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文保 李联军摄
山西的文物资源禀赋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如何用好用足自身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重塑山西历史文化旅游的比较优势和独特地位,是山西必须做好的答卷。
“由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支持山西建设文物活化利用先行先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山西率先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保提出如上建议。
王文保对我国文物活化利用现状进行了认真剖析,梳理出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现有法规对于文物利用的底线划分不清晰,导致相关市场主体和创作主体因此易对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产生避险情绪,为追求“适当”而自我设限不敢创新。利用底线不清晰,也使得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监管滥权和文物滥用的风险同时存在。
其次是文物数字化信息鸿沟问题亟须破解。信息鸿沟使社会创作者不能充分吸纳有效信息将文化遗产元素融入文创作品,不利于增加文化遗产活化产品供给;也使大众不能广泛接触经典的文化遗产,不利于培养文化消费热情。
第三是文物活化利用效率偏低,多数文化文物机构的文创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馆藏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效率较低。
第四是活化利用的业态创新不足,文化遗产与旅游、设计等行业融合不充分,存在创新短板。
“我认为,制定《意见》,重点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王文保表示,一是要对文物进行分类活化利用,明确相应底线;二是要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三是要加快国有文化文物单位改革;四是要提升文物活化利用的国际化程度。
对文物进行分类活化利用,明确相应底线。在《意见》中根据文物不同的类别和等级,明确相应的活化利用底线,研究制定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优化法治监管和产业运营环境,确保各类主体可消除顾虑,依法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
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全省域统一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打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隔,突破地域和行业界限,提高数据查询的便利程度。填补社会民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信息鸿沟。同时,增加文化遗产宣传的政府采购,鼓励文化文物机构宣传外包,交由市场主体创新文化遗产宣传普及手段、内容和渠道,提升宣传实效。
加快国有文化文物单位改革。完善国有文化文物单位考核评价机制,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成效引入考核范围,进一步推进完善相关工作,健全人才考核、激励、引进机制,探索完善落实能激发文化文物活化利用的资源配置、利润分配、薪酬等相关机制。
提升文物活化利用的国际化程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国际产业要素市场配置优质要素资源,鼓励各类研究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国际市场研究,推动优秀文博创意产品走出去。依托“一带一路”拓宽文化遗产对外展示传播渠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外交、文化和海外机构的联动。充分发挥外交部门、驻外文化机构的作用,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际展览展示交易、文物进出境展览交流等平台,展示宣传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吸纳海内外优秀文创实体为山西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全球推广提供服务,在全球调动最广泛的力量推动山西文化遗产创新转化。
“支持山西建设文物活化利用先行先试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有利于丰富改革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真正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蹚出一条新路子。”王文保说。
山西路桥:党建引领 建好“四好农村路”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党委扎实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实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和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现代化企业集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万 山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山西省统计局向社会通报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