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 李联军摄
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表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马瑞燕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生产中。马瑞燕表示,农业装备技术的投入,不仅有助于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而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农机科技创新角度看,能力还不足。”在马瑞燕看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地势复杂,种植模式多样,农机适应性差;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初级化;农机装备与农业发展不协调,闲置现象较多;农机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
因此,马瑞燕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农业机械化提升为国家级协同攻克的战略目标,由国家进行科技创新力与资源集聚,多学科、多领域一起发力,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
如何协同攻克?马瑞燕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加强科技创新,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智能化、大数据、自动化、装备制造业、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共同制造。
“和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最大的特点是物产丰富、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长季节要求都不同。所以,农业机械化的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动态评估,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覆盖关联产业的协同创新机制。”马瑞燕补充,要加强农机装备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作用,攻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电子信息等“卡脖子”问题,鼓励大型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此外,结合我国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优势,将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建立适合培训我国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长效教育机制。”常年奋战在教育一线的马瑞燕,熟谙复合型农业机械化人才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高效发展,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农业成为人人向往的行业,使农民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马瑞燕满怀信心。在她看来,将来从事农业的是产业工人,享受田间劳动乐趣,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写照。
山西路桥:党建引领 建好“四好农村路”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党委扎实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实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和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现代化企业集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万 山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山西省统计局向社会通报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