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建设数字政府 提升治理水平

2020年01月17日07:36  来源:山西日报
 

以政务大数据驱动,数字政府描画出这样一幅全新场景:领导签批文件手机上进行,系统及时推送、提醒,签批时间留痕,出差不再成拖延借口;领导了解低保保障情况,以前是办事员抱着账簿汇报,今后在办公室电脑上就可精准查到某村某户低保发放情况;百姓办理政务事项不用再东奔西跑,“网上办”“指尖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连日来,委员们围绕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建言献策。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

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是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动我省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环。

“为什么我省在创优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那么多文件,依然有企业感觉办事难?核心问题在人,如果执行政策的人不担当不作为,政策优势就会打折扣。”省政协委员卫虎林认为,数字政府建设将从技术革命的角度,通过外力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通过网络革命、科技创新牵引,对干部形成刚性约束、透明监督,让干部不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2019年,我省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明确了一朵云(全省统一的政务云)、一张网(全省统一的政务网)、一平台(政务服务在线平台)、一系统(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系统)、一城墙(保障数字政府运行的安全体系)总体要求,初步建立了一局(山西省政务信息管理局)、一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为主组建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公司)、一中心(数字政府服务中心)的省级政务信息管理运营架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全覆盖,省级85.7%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三晋通”App正式上线运行,数字政府建设开局良好,加速推进。

加速信息系统整合

实现政务数据共享

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政府部门间是信息孤岛还是数据共享,决定着数字政府建设的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政务信息系统“云化”部署和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加强政务数据管理,推动政务数据“全归集、全对接、全打通、全共享”。

“这样的安排和部署抓住了数字政府建设的紧要环节。”省政协委员闫丽梅认为,要强化“数字政府即平台”的理念,将数字化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群众获取公共服务的优先方式,加速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尽快实现政务数据共建共治共享。

闫丽梅建议,数字政府建设中,应全要素推进政府基本职能数字化转型,重点对依法履行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改进,特别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建设。

“政府信息数据过去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共享难、协同散、应用弱。”互联网专家、省政协委员刘兴亮建议,可以借鉴北京“目录区块链”的做法,构建体系目录全面、资源分级分类、内容按需共享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刘兴亮介绍,北京市正在利用区块链将全市53个部门的职责、目录以及数据高效协同地联结在一起,打造“目录区块链”系统,为全市大数据的汇聚共享、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升等提供支撑。

他建议,山西可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标准要求,加快各级政务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梳理,明确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责任方、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类型等相关内容。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加快构建基础性、主题性和业务性信息资源目录,明确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的范围。

完善在线服务平台

百姓办事更加便捷

数字政府建设让百姓获取一体化公共服务更直接、更便捷。获取服务方式创新除了线下政务服务场所的自助一体机办理外,基于互联网的“一网通办”和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办理更受欢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优化“一网通办”流程,拓展“三晋通”App服务范围和功能,推动更多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

在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我省去年推出的“三晋通”App发展迅猛。2019年10月10日上线运行以来,目前可办事项总量已增至1178项,涉及厅局31个,注册用户突破550万。刘兴亮建议,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利用微信、支付宝等应用广泛的现成平台,面向百姓、企业及政府工作人员打造移动民生小程序、政务服务网及协同办公平台等应用。“这些现成的平台,可省去群众注册等流程,而且他们更习惯这样的生态。”刘兴亮介绍,数字广东、数字深圳的微信小程序,可实现查询、缴费、申领证件、投诉等多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指尖办理”。同时,小程序承载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等多种电子证照,出门只需拿一部手机,便带齐所有常用证件。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协同办公平台的出现则大幅度提升了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刘兴亮介绍,通过在政务平台搭载业务系统,公务员可随时在手机上处理文件、办理公务,实现全平台实时提醒、全天候处理公务、全方位监督管理,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高建华)

(责编:麻潞、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