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讀歷史”怎麼游?如何讀?

李夢文  桑莉媛

2020年08月12日08:05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8月11日,“游山西·讀歷史”活動在山西大同啟動,文明源遠、厚重滄桑的三晉大地,再一次迎來世人關注的目光:是怎樣的底氣和魄力,讓山西可以允諾一場詩與遠方的完美邂逅?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文、磅礡大氣的山川生態,這是山西的底氣﹔

打造10條主題旅游線路、建設20處國寶級文物活化利用試點,培育30個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基地,改造提升60個歷史文化景區,這是山西的魄力﹔

到2023年,把“游山西就是讀歷史”培育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品牌,構建完整的文化文物資源活化利用體系,有力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是山西的宏偉願景。

壺口瀑布

“游山西·讀歷史”,山西之壯美,處處皆可游。

滄海桑田般的構造變遷,造就了山西獨特的地質遺跡奇觀,奔騰不息的黃河、雄渾壯觀的長城、巍峨秀麗的太行,亙古至今,輝煌燦爛。駐足鄉野,一幅幅鄉村美麗畫卷映入眼帘,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正如山西省文旅廳廳長王愛琴所說,“山西處處皆是景,處處皆可游。”

“游山西·讀歷史”活動,山西集中推出了黃河黃土文化游、長城抗戰文化游、太行清涼避暑游、上黨沁河古村游等10條主題旅游線路,涉及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太行大峽谷等景區景點51個。同時,山西還選擇五台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晉祠、雁門關等15個旅游場所率先啟動,打造樣板,引領示范﹔選擇張壁古堡等60個具備一定條件但缺乏內容提煉挖掘的4A級景區,進行改造提升。

事實上,為解決“怎麼游”“游什麼”的問題,山西在之前已經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如智慧旅游雲平台的試運行,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需求,確保達到“安、順、誠、特、需、愉”旅行體驗。

還比如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啟動建設3條全國一流的旅游公路示范工程,評選出一批“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推進“快慢游深體驗”的文旅格局。

平遙古城鳥瞰

在為游客開啟優化體驗的同時,一條豐富靈魂的時光脈道也悄然打開,“游山西·讀歷史”,山西之深蘊,無所不能讀。

歷史文化與旅游總是相生相伴,相輔相依,共生共存,互為映照。五千年的文明滋養,為山西遺存下數不盡的歷史傳說、文物古跡,“游山西·讀歷史”,就是要行走山西,直接與5000年的歷史對話,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讓大眾明白“讀什麼”“怎麼讀”。

山西選擇雲岡石窟、佛光寺、應縣木塔等20處國寶級文物單位開展試點,加強文化價值挖掘闡釋,科學策劃展示內容,形成特色旅游產品。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文物活化利用,讓眾多游客讀懂文物,找到由衷的文化自信。

設計研發歷史文化主題的世界遺產游、史前考古游、邊塞文化游、尋根覓祖游、紅色文化游等“游山西讀歷史”產品包、景點群、線路套餐,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4000多年前,堯帝在山西臨汾開挖中國第一口水井,有井有水才有生活,於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叫市井,離開故土就叫“背井離鄉”。在山西,這樣具有歷史文化資源的區域還有很多,不糾結於展示文物、建筑和山水,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喚醒當代中國人內心最深處的情感認同。

洪洞大槐樹景區

無論一段歷史多麼厚重,他不能感動人,他不能進入人,那麼他就不是旅游。因此,要用心的去讀懂這段歷史,讓他進入到心裡面去,讓旅游成為旅游。

“游山西·讀歷史”,一個5000年的時間軸,串起了整個山西所有的文化旅游資源,將帶你走進山西、讀懂歷史、感受文明,發現更有意義的精彩人生。

(責編:李夢文、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