹亮回憶,“2015年開設的試驗班,課程設置齊全,但今天學急救、明天學烹飪,一個月的培訓時間裡學員們很難深入學習職業技能。”

  “梳理前期報名情況,我們發現女學員約佔86%﹔就業傾向方面,養老陪護、母嬰護理佔比近70%。”柳樹亮說,根據前期試驗、學員實際需求等,培訓課程最終調整設置為現在的四大類別,同時分初級班和中級班,“初級班培訓約40天,課程門類相對齊全,側重入門、基礎培訓﹔中級班培訓約半年,更強調針對性、專業性。學員可根據自己選定的就業方向選擇班次。”

  呂梁的分類訂單式培訓,頗受時任山西省扶貧辦主任、現任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志杰的認同:“側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旨在提升學員的專業職業技能與全面發展能力。”

  來自呂梁市興縣的奧美琴看好母嬰護理發展前景,2017年初報名參加中級護工培訓班,學習母嬰護理課程。6個月培訓期內,她白天苦練實踐操作,晚上溫習動作要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隨后兩年,奧美琴先后獲得山西省第四屆“晉嫂”家政服務技能大賽母嬰護理項目金獎、山西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家政服務員組別二等獎。如今,她已轉型成為山西紅馬甲家政服務公司的一名護工培訓教師。

  近些年,呂梁市持續推動護工標准化培訓,出台《呂梁山護工培訓導則》《居家養老護理員培訓規范》《母嬰護理員培訓規范》,建立健全培訓流程、培訓內容、評價考核等機制。“如今,護工培訓更重質量,市裡每年都會組織兩到三次師資力量集中輪訓,幫助我們提高授課水平,了解市場變化、用工需求。”奧美琴說。

  開拓市場

  宣傳推介、校企合作、線上對接,多管齊下,呂梁山護工實現就業逾3.8萬人

  來到一個城市,搜索“物業”“家政”等關鍵詞查找用工企業,再根據手機導航定位,一家家上門洽談——這是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勇“跑市場”的初體驗。

  2015年底,為打開呂梁山護工的用工市場,呂梁市成立了護理護工就業服務中心(2018年5月,改稱“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第二年初,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組織小分隊,赴北京、太原等地的家政服務企業開展推介、宣傳。

  “上門后主動自我介紹,遞上名片和隨身攜帶的呂梁護工宣傳資料,邀請企業開展用工合作等洽談。”作為小分隊成員,李勇最多時一天跑了10多家企業。有的企業熱情回應,有的則將信將疑:上門推薦經過專業培訓的護工,有這樣的好事?

  為幫助打消用工企業疑慮,近年來呂梁市領導輪番帶隊,先后赴周邊城市舉辦了73場行業座談會,宣傳推介呂梁山護工品牌。護工服務中心則主動對接周邊城市的家政服務協會,通過協會牽線搭橋對接相關用工企業。如今,呂梁市已與全國266個家政服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開拓市場,校企合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引入社會培訓機構參與護工培訓,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現培訓與就業無縫對接。”李勇說,“經過調查、研判,市裡確定的11家定點培訓就業機構中,6家是社會培訓機構。”

  曹操到家政服務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承擔部分呂梁護工的培訓任務,同時對接已有客戶資源,根據用工需求幫助學員就業。”曹操到家政服務公司總經理田艷榮說,“我們公司近年來平均每年培訓約1000名呂梁學員,僅在北京市場,每年帶動300多名學員實現就業。”

  線下校企合作,線上精准對接。如今,登錄“呂梁山護工服務平台”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可查詢到所有參加過市裡護工培訓的待就業學員信息,包括培訓班次、專長、畢業評語等。用人企業可結合實際用工需求,同護工服務中心聯系對接,與相關學員溝通就業意向。

  今年3月,呂梁市離石區居民薛軍平原本打算跟老鄉到青島工作,並已同當地家政服務公司談妥。不料,臨行前家裡突然有急事要他處理,耽擱了行程,工作崗位被其他人頂了缺。

  幾天后,薛軍平接到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有用工單位查閱你的資料,發現你擅長骨科按摩。現在太原有一名下肢偏癱患者需要護理,你有意向嗎?”

