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區劉家堡村一隅
3 /6

小店區劉家堡村一隅

泥屯鎮萬向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
3 /6

泥屯鎮萬向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

嵐縣土豆宴
3 /6

嵐縣土豆宴

吉縣太度村風景如畫
3 /6

吉縣太度村風景如畫

皇城村現代化住宅區
3 /6

皇城村現代化住宅區

從省委一號文件看山西鄉村願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三農”工作,既需要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也需要全省上下齊心、通力合作。作為全年指導鄉村振興工作的“操作手冊”,今年的山西省委一號文件包括10個部分38條,可以概括為“守牢兩條底線,突出四個重點,做到四個加強”。

錨定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2023年,山西將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三農”貢獻。

視頻聚焦

| 鄉村振興看山西 |

最是一年春好處

鄉村振興正當時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人民網山西頻道聯合山西省委網信辦、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山西省鄉村振興局,共同推出“鄉村振興看山西”專題報道,講好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時代山西鄉村振興故事。 [詳細]

  • 楊岳村紅薯喜獲豐收

    楊岳村紅薯喜獲豐收

  • 呂梁山沙棘豐收

    呂梁山沙棘豐收

  • 大寧寧脆蘋果成為百姓“致富果”

    大寧寧脆蘋果成為百姓“致富果”

人民日報看山西

千裡旅游路 帶動沿線富

大山巍峨,連綿起伏,成片黃色的連翹花點綴在山間,傳遞著春天的氣息。駕車一路暢行,車窗外深邃的峽谷直躍入眼,一片片蒼翠秀美的林木接連閃過,其間掩映著土牆黛瓦的古朴村落。   
  這條路,正是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東段。路段以紅、黃、藍三色噴涂標線,如一條蜿蜒的彩帶,盤桓在太行深處。
  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已建成2957公裡,其中主線1233公裡,貫通長治、晉城、晉中、陽泉以及忻州等地級市,連接了太行山大峽谷、太行百裡畫廊、娘子關等景點和全部太行山沿線脫貧地區,是山西省“四好農村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

山西大同構建農村養老保障體系

初到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的“頤養之家”,記者看到剛吃完午飯的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閑聊著家長裡短、或坐在院子裡晒太陽,樂享其中。在廚房,管理員任盤雲向記者展示了當天的午餐,種類豐富且營養均衡,還有為慢性病老人專門准備的餐食。   
  去年,針對農村養老問題,大同市出台《農村“頤養工程”實施方案》,構建農村養老保障體系,重點為生活困難的農村“兩無”(無生活自理能力、無人照料)老年人提供兜底養老服務,解決他們的保障難、健康難、關愛難等問題。“頤養之家”是大同市為解決農村“兩無”老人養老問題實施“頤養工程”的主要載體。   
  據此,大同市開始探索建立服務多樣化、運行可持續、費用能承受的農村養老模式。

山西組織萬余名農技人員到一線服務

今年山西將組織省市縣鄉約1.4萬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服務,每季度服務不少於10天。   
  此次農技人員下鄉主要完成4項重點任務:宣講“三農”政策、開展技術服務、調研摸排問題、助農紓困解難。山西建立省、市、縣、鄉農技人員四級聯動協同服務機制,省級包聯、市級包縣、縣鄉包村,全省農業縣、建制村技術服務全覆蓋。
  其中,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農技專家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組建小麥、玉米、油料等18個技術服務專隊,結合全省產業布局開展技術服務。專隊隊長負責統籌安排各隊任務落實,採取包縣到人或服務包片等形式靈活開展。各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擔任市隊隊長,統籌安排本市技術服務工作。

