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嚴村:巧打種植“時間差” 菜農賺起“錯季錢”

2020年08月24日11:03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立秋剛過,正是北方收獲的農忙時節,來到離石信義鎮嚴村王海榮的大棚裡時,卻空蕩蕩一片,三座大棚中有兩座什麼都沒有種,隻有一座裡面種著些黃瓜。菜農王海榮卻一點兒也不著急:“那兩個大棚原來是種的草莓和甜瓜,現在已經收完了,讓土地休整兩個月后再種。”

原來,王海榮是利用蔬菜上市時間的缺口,巧打種植時間差,在價格上漲后才進行售賣。

每年的9月份,北方的農民就會陸續開始種植草莓,到十月底草莓上市后,草莓價格慢慢走低,持續兩個多月。而王海榮利用大棚技術,在每年12月份種下草莓,等到過年前后,草莓價格上漲后,他的草莓正好成熟。“10月份草莓大規模上市后,價格比較穩定很難賣出好價錢,但錯過這個高峰,等到過年時節,市場上草莓稀缺,價格再次上漲,還供不應求,就可以賣個好價錢,打個時間差,鑽個市場空檔,賺得也就更多了。”王海榮高興地說著。

王海榮正在自家大棚採摘 

草莓不僅吃起來口感細膩,而且營養價值也高。通過外出考察,王海榮還發現種植甜瓜、西瓜、西紅柿的效益挺不錯。如今他休整的那兩個大棚,早些時候就是種的甜瓜和西紅柿。“大棚甜瓜不僅好管理,而且好運輸,利用好市場供求差價,能賣到二、三十塊錢一斤。西紅柿上市的時候,也正好是市場空白期,市場價格也能有保証。”他很有把握地說。

王海榮的三座大棚位於旅游公路米五線的兩側,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旁邊還有東川河經過,水源充足,非常適合種植蔬菜。早在2010年,王海榮就帶頭開始了大棚種植,並採用溫室育苗大棚生產一年栽種兩茬的種植模式,全年收入能夠達到15萬元。村民們看到王海榮依靠種植大棚蔬菜致富后,都紛紛學習效仿種植大棚蔬菜,他毫不保留地將所有技術全部傳授給了村民。漸漸地,種植大棚蔬菜生產已成為嚴村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

在王海榮的帶領下,嚴村菜農們紛紛學會了利用蔬菜上市時間的空缺,充分發揮大棚種植的優勢,巧打種植時間差,蔬菜畝產收入能比普通菜農高出一倍以上。

如今,嚴村已建成大棚80多座,覆蓋全村三十多戶人家,村民們基本學會利用大棚種植草莓、黃瓜、西紅柿、西葫蘆、西瓜、甜瓜等常見蔬菜,早春過年時節收一季,盛夏暑假時節再收一季,“別無我有,別有我優”式耕種經營模式讓嚴村的農民近年來賺得是盆滿缽滿,嚴村也成了信義鎮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張雲飛 攝影:吳旭軍)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