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地11.43平方公裡,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加緊建設
【轉型進行時】生物“夢工廠”:千億級產業強勢崛起
通過對生物基因的重組、編輯,我們可以獲得新的生物、新的材料,甚至新的能源。現在,山西正在這條通往生物“夢工廠”的路上奮力奔跑。
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展館裡陳列有暖和的圍巾、飄逸的紗巾、時尚的墨鏡、耐用的小挎包,還有羽毛球拍。“這些日用品的制作材料大都來自於玉米。”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臧慧卿告訴記者:“像這個眼鏡框就是用生物基聚酰胺制成的。生物基聚酰胺制成的復合材料耐高溫,可以用在很多結構件上,強度可以同金屬相媲美。”
而在凱賽生物的實驗室裡,研發人員正在進行菌種篩選實驗。篩選出的活性比較高的菌種,將被用於后續進一步的選育篩選,最終生產出生物基聚酰胺。
臧慧卿表示,聚酯纖維的衣服原料大都來源於石油,石油開採則會增加自然界中的碳排放。“我們的材料利用的是從玉米或者秸稈裡提取出的營養物質,不僅在制造過程中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再利用。”
不論是棉麻、真絲還是尼龍,這些制衣材料都可以用玉米或者秸稈制成。現在,這項高端技術來到了山西。
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將玉米秸稈做成衣服,是凱賽生物最早開拓的市場。后來又拓展到用玉米制造汽車、電子電器、軌道交通以及其他日用消費品的原材料上。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修才告訴記者,凱賽未來要做兩件事情,“一是把合成生物學的產業做成像今天石油冶煉一樣的規模,做出更好的新材料來,有最好的低成本經濟效益。二是把合成生物學的研究與現代IT行業結合起來,使合成生物學的研究更加有效率。”他表示,“通過基因編輯改造細胞,一直到產業化的所有研究過程變成高通量,凱賽要真正使合成生物學變成人類繼IT行業以后最偉大的產業,為此做出卓越的貢獻。”
在太原市陽曲縣東黃水鎮,有一片11.43平方公裡的工程用地,去年10月份之前,它還是一片溝壑縱橫的“荒地”,現在,許多塔吊正在忙碌地運轉著,工程建設者們在熱火朝天地奮戰。
讓創新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借力合成生物學技術,一個“千億級”的硬核產業正在山西強勢崛起。上海凱賽生物已經深度參與到山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來,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正在加緊建設當中。
山西綜改示范區合成生物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劉志告訴記者,目前,240萬噸的玉米深加工、90萬噸的生物基聚酰胺、50萬噸的戊二胺、8萬噸的長鏈二元酸等項目已經全部開建,預計到今年年底,核心項目部分將投產試車。“一方面,我們依托凱賽的科技先進性和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利用虹吸效應吸引下游企業來此﹔另一方面,政府也為產業發展打造了一個生產要素‘低成本價格生態體系’和保障項目運轉實施的‘零環保’保障工程,強力吸引下游企業來晉投資。”他表示,目前年產兩萬噸的彈性纖維項目、年產兩千萬件的無縫服裝項目等已經全部開建,整個合成生物全產業鏈全部投產后,將達到雙千億產值。“在服務產業端,我們綜改示范區一直在踐行隻爭朝夕、千方百計、全力以赴的精神,為企業全程代辦,助力企業在產業端做大做強。”
此外,為了實現產業培育和創新生態一體化構建,上海凱賽公司與山西大學合作共建了山西大學合成生物學學院,系統解決合成生物基礎理論問題、重大產業化技術問題,突破產業鏈應用技術瓶頸,實現生命科學的工程化和合成生物的產業化目標。同時,上海凱賽公司還與山西綜改示范區合作成立了合成生物產業研究院,旨在持續推動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迭代升級,源源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新技術,進一步為提升山西省區域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山西合成生物產業業態保持全球領先態勢。
通過基因組裝技術將玉米、秸稈變為合成纖維,這項研發成果正在刷新中國乃至世界生物科技的“天際線”。在打造合成生物產業方面,山西還應該做哪些努力?
“由傳統的煤炭資源大省進行轉型,在利用好這些新的技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實現生物能源的再生和利用方面,我覺得山西做了一個非常正確、非常有遠見的決策。”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合成生物學首席科學家沈玥認為:“轉型過程中,技術本身也在不斷地迭代和發展。對於一個新的技術、一個新的領域和產業,對它的扶持不僅僅是在前端的科研投入上,更多地還需要圍繞新技術如何實現上下游的貫穿,在人才的培養、相應的轉化機制方面,做好全鏈條准備和孵育支撐。”
本欄目內容源自山西衛視“轉型進行時”
本報記者曹婷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