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 大同吹响防汛减灾“集结号”

2020年07月02日17:15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今年汛期,我们已排查确认地质灾害隐患点632处。各县(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测试已完成,同时建立了微信联防群、云MAS信息平台、适时秒发预警提醒信息,为积极预防、有效应对山洪灾害提供决策依据。”6月30日,大同市地质勘查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道。

大同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夏季,雨水增多,6月至9月汛期极端天气条件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黄土质高陡边坡地质灾害。大同市采取积极措施,强力推进防汛备汛工作。结合全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及特点,划分5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大同煤田崩塌、地面塌陷区;平城区地裂缝区;阳高县西北崩塌、泥石流区;云州区南至浑源县泥石流、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区;灵丘县中南部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从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防汛备汛检查及隐患问题整改、山洪灾害防御、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旱灾防御、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安全度汛。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和工程特性,积极完善工程施工度汛方案,明确度汛标准、防御重点和应急抢险措施,严禁在水库下游排洪区、山洪泥石流易发区、滑坡体等高风险区域设置施工驻地,施工现场及生活营地有可能遭受山洪、滑坡、泥石流威胁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排查、严密防范。

进一步加强洪灾防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严格落实全市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重点水库和河道(段)责任人、防汛重点区域责任人,并进行公示,对市直水库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全部进行了维修养护和调试运行。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会同气象、水利、地震、交通、应急等部门,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对高陡边坡隐患点进行了分类处置;加大防治经费投入,实行地质灾害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

(马静波、李常慧)

(责编:赵芳、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