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晋飞:“青年猪倌”的“炫酷”人生

2020年07月21日16:21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高晋飞在猪舍里查看生猪的生长情况

今年31岁的高晋飞,出生在柳林县高家沟乡靠近黄河边,一个叫石家咀的小山村。

精干而自信,是高晋飞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相貌很难让人把他跟“猪倌”联系在一起。

高晋飞在弟兄四人中,排行老三,但说到出谋划策“勇闯天涯”,却是家里的“老大”。

“我就是个养猪的,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玄乎,都是逼出来的故事。”年轻但很有“城府”的高晋飞始终谦虚谨慎。“父母亲都是农民,家庭负担沉重,弟兄四人‘齐刷刷’长大,总得有人挑大梁,不趁早打拼,谁打光棍都说不准啊!”

其实早在2012年,“有头脑,但不爱读书”的高晋飞就“指导”父母拾掇起了养猪、养鸡的摊子。

“那时我们一家人忙里忙外像个陀螺,一边要劈山填沟整地,一边要建猪舍与鸡场,还要学习养殖防疫知识,还要对接市场找销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高晋飞的父亲在清洗猪舍时,被漏电击倒不幸去世。“事业刚起步,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当时真的感觉就像是天塌下来了。”

“快顶不住时,就躲到山旮旯里哭一场,哭完后,继续干活。”回忆起自己的遭遇,“天生不服输”的高晋飞感慨万千。他身后,大山坳里,枣林掩映中成排的千头新猪舍格外引人注目。建起这座养殖场,他和家人们用了8年。

“乱云飞渡仍从容”

巨大的打击与伤痛没有压垮高晋飞一家人。

就像“猪市”多次的跌宕起伏没有压垮他一样,过往痛苦的经历成了释放他心中火焰的燃料。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高晋飞说,别只看风光时,对于养猪人来说,“猪周期”就像魔咒一样可怕,行情大起大落是常态。“不要光看去年赚了大钱,仅仅2018年,我就赔了个‘底朝天’,100多万元就像打了水漂。”

“猪市跟楼市一样,有周期,基本三年一个周期。我这八九年,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一年亏、一年毛利 15%、一年毛利 35%。”高晋飞预测说,现在的价格,已经是 2017 年的三倍多。可以说:几十年来,中国的猪肉从来没有这么贵过。这种状态不知道还会维持多久。现在看,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

高晋飞说,他的母亲张兵兰,尤其值得尊敬。在整日操劳养猪、养鸡的同时,还精心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作为“妇女自强的模范”,她孝老敬老的故事在当地被广为传颂,去年又从市妇联捧回“最美家庭”荣誉。

“是母亲正确的教育引导,我们家的事业才越来越大。”高晋飞反复强调。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继注册成立柳林县农夫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这几年,高家四兄弟又先后成立了农夫源婚庆公司、农夫源牧业一站式购物中心、农夫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并联合全县50多家猪业养殖户组建起惠通养殖协会,建立了党支部,高晋飞被公推为党支部书记。

“富而思源不忘本”

如今,农夫源公司年存栏猪平均达到1500多头、生态散养蛋鸡800余只,在科技和机械化的支持下,高晋飞的养猪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谁困难了帮一把,是义不容辞的事。大家都是穷过来的,我以前也一样,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高晋飞说。

在乡里的协调与支持下,郝家庄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信用贷款300余万元,“集中打包”注入高晋飞的农夫源合作社,合作社还本付息,年底统一向“借售人”分红,帮助村民实现稳定脱贫。

67岁的李海玉就是受益人之一,“不用还一分利息,每年还可以分得630元的红利。”老李说,关键中的关键是,高晋飞给他提供技术指导,让他在自家院前养起了散养猪,经过几年努力,他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为了让贫困户尽快脱贫,高晋飞和兄长联合村两委采取“公司+贫困户”的兜底政策,与周边村民签订山地西红柿种植合同,以订单合同形式与农民约定品质、收购指导价,保证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去年梁地里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再加上农夫源公司高价回收,算下来净收入每亩比玉米多6000块钱。今年我仅西红柿就种了5亩。”说起去年的收获,村民刘贵生至今合不拢嘴。

像刘贵生一样,受益于农夫源公司“订单农业”,靠种植山地西红柿走上脱贫路的不胜枚举。

无奋斗,不青春;有努力,常峥嵘。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创业中,高晋飞无疑取得了成功。但经历的摸爬滚打、苦乐辛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其中勤奋勤劳始终是高晋飞坚守的创业底线,用他母亲的话说是“一家人总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还晚。”

“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多做善事实事,坚持办好养猪场,进一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永远是我的奋斗目标。”高晋飞坚定地表示。(郭炳中)

(责编:张婷婷、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