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工匠·匠心筑梦】周鹏:为矿井掘进把脉的“老中医”

赵芳

2020年06月25日20:38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这里煤不好采,地下水太多。”

地处汾河岸边的霍西煤田地下水源充沛,曾被全国地质学家公认为地质条件最复杂、水害威胁最严重的煤系区域之一,矿工们在井下狭小的巷道内挖煤,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如何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准确探测水患风险显得意义重大。

大背头、白衬衫,初见周鹏,干净帅气的外形中,黑框眼镜尤为醒目,而他的工作似乎也需要格外的“眼力劲儿”。

“我是霍州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高级物探工,简单来说,就是为矿井掘进把脉的‘老中医’。”谈起自己的专业,略微拘谨的周鹏打开了话匣子。

保障工人的安全,护航巷道的掘进,物控工的精准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周鹏(左三)在井下工作。

精准的判断必须建立在数据的精准之上。周鹏常常深入一线,从现场原始数据把关。在霍州煤电集团腾晖煤业成功探测出16万立方米的小煤窑采空积水;在集团整合矿兴盛园煤业提前58米准确圈定出采空积水区边界,成功杜绝了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13年来,他在霍州煤电集团所属15个矿井超前物探进尺约65万米;回采面探测进尺约20万米,所开展物探的头面未发生过一起矿井突水事故,多次准确圈定隐伏地质构造等异常区域,保持“零”突水事故记录,以“万无一失”的业绩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基层矿井物探技术工作者,我的工作关系每一个矿工的生命安全,关乎千百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周鹏坦言,他深知自身责任重大,切不敢丝毫疏漏。

从现场原始数据采集,到干扰识别排除,再到井上分析数据和成果解释,周鹏一丝不苟。他用心审核每一份物探报告,细心解释每一处物探异常,精心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技新则物探兴。创新技术研究是物探准确率能否提高的首要保障,周鹏积极参与物探新技术研究、试验、应用等各项科研攻关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撰写论文,获得了领域内的多项大奖。

2015年参与实施的《专业化物探服务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省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特等奖;2018年参与实施的《井下槽波精细探测煤层构造研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三等奖,2015-2019曾获得焦煤集团多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018年获得《一种便携式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发射线圈支架》《便携式瞬变电磁线框支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年仅36岁的周鹏,在行业内早已赫赫有名。

“获奖只是起步,将专利、成果、项目运用到井下物探工作中,解决物探实际工作难题才是关键与终点。”周鹏抱着这种态度敦促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更高的科技成果。

思考是创新的一扇“窗”,只有勤于打开,新的灵感才会不断迸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周鹏总结并建立了一整套物探工作标准、制度、台账等,使工作流程更为明确、清晰,使物探工作有章可循,可以高效准确地得到落实与完成,使得霍州煤电集团的物探技术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模式更趋合理。

他注重工作细节,他创新思路,细心思考,不断改进。“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未知的物探经验,再用得到的经验解决未知的实际问题”,这是他的工作方法。尽管拿到了数不清的奖项,可他没有骄傲自满,没有固步自封。目前矿井物探准确率能达到多少?下一步煤矿物探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他无时无刻不在探寻。

“坚持每年申请一项专利,至少参与两项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发表一篇科技论文。”谈及未来,周鹏的规划步步紧扣、思路明晰。

术到极致,几近乎道。一流的心性方能锻造一流的技艺,一流的技艺方可成就一流的事业。平阳工匠周鹏学物探知识、长操作技能,只为心中那份执着与坚守。

(责编:赵芳、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