忻州市河曲縣農村老年餐廳受歡迎

前麻地溝村是位於山西忻州市河曲縣沙坪鄉的一個半山村,山大溝深,村裡戶籍人口不到400人。不僅大半年輕人都外出務工,還有不少老人也陪著子女去了城市。余下二三十個丁彥清一樣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腿腳也不方便。一日三餐,全靠自己做,時間長了,吃飯竟成了個麻煩事。   
  2022年3月,河曲縣委縣政府投入750萬元作為建設運營費用,在部分村內利用紅白理事會、廢舊學校等閑置場所,經過裝修改造,開設了面向60歲以上老人的餐廳,前麻地溝村成了首批試點。   
  吃得到底咋樣?“有肉有菜,你瞧瞧。”記者看到,丁彥清的桌上熱氣騰騰,既有豬肉燴菜、小炒肉這樣的“硬菜”,也有涼拌黃瓜這樣的涼菜,葷素搭配合理。看到記者,一旁的村民丁培榮也搶著說:“每周還有一頓排骨呢!早餐有稀飯、雞蛋,還有油糕、莜面,天天換著花樣來!”

襄汾縣關村:改善人居環境 促進村民增收

治理垃圾污水亂倒亂排、整村推進廁所革命、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積極發展智慧農業……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古城鎮關村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系統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村民增收,村民獲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     
  走進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古城鎮關村,硬化路面干淨整潔。防火志願者騎著插旗的摩托車,正來回穿梭巡查。一輛綠色保潔車緩慢行進著,村民三三兩兩,邁步朝村裡的黨群服務中心走去。“干啥去啊?”“去領票唄!下周又該理發了!”   
  “大家有序排隊,不要擠,都能領到。”在關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廳窗口,對著幾十位村裡的老人,村支書王晉剛的聲音不時響起。

聞喜縣推動產業升級 花饃越賣越紅火

走進衛嫂花饃公司生產車間,熱氣騰騰的一籠籠碗口大小的花饃正在進行真空密封,“不久前我們剛擴建了生產線,一天要耗費10噸面、生產1000箱禮盒花饃。”總經理張永俊介紹。   
  這兩年,聞喜花饃銷售打開了新局面。“聞喜花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使用獨家酵粉,全部的面點都經手工制作。過年了,您不為家人送上祝福嗎?”春節期間,直播團隊的主播們在花饃車間裡“現場帶貨”。  
  “聞喜花饃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作為生產聞喜花饃的龍頭企業,衛嫂花饃公司對用電成本進行了嚴格把控。“電力公司的營銷部門專門為我們公司做了‘體檢’,提出了優化運行建議,白天也可以享受‘谷段’電價,光這一項,去年就幫我們把公司的場地租賃費用省出來了!”張永俊感受明顯。

平遙左家堡村:集體經濟強 村民收入增

左家堡村,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寧固鎮。汾河自北向南穿村而過,灌溉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耕地資源4000余畝,但村裡的產業水平卻一直上不去。“誰來種地,如何才能種好地,一直是難解的題。”村黨支部書記張振慶說。   
  如何破解?2019年左家堡村黨支部牽頭辦起合作社,800多農戶土地入股,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寧固鎮黨委書記孫博說,“打破田埂,增加有效耕種面積,同步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田間道路、灌溉水渠等配套設施得到完善,耕地‘量’‘質’實現雙提升。”   
  為了提升土地效益,合作社積極對接專業化的農業服務企業,引入先進生產和管理方法,探索多品種、多類型的種植模式,科學選配種、肥、藥,對所有入股土地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實行農業生產“耕、種、澆、防、收、銷”全產業鏈統一規模經營。

2 / 7
  • 1
  • 2
  • 3
  • 4
  • 5
  • 6
  • 7

高清大圖

| 美麗鄉村的山西畫卷 |

 煙波浩渺王莽嶺

煙波浩渺王莽嶺

大陽古鎮打鐵花

大陽古鎮打鐵花

秦壁村田園風光無限

秦壁村田園風光無限

婁煩翠嶺新添光伏板

婁煩翠嶺新添光伏板

嵐縣土豆花競相開放

嵐縣土豆花競相開放

 小店區劉家堡村一隅

小店區劉家堡村一隅

吉縣太度村風景如畫

吉縣太度村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