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隰县:“一颗梨”,致富一方百姓

来源:临汾日报

2020年06月13日13:44  
 

从2000亩到23万亩、从国内扬名到海外飘香、从个别人探索到数万农民种植、从人均收入2000元到上万元……隰县,一个“藏在深闺”的山区小县,将玉露香梨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把梨果产业培育成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好门道”“金钥匙”“摇钱树”。

玉露香、梨花节、脱贫摘帽、出口加拿大……今年,这几个关键词让隰县“火”了,也让当地群众的心“热”了。

为啥“火”?以玉露香梨为主的梨果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王牌”产业。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的关键时期,2.5万公斤玉露香梨远销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为隰县经济复苏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为啥“热”?80%的耕地种植果树,8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果树,80%的贫困户依靠梨果脱贫……触手可及的“好钱景”,让隰县百姓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好路子带来好盼头

顶着炎炎烈日,阳头升乡竹干村果农张保平走进自己的梨园,查看完果实长势,不禁喜上眉梢:“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个仅靠30株梨树就年均收入近7万元的“土专家”,是该县最早“吃螃蟹”的果农之一。他的两大“惊人之举”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一是2004年,他毫不犹豫在自家1.2亩地里种了48株玉露香梨树;二是2017年,他毅然砍掉了正处于盛果期的18株梨树。

事实证明,张保平“赌”对了,他种植的玉露香梨产量和收入持续走高。每每乡亲们讨要“绝招”,他都笑着回应:“听政府的、听专家的就对了!”

在隰县,和张保平一样依靠玉露香梨脱贫的比比皆是。看到眼前蒸蒸日上的梨园,人们难以想象多年前的隰县:土地零散贫瘠,农业“靠天吃饭”,国家贫困县的帽子难以摆脱,农民们最发愁的是不知道该发展什么产业、走什么路子。

如何化解这些难题?2008年后半年,隰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一次次走村串户,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认定梨果产业是推动农业提质、带动农民增收的不二法宝。跟梨果产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隰县果业局党支部书记吴德平对此深为赞同:“因地制宜是关键。隰县的气温、海拔和土壤结构是生产优质梨果的有利因素,种植玉露香梨、发展梨果产业再合适不过。”

果然,隰县种植的玉露香梨因个儿大、果型端正、果面光洁、着色性状好,具有皮薄、肉细、核小、可食率高、含糖量高等诸多优点,被国家梨产业体系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梨”。这让县委、县政府更加坚定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脚油门踩到底”的决心。2013年初,隰县玉露香梨的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2014年起,在“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产业布局下,该县动员有条件的群众积极发展玉露香梨,至2019年,玉露香梨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

“一颗梨”穿针引线,开辟了产业扶贫的好路子。吴德平欣喜地说:“2019年4月,隰县正式告别国家级贫困县,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玉露香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好政策带来好势头

脱贫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发展产业,一靠资金,二靠技术。隰县大力推广各种帮扶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品质提升的优惠政策。阳头升乡居子村果农马海棠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积极响应县里号召,多次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妇女闲置劳动力投身梨果产业。

“没钱也不怕,县里针对贫困户发展玉露香梨小额信贷实行果园实体担保,对新栽植玉露香梨树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秸秆还田服务,优惠提供苗木、地膜等物资。”马海棠笑着说,“国家梨产业体系、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山西农大的专家还经常实地开展技术培训,果农不怕学不会。”

技术有了,产品有了,销路咋整?

“大树”底下好乘凉。在 “互联网+”时代,隰县快速出手,依托全国百强门户网站的技术实力、网络影响、运作经验,分别设立PC端和移动端,实现全县村村监管网络覆盖,将新型电子商务与传统的果园地头销售有机结合,开辟出一条玉露香梨精准营销的路子。

同时,隰县通过成立北方电商培训基地,组建了72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不仅摘得了“互联网+农业”全国十大最具特色县域奖,还让玉露香梨的互联网营销也驶入了“快车道”。此外,该县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股份合作的紧密联结和梨果订单、购销合同等半紧密联结,积极打通各个销售通道,推进多种运营方式,在相应环节下大力气:与顺丰速运合作建立了物流分拣中心,建立了通村第四方物流公司,实现了农村快递全覆盖;扶持企业、合作社建立储藏冷库,储存量达4.2万吨;发展果饮果酒产业,支持天天饮料、午城酿酒公司创新产品种类,搞好市场营销。

果农们不再愁销路,正如马海棠所说:“丰收季,梨还没拉回家,就被商户收走了。”而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后,乡亲们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时髦”的张保平自然不会错过,他通过安装云端销售系统,让顾客随时随地查看梨树生长情况,确保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疫情期间,他库存的“宝贝”在网上卖出了一百多元一箱(12颗)的价格,之所以“一击即中”,张保平将成功原因归结于“跟着政府走”。

如今,好产品真正卖出了好价格,老百姓真正掌握了新能力,长期靠天吃饭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足不出户,生意满天下”的果商。

好名声带来好奔头

贫瘠地长出好产品,好产品迎来好口碑。玉露香梨带来的美誉,不仅使大量订单纷至沓来,更吸引了大洋彼岸的关注。

2月27日,2.5万公斤精品级隰县玉露香梨从隰县广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装柜运发至加拿大。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将玉露香梨销往加拿大,足以说明隰县在发展玉露香梨产业上作出的努力,也证明了该公司负责人马民杰的眼光独到。8年前,他斥巨资启动“万亩梨园”计划,解决了周边闲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与已建果园的果农合作,制订保障销售、合作双赢计划,赢得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丰收。

一想到自己亲手包装的玉露香梨要发往加拿大,广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就激动不已。在这里打工的午城镇宜家庄村村民刘天福兴奋地说:“有玉露香梨,就不愁没工作。我和老伴把自家十来亩土地流转出去后,就在这儿分果子、套袋子,收入比种地高多啦!”

和刘天福一样,许许多多的隰县农民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玉露香梨上,这份期望来源于这一产业的蒸蒸日上。自推出“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后,这块“金招牌”的价值目前已达87.42亿,玉露香梨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和全产业链化正在加快推进,为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增添了新动能、新愿景。

“梨果对隰县来说是个宝,党委、政府下大力气扶持,群众下功夫管护。目前,隰县的玉露香梨种植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还解决了百姓钱袋子的问题。”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速扩栽和高接换优,预计今年玉露香梨的种植总面积将超过30万亩、产值突破24亿元,果农人均年收入或将超3万元。(王鹏 李静 闫璟)

(责编:张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