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教育科技

三大場景六大應用 5G賦能高平市智慧醫療 

2021年10月26日18:18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任主任,您看看這張片子,有什麼需要特別處理的嗎?”對話的兩端,一位是山西省高平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孫鵬,另一位是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任晉瑞主任。

10月21日下午,在高平市人民醫院,一場床旁會診正在“雲端”進行。得益於中國移動的5G設備加持,兩位相隔300多公裡的醫生同步分析同一張顱腦CT平掃,顯示屏上,是當天中午剛剛入院患者的病理圖像。

如果說這一應用場景是“雖千裡之外,如在眼前”。那麼,另一應用場景“VR探視”幾乎能達到“居斗室之外,觀之纖毫畢現”。

在新生兒病房區,小孩家長可借助晉城市首個5G+VR探視系統,在病房外與寶寶來一次線上的“親密接觸”。隻需家長戴上專用眼鏡,能實時探視寶寶在病房裡的動向,甚至可清晰看到寶寶的細微表情、動作等。

基於5G技術支撐,可以實現醫生資源的流動,讓患者在家門口就看到名醫,對上,可將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鄉村,普惠大眾﹔高平市人民醫院與16家鄉鎮醫院組成醫療集團,實現縣域醫療資源大聯網,對下,可以實現影像診斷和遠程操作指導,真正做到讓病人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

當天下午16:25分,在超聲檢查室的顯示屏上,同步呈現出米山鎮衛生院一例超聲檢查正在進行中,同一時段,米山鎮、高平市、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的醫生可以實時探討,對話幾乎零延時,畫面清晰流暢,圖像傳輸和操作保持一致。

“這是我們醫院的遠程超聲培訓指導中心。可以直觀看到專家的規范化操作,現場直播手術過程,觀摩上級醫院的示范教學。”高平市人民醫院集團黨委書記、院長李軍介紹,“即使在基層的鄉鎮衛生院,通過5G系統,還可根據基本圖像進行大數據匹配初步診斷,並對危重病人給予轉診提示。”

“智慧醫療”孕育的新場景並不局限在院內,其豐富的新應用、新實踐時時給人新驚喜。

智慧醫療應急援助就是通過改裝急救車,達到“上車即入院”的第一救治時效。當救護車接到患者后,隨車醫生可以利用5G設備第一時間完成驗血、心電圖、B超等檢查。同時,各項體征信息、病史採集、現場環境及搶救過程都直接同步回傳到急診科,如遇危重病人,可實時指導搶救,實現了院前院內的無縫聯動。

一系列應用新場景落地,直接惠及的是人民群眾。目前,該院的三大場景六大5G+應用,都是“民有呼,我有應”的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

2021年2月,高平市人民醫院獲得國家衛健委首批5G醫療衛生標准行業應用優秀案例甲級示范單位,是山西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示范醫院。

“在得知高平市作為山西省縣域醫共體5G+賦能示范應用試點后,我們第一時間響應,為高平市醫療集團量身打造5G智慧醫療項目。2020年5月,完成智慧醫療重點示范應用系統,主要借助的是中國移動5G技術的低時延、大帶寬、廣連接的特點,以穩定和高速率來實現遠程會診和教學。”山西移動高平市分公司副經理孫敏說,“日后還將根據百姓需求,與院方共同開發新的智慧醫療應用場景。”(尚東霞、尚紫娟)

(責編:雷昊、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西將建立災后重建項目庫 謀劃梳理一批重大項目
  人民網太原10月18日電(麻潞)今日,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針對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和災情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結合應急救災和長遠發展需要,山西將建立災后重建項目庫,有力有序有效實施一批支撐災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的重大工程項目。 據介紹,山西將重點圍繞供水排水、供電、道路、橋涵、通信、水庫、學校、醫院、養老、住房等設施恢復重建,以及水利防洪、城市防澇、生態環境安全、應急物資儲備、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等,謀劃梳理一批重大項目,建立災后重建項目庫,明確建設時序,強化要素保障。…
山西:修繕重建受損農房 確保受災群眾春節前全部搬入
  人民網太原10月18日電(麻潞)10月20日前基本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秩序﹔2021年11月底前,完成校舍加固除險,做好災區學校災后復學工作﹔2022年1月底前,完成受損的農村供水設施修復,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做好受損農房修繕或重建工作,確保春節前全部搬入……今日上午,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西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相關情況。 山西省委省政府組建了全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專班,成立了財務資金組、疫情衛生組,基礎設施、房屋建筑物、交通設施、水利工程、農業農村設施恢復重建組等8個小組,對加快搶通尚處阻斷的路段、搶修水利基礎設施、開展受損農房隱患排查和維修建設、搶修農田基礎設施、搶修通信基礎設施、其他基礎設施修復等6個方面的恢復重建重點任務進行了分工,提出22項具體任務及完成時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