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岗就业 帮扶产业 助销产品 盘活资源

晋中市四项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2020年04月06日07:50  来源:山西日报
 

近来,晋中市积极作为,通过实施拓岗就业、帮扶产业、助销产品、盘活资源等四项保增收措施,确保全市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夯实基础。

晋中市的保增收措施主要包括:拓岗就业保增收。晋中市按照“晋才晋用、就近就地、县为主体、精准到人”的原则,通过开发临时岗位(时间不少于3个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出台企业帮扶就业、市政项目就业、涉农项目就业、公益岗位就业、农村产业就业、劳务安排就业、“爱心”岗位就业等“七个一批”就业举措,推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受疫情影响未就业的5.09万人在3月底前实现全部就业。

帮扶产业保增收。今年,晋中市县两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专项扶贫资金只增不减,确保超过7.5亿元;在巩固贫困县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倾斜支持非贫困县1.2亿元以上。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对扶贫企业、车间、项目等办理扶贫周转金延期,对社会保险费实行减征、缓缴。为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及时发放小额扶贫贷款,不能按期还款的,延期6个月;确实无能力偿还的,启用风险补偿金偿还。加大项目帮扶。市县两级涉农部门领导实行“一对一”包联,解决生产物资供应难、产品市场销售难等问题。

助销产品保增收。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盯贫困村的滞销农产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食堂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超市、驻村帮扶单位等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疫情期间,榆社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帮助解决扶贫产业的销售难题,帮助社城花卉销售9500余盆,收入15万元。昔阳县积极协调蔬菜等农产品供应保障,确保全县60个在产大棚的西葫芦、黄瓜实现日产日销。

盘活资源保增收。晋中市大力推行“五地一产”(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吸收社会资本上山下乡,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让贫困人口在改革中获得更多红利。据测算,仅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四类,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益近5亿元,平均每个村集体年均可增收近20万元,尤其是山区、丘陵区贫困村效益更为明显。

近年来,晋中市全面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靶向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6.76万人下降到去年底的1279人,实现673个贫困村退出、4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1.4%下降至0.055%。2月2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榆社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晋中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晋中市委主要领导表示:“今年,晋中将继续创新扶贫方式,重点围绕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记者裴云锋 通讯员梁朝波)

(责编:张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