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地市鏈接

山西嵐縣:“一約四會三中心”  全方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2021年11月04日07:48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婚事隻辦一天,早上吃大鍋飯,中午吃鄉土宴,每桌不超500元……”“提倡舉辦追思會代替傳統喪禮,由紅白理事會主持,村干部介紹逝者生平……”“婚喪事外,不得請客操辦慶生祝壽、建房喬遷……”

深秋時節,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東村鎮東陽澗村的村委會議室,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們圍坐在一起,圍繞移風易俗村規民約的制定和修改,說事、解疑、答惑……

這是嵐縣鄉村治理新模式——“一約四會三中心 革除陋習樹新風”的一個小縮影。

“一約”即各行政村制定管用實用的村規民約﹔“四會”即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三中心”即建立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

該縣從年初就發出“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倡議書,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先后出台了《關於“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的活動方案》《關於嚴禁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或借機斂財行為的規定及處理辦法》等文件,凝心聚力劍指陳規陋習,推動鄉村實現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公平公正、依靠群眾,實現高質量村民自治

“這是我們村裡最長壽的徐秀珍老人,今年97歲了。”在嵐縣王獅鄉陰灣村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村裡老人們過生日的照片佔據了牆面的大半部分。

“7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來免費吃飯,每年我們還會給他們一起過生日,吃蛋糕、送禮物……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村支部書記周志平談起移風易俗給當地帶來的改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曾幾何時,陰灣村是十裡八鄉的“難管村”。周志平介紹,村裡窮、宗族也多,大家心不在一起,鬧事紛爭特別多。

“鄉村社會是熟人社會,經濟發展應充分考慮農村特點,採取村規民約來推進文明建設,經濟發展才有基礎。”在周志平看來,要想有發展,村裡人必須心勁擰成一股繩。

上任之后,鄉親眼裡的“青瓜蛋子”周志平開始進家入戶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憂,236戶人家,他整整走了3年。

“去得多的,幾乎每周都去,實在是記不清了。”周志平說,村民之間的積怨都是長期積攢下的,思維模式也是多年固有,改變很難。

要想把村民的“心牆”拆了,公平正義必須得到保障,規章制度才能在老百姓的心裡“立起來”。

“就拿低保來說,以前管理混亂、審核不嚴,該拿的沒拿到,不該拿的卻有了。”周志平決心從自己家入手,主動取消了自己母親低保待遇。

入戶、評議、公示……新名單張貼在了村委門口。“大家有異議,不服氣,有的村民直接扯下公示單,來和我‘算賬’。”周志平說,他拿著條款一條條對,一個個解釋,也鼓勵村民上門查看監督評議的各個環節。

不僅如此,該村還進一步總結和推廣了他地方開展的“道德銀行”“文明積分”等獎勵模式﹔推廣農村互助型養老,積極引入相關公益組織,不斷完善服務方式和內容等。

周志平說:“公平公正,依靠群眾,才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農民群眾是文明鄉風建設的主體,要增強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有效發揮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讓群眾真正成為新風的制定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

“下一步,我們要開發羊腦山,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周志平說,“還要進一步做好馬鈴薯種薯的繁育工作,助力全縣的馬鈴薯產業發展。”

村規民約,“約”出鄉村文明新風尚

入秋以來,嵐縣上明鄉上明村的紅白理事會的執事代表成了村民李存吉家的常客,登門拜訪都是為二兒子的婚事來。

葡萄架下,村支書、村紅白理事會理事長李國建向老李講了新的村規民約,講了縣委移風易俗、限制大操大辦的意義及倡導。

“大兒子結婚,時行‘十全十美’,10萬元的彩禮。俺家單這一項就舉債還了5年。”李存吉坦言,眼下,彩禮又推高到“一生一世”,意即131400元,村委要是能把親家說通了,其它的保証遵守。

