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矿的采集、选料、晾晒、破碎……”
一旦打开话匣子,不论是紫砂历史、紫砂工艺还是紫砂产品、紫砂文化,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就是乡宁金砂紫陶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仙鹏,2019年山西省“三晋英才”“临汾市青年优秀人才”。
乡宁大地埋金藏银,因煤而兴、因陶而名,拥有近7000年的制陶史、1500余年的建县史。汉代陶器生产广泛,及至明清而繁盛,并被列为贡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宁紫砂陶器不仅畅销21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时有“南宜兴、北乡宁”的美誉。
作为土生土长的乡宁人,王仙鹏从小在乡宁紫砂厂旁边长大,他觉得自己对于乡宁紫砂的爱,像是流淌在血液当中。小时候,王仙鹏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进乡宁紫砂厂子里看师傅们制作加工紫砂产品,把残次品拿回家沉思端详,爱不释手,视若珍宝。
这一看就从小学看到了初中,看到了厂子关停,对紫砂那份独特的情怀也随之深深藏进王仙鹏心里。
2016年,在餐饮、道桥工程、通信工程等行业摸爬滚打十年后,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支持他开始梦想中的事业。他先后多次到宜兴等地考察学习,拜访国家级紫砂工艺大师,经常带着家乡的紫砂原料请紫砂专业研究机构分析泥性,并对山西及全国紫砂市场进行了详细调研。
2017年,王仙鹏放弃之前经营的所有项目,投资注册了乡宁金砂紫陶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传承乡宁传统紫砂文化。他聘请了原乡宁紫砂厂的5名老紫砂艺人当师傅,传授、带领美术系毕业的大学生加工、制作紫砂产品,并聘请了原紫砂厂厂长王致明为总顾问。
“世界人认识中国是从陶器开始的。拿泥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虽然老紫砂厂已经关停多年了,但我依然觉得这个产业有发展前途。”老王厂长对王仙鹏说的一番话,让他憋着一股子劲儿。
重振乡宁紫砂业,必须依靠创新。
经过王仙鹏和师傅们的不断实践创新,突破了窑变技术,可以配制20余种颜色的泥料,极大的丰富了紫砂制品的颜色。研发出的紫砂储水桶,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软化水质的功效。目前金砂公司生产6大系列120余款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代理销到了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等国家。
“紫砂是全县人民的资源,我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来做好做大做强这件事情,更要让紫砂产业成为全县域经济的拉动杠杆,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标杆项目,也成为县里非煤企业中一个亮点,成为富民产业。” 王仙鹏动情地说。
金砂公司首先与乡宁县昌宁镇的金桥沟村、龙门村建立了合作关系,着手打造两个紫砂产业村。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并为培训合格的农户提供泥料或半成品,农户在家进行制作、加工。公司统一验收、烧制、包装和销售,带动了周边2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
2019年,金砂公司与乡宁县残疾人联合会携手举办了第一期残疾人手工技艺培训班,致力于让有劳力的残疾人有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并吸收了20余名残疾人就业上岗。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为传承紫砂产业,推进转型发展,提出了建设紫砂陶小镇,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的目标,王仙鹏首先响应,信心满满,他将在园区内建设自己的工坊和公司博物馆,到时候,公司将全部迁移到紫砂小镇,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线上+实体店、公司+合作社+农户、教学实践基地等模式,解决紫砂资源粗放开发的弊端。将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涵盖紫砂壶、紫砂工艺品、紫砂餐具等多元化系列产品。让百姓用得起,也用的放心。”王仙鹏坚定地说。
山西路桥:党建引领 建好“四好农村路”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党委扎实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实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和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现代化企业集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万 山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山西省统计局向社会通报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