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企业的血脉,企业是金融的依托。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工作,破解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是摆在我省各金融机构和广大民营企业面前的新课题。省工商联主动作为,牵线搭桥,加强银企合作,进而稳定企业发展、保障就业,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成为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工作任务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实化金融服务措施 为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筑牢金融后盾
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科技型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融资贷款申请出现困难,发展受到制约。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了解情况后,派专人前来对接,制定专业化的信贷融资方案,提供了2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政府的帮助,银行的支持,拉动了企业恢复性增长,让我们有了继续做大做强的底气和信心。”该公司董事长王宪朝说,企业准备在下半年面向社会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
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长期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让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链问题,其中最为脆弱的还是联系着千家万户的中小微企业。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疫情面前,我省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不断优化和创新金融产品,主动服务对接企业,为困难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输血”减负,对冲疫情影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的出台和落地,有力支持了我省民营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脱困发展。
“为了确保融资利率低、贷款发放快,晋商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确保2个工作日内完成授信申报、审批、贷款发放工作。”晋商银行董事长王俊飚告诉记者,银行为支持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达到5.9亿元,客户所属行业包括医药销售、卫生用品批发、文化旅游投资等,利率最低至4.15%。确保金融“活水”不断、服务“不打烊”,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出台小微企业十条专项优惠措施,对资金困难的企业实施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出线上纯信用授信产品,通过税务大数据筛选了2033户小微企业,逐户进行资金需求摸排,目前首笔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授信已经落地。
据了解,截至5月末,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3%。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贷款余额2.3万亿元,涉及51万余户企业,今年以来新获得贷款的有18万户,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4.4亿元。金融机构累计为2.2万户企业143.4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为超过1万户企业返还利息13.6亿元。“在各金融机构的不懈努力下,扩大信贷投放、保市场主体、服务稳企稳岗等工作进展顺利,成效超出预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筑牢了金融后盾。”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长高波表示。
精准落实金融政策 助力关键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山西发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是山西面临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疏通金融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我省金融机构破障碍、去烦苛,着力将“融资的高山”变为“服务的坦途”,为民营企业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提供着有力的金融保障和支持。
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开发银行设立2500亿元制造业专项贷款,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5G与光通信等8大领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随即与省工信厅建立联合工作机制,面向全省联合筛选优质制造企业予以支持。“目前我们已启动太钢碳纤维、高端冷轧取向硅钢,华翔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型制造企业的融资工作,融资需求约6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纪检书记王柱说。
为了支持我省转型发展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晋商银行制定支持综改示范区建设、能源革命、国企改革、重大项目、基础产业、绿色金融和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实施方案,主动跟进省市重点项目主体及企业,全力保障项目落地。王俊飚表示,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晋商银行目前已对接客户255户、已审批授信7户、已上报贷审批6户。
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其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日益凸显。“希望政府引导性产业基金能适当向民营文旅项目倾斜,联合民营投资基金共同支持民营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引导基金能效、激活沉淀资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华岳集团董事长昝宝石希望能与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做大我省的文旅产业。
从对接“六新”产业、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到对接农业十大产业集群,我省各金融机构积极培育未来客户,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银企实现精准对接,精诚合作,各项金融政策纷纷落地生根,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正在茁壮成长。
积极增强自身“体质” 银企合作助力我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重要的因素。2019年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显示,有486家500强企业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比例达到97.2%。相比之下,我省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直接导致评估难、担保难、信用低。“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陷入困境,金融服务与企业的需求、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山西省河南商会会长刘红星分析说,从产生问题的原因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透明度低、财务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不健全、抵质押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
“企业和银行是共荣共生、互促互进,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不仅仅要懂得经营、善于管理,还要懂得金融、学会融资,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高波认为,银企实现高效合作,民营企业家需不断增强自身“体质”,在聚焦主业、规范经营、注重诚信的基础上,了解现行融资政策、信贷准入条件、信贷审批流程及信贷产品,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信贷审批标准,构建满足银行信贷条件的要素。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建议,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快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互信、互促、互赢是银企合作的基础,我们民营企业一定要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做到财务透明,让金融机构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资产和经营实际状况,争取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和认可,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包括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在内的多数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尚未完全脱困,仍需金融机构助力,该集团总裁李猛希望银行授信放贷政策更加灵活,切实为大型民营企业减息让利。
立足自身建设的同时,山西穗华物流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杰提到,银行适合民营企业贷款的产品单一,审批手续和流程公式化、格式化,无法完全适应不同类别、不同业态的民营公司。他希望银行积极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围绕供应链链主企业,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探索金融服务创新模式,让金融这条民营企业发展的命脉活起来、动起来,助力我省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杨文俊
山西路桥:党建引领 建好“四好农村路”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党委扎实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实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和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现代化企业集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万 山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山西省统计局向社会通报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