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了 业兴了 人富了

——“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报道组专访吕梁市市长王立伟

常慧忠 桑莉媛

2020年08月20日16:48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曾经,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如今,贫瘠的山坡地陆续退耕还林,八百里吕梁山满目苍翠。

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吕梁尝试了怎样的探索?老区有什么样的变化?8月中旬,“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山西报道组专访了吕梁市市长王立伟。

脱贫攻坚再写“新吕梁英雄传”

季夏时节,天蓝云阔。放眼望去,吕梁群山一片郁郁葱葱。攻坚5年,吕梁山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一代代人的绿色梦想也变成了现实。

“今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肯定了吕梁组建造林合作社、推进生态扶贫的做法。”王立伟感慨地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吕梁革命老区的惦念、牵挂和关怀,更是对我们工作的勉励、激励和鞭策。

王立伟说,吕梁山之所以贫困,其实就是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相互交织。因此,在脱贫攻坚这一个战场上,生态脱贫就成为了主要路径。其核心主要是成立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具体承载,吸纳60%以上的贫困社员参与造林护林,把造林绿化的过程变为群众脱贫增收的过程、变为村集体经济破零和发展壮大的过程。

今年,针对部分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利润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吕梁不断优化集成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严格规范管理、拓宽经营范围、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督查考核等4方面10条意见,进一步规范提升造林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吕梁市累计投入70多亿元,每年集中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推动生态环境实现“五增加、一减少”的可喜变化。

——绿化面积大幅增加。全市累计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退耕还林23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

——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近年来,全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去年达到33.2%,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全省第二;

——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通过合作社造林务工、森林管护、退耕还林补助等六种途径,累计有50多万人通过生态建设增收,11.5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

——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从2016年开始,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18毫米,均值高出多年平均值32.5%;

——生态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值大幅增加。红枣、核桃、沙棘等经济林总收入超过15亿元,林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培育了交口县食用菌、方山县中药材、石楼县养蜂业等林菌、林药、林蜂产业。

——泥沙量大幅减少。近三年平均泥沙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近4000万吨,减少量达70%。2017年《山西省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改善状况全国最快”“吕梁市生态质量改善全省最好”;2018年,吕梁生态脱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合作化造林模式全国推广;2019年,在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上,吕梁被评为“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近年来,吕梁市广大干部群众和2097支扶贫工作队、1833名第一书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担当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吕梁精神”,写就了新时代的吕梁“英雄传”。

三大精准扶贫品牌筑牢返贫防线

站在吕梁山麓,走近黄河岸边,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吕梁调研时称赞:光伏扶贫从这里起步,在全国推广。

除了生态扶贫,围绕吕梁护工、光伏扶贫和电商扶贫,专访中王立伟还分享了脱贫攻坚路上三个具有吕梁特色的精准扶贫品牌。

“光伏扶贫,就是把天上的太阳和吕梁的大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光伏收入,把光的资源和土地广阔的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扶贫的模式。”王立伟自豪地说。

近年来,吕梁市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461座,总规模57万千瓦,占全省规模的1/4,惠及贫困村1129个,惠及贫困户6.4万户,打造出了一座座可持续发展的“阳光银行”。在全国光伏扶贫工作视频会上,吕梁创造的光伏扶贫“四有四无四通四保”经验受到表扬和肯定。

吕梁有31万贫困劳动力,由于缺乏技能,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障,群众打工月收入1500元到2000元,2015年以来,吕梁市抓住省委省政府给吕梁山片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的护工培训就业增收工程,大力开展“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贫困人口每人补助3000元,集中免费培训30天,几年来累计培训29期5.2万人,实现就业2.7万,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就业地辐射8省20多个城市。

同时,吕梁市与北京、河北、陕西等全国各地150余家家政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组建起驻北京、天津、青岛等地6个服务部和17个服务站,着力为“吕梁山护工”和广大雇主提供至诚至信的服务。“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先后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和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吕梁市把电商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各类电商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领域。

今年,吕梁市举办“第五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20年吕梁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节”,布置了13个县市区网络直播厅、非洲国际贸易直播厅、吕梁消费扶贫厅,线上销售农特产品2000余万元、订单销售1300余万元。

同时,吕梁市启动“千万消费券·欢乐购吕梁”促消费活动,财政投放2000万元消费券、银行和企业让利2000万元,助力农产品销售。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市1096个村建立电商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

各县市区结合资源禀赋,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名优特产品展销推介会,“吕梁红枣”“吕梁核桃”“吕梁沙棘”“吕梁杂粮”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叫响。

助力乡村振兴迈向小康新征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

围绕吕梁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王立伟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两基”提升三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阐释。

产业扶贫方面。按照“一县一业一联盟、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全市形成红枣163万亩、核桃300万亩、小杂粮200万亩、食用菌7000万棒、畜禽养殖1亿只、中药材33万亩,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带贫益贫模式,贫困村基本实现“五有”全覆盖,产业发展带动近60万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与国家农发行合作创立的风险补偿产业扶贫贷款“吕梁模式”全国推广,交口“一保通”模式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吕梁市共发放风险补偿产业扶贫贷款12.5亿元,涉及103户企业,带动近4.3万贫困人口增收;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43.89亿元,惠及5.86万贫困户。持续加大产业技术培训力度,三年培训5万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专业技能型农民和非农专业技能型农民,为脱贫攻坚及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持续聚焦“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统筹推进“六环联动”,利用新村旧村两种资源,开辟产业就业增收渠道。全市确定易地搬迁11.26万人,87个安置点,涉及791个贫困自然村。

目前,吕梁市87个安置点全部竣工,搬迁对象全部实现了“搬得出”,安置点配套55个扶贫车间,配套34个产业园区,587个迁出村已成立合作社或农业托管组织,三个全覆盖完成率100%;完成拆除自然村791个,完成率100%,土地复垦复绿2.96万户;8个贫困县土地增减挂钩进入平台交易1.58万亩,交易完成7114亩,收益11.6亿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457个,已全部完工。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52万公里;累计改造14661户危房;新建、改造86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31个自然村、49.84万人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所有行政村实现网络宽带全覆盖。全市3360个村卫生室在全面达标验收基础上实施巩固提升,311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季活动,广大农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群众精神面貌明显提高。

“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吕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要发扬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王立伟坚定地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吕梁人民将牢记嘱托,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蹚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转型发展新路。

(责编:赵芳、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