呷了口熱茶,李國建深表同情,立說立辦。正好,兒子的女朋友也是上明本村人,李國建當即來到李存吉的准親家尹永珍家做思想工作。他表示,婚事雖然由你們雙方商定,但“零彩禮”是全縣大規模移風易俗的要求,一定會降下來。

兩位理事來回說和,女方家吐露初衷:“咱要彩禮不是靠這斂財,一是想為孩子們存點積蓄﹔二是怕人笑話,沒房沒車,顯得咱嫁女沒面子。”

理事會的同志硬約束、軟引導,幾番說服,最終,彩禮定成了9999元。

婚禮當天,村裡免費派出執事總管和司儀主持,電瓶車迎親,宴會廳免費用,優盤代替了傳統八音,每桌酒席雖然降到500元左右,但性價比極高。

“過去一家有喜事全村忙活,表面風光內心叫苦。” 李存吉說,“這擱在過去,鄉親吃流水席,少說也得20多桌,揮霍浪費嚴重,還欠下一大筆人情債。”

俗話說“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風俗之所以成為風俗就是因為它具有社會性和頑固性,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必須有外力介入。

縣紀委監委專門下發文件,對黨員干部劃出“警戒線”,亮出“警示牌”,並常態化監督檢查﹔縣市場局要求所有飯店,禮慶宴席單桌標准不得過500元﹔民政局主抓厚養薄葬,文明祭奠。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等12個部門也參與其中。

眼下,“一約四會三中心”這一體系已覆蓋全縣9個鄉鎮136個村。每個鄉鎮都拿出了納入移風易俗工作的村規民約,統一明確了大的界限,辦的流程,新的范本。

調解員、網格員……全科網格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這太方便了,不用操心也不用跑腿,村矛盾調解委員會做的真周到,給咱老百姓解憂又解難,太棒了!”

“縣裡矛排小組調解組也來得很及時,真是雪中送炭啊!”

……

近日,史家庄村村民王小清對自己向村矛盾調解委員會反映的事情能快速解決的做法連連夸贊。

“要不是趙計明,我和村裡的李潤海早就成了仇人了。”49歲的王小清說,前些年,李潤海在燒秸稈的時候,把自家地的油鬆也給引著了,雖說,后續影響不大,但是,兩家一直在賠償款方面談不攏,因此產生糾紛。

“王小清的訴求符合市場價值,但是,考慮到李潤海的實際情況,建議分期償還。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在人民調解協議書上,雙方爭議事項、履行方式等條目寫的清晰明了,雙方當事人一並簽名並按手印。

“當人們的矛盾糾紛得不到化解,村民就有可能選擇暴力。”史家庄村黨支部書記王常青介紹,人民調解對有可能發生轉化的日常矛盾或糾紛可以在不必運用行政手段的情況下就可以解決掉。

此外,為了進一步將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相融合,夯實鄉村治理基礎。嵐縣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員常態化參與網格志願服務和基層矛盾化解事務等,提升網格中“紅色細胞”活力,全縣143名網格長全部由黨員擔任。

“網格員通過報名參加招聘,由村委會初步把關,鄉鎮初審,縣政法委審核備案。農村網格員以村干部、村民小組長、專干、老黨員、村民代表或大學生村官為主。”王常青說,網格長地熟、人熟、情況熟,可24小時開展相關工作。

該縣每年對縣級綜治中心工作人員、鄉鎮綜治信息管理員、村網格員全員集中培訓一次提高業務能力水平。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不定期深入鄉鎮、村指導基層開展工作,幫助網格員熟練掌握手機APP使用方法,對事件表述不准確、事件分類不清晰、事件標注不及時等問題進行業務指導,開展點對點培訓。

今年共對全縣政法委員、司法助理員、平台管理員、網格員開展236人次集中培訓,點對點培訓7次103人次,不斷提高了鄉村社會治理水平。(趙芳 梁海珍)

(責編:趙芳、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