  “沒問題,保健康復按摩是我的專長。”薛軍平答道。

  護理對象老陳今年初不慎從高處跌落,造成腰椎間盤嚴重損傷,雙下肢癱瘓。薛軍平剛到時,老陳情緒很不穩定,經常唉聲嘆氣。

  薛軍平每天堅持給老陳做兩小時的關節按摩,並鼓勁打氣:“我護理過不少和您一樣的患者,最后都康復了。您按醫囑做好藥物治療,我給您做好按摩康復,您一定可以恢復的!”

  “動了!”6月下旬的一天,薛軍平正為老陳按摩關節,突然發現老陳的左大腿帶動小腿向上抬了起來。經反復確認,發現老陳的下肢可以緩慢活動,兩人激動地抱在了一起。

  如今,老陳身體逐漸恢復,薛軍平也更有干勁:“每月收入6000多元,離家也不算遠,通過科學護理幫助患者康復,更讓我認識到這份工作的價值。”

  迄今,呂梁市已舉辦護工培訓37期,累計培訓逾6.9萬人,實現就業逾3.8萬人,就業區域輻射北京、內蒙古、山東等11個省份22個城市。

  提質升級

  幫助解決外出就業護工及其家庭困難,探索“員工制”管理,助力家政服務業品質化發展

  討回欠薪,劉春花(化名)喜出望外,“多虧法律援助中心幫忙,讓我們的辛苦沒有白付出!”

  去年5月,參加完呂梁市組織的護工培訓,劉春花入職外地某家政公司,誰知剛工作了3個月,該公司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欠發她3個月1萬多元工資。

  當時,與劉春花有相同遭遇的呂梁山護工共有20多人,涉及欠薪20多萬元。

  了解情況后,呂梁山護工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專門團隊,赴該家政公司交涉,告知對方“7天內付清護工們的工資,逾期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最終,20多名護工拿回了勞動報酬。

  2018年2月,呂梁市成立了呂梁山護工法律援助中心,為在全國20多個城市工作的呂梁護工提供法律咨詢等援助服務。呂梁山護工服務中心也在北京、天津、青島等地建立了6個服務部、17個服務站,為遇到困難的呂梁護工提供幫助。

  過去幾年間,每次呂梁山護工培訓結束,呂梁市都會為即將奔赴各地就業的護工舉行歡送儀式。劉春花仍記得一年多前,市領導在為她們這撥外出就業護工舉行的歡送儀式上說的一番話:“大家走出去代表的就是呂梁市的形象,一定好好干。市委和市政府就是大家的后盾,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找我們。”

  劉智平介紹,呂梁市還成立了呂梁山護工工會委員會,定期走訪慰問外出就業護工家庭,減少外出就業護工后顧之憂。

  呂梁市既幫助解決護工及其家庭困難,也著力探索行業良性發展機制,助力家政服務業品質化發展。

  “護工行業人員流動大,過去的家政服務公司更像是中介,只是將護工介紹給客戶,這容易導致雙方發生勞動爭議糾紛。”在家政服務行業工作近10年的田艷榮說。

  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

  “員工制家政企業直接與消費者(客戶)簽訂服務合同,與家政服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統一安排服務人員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直接支付或代發服務人員勞動報酬,並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梁向南介紹。

  做過護工,貸款創業開辦過家政服務公司,呂梁市柳林縣薛村鎮小成村的馬金蓮2019年底返鄉創業,將村裡自家房屋改建成設有30張床位的養老服務中心,探索實施“員工制”管理,10多名護工在這裡穩定就業。

  49歲的張改連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底,完成護工培訓后,她到外地工作了兩年多,其間換了3家家政服務公司,還有幾個月處於待崗狀態。去年初,張改連回到老家柳林縣,就在馬金蓮創辦的養老服務中心工作,“現在不用再擔心待崗了,公司給我們繳納‘五險一金’,每月還有4000多元到手工資。”

  實施“員工制”管理,馬金蓮坦言資金壓力較大,但她算了長遠賬,“雖然用人成本增加,但員工隊伍更穩定,服務質量更有保障,有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

  馬金蓮的底氣,還來自呂梁市支持家政企業探索“員工制”管理。“‘員工制’管理增加了一些企業的用人成本,我們相應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對家政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有關規定給予一定社保補貼。”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介紹。

  8月初,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新的五年規劃印發,明確提出,培訓對象從貧困人口向已脫貧人口轉變、從農村人群向城市低收入人群轉變、從低學歷人群向未就業高學歷人群轉變,“不斷提高呂梁山護工培訓質量,促進呂梁山護工高質量穩定就業,鞏固好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20日 13 版)

(責編:雷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