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蓉(图片由本人提供)
“我来自基层,所以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部分更为关注。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这是一个很大的红利。”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兼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建设的建议”。
我国空巢老人、高龄、失能老人比例高,“未富先老”特征明显。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指引了新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中均要求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支撑健康养老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杨蓉认为,只有充分站在为民角度,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百姓,才能更快推进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快速有效发展。
为此,杨蓉建议,建立健康养老数据融合、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采用新模式促进新发展。
具体来看,在省级层面,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推动健康养老数据率先实现顶层汇聚,既便于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利用大数据追踪、统计用药情况,可进一步分析药品的药效,促进医药研发效率的提高。同时,养老机构也能了解、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做出针对性的养护计划,让老年人能获得更好的日常照护,提高健康指数,高效实现对健康养老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进一步推动康养服务的落地。
其次,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终端、以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保障,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科技服务。通过为每个老年人佩戴智能穿戴设备、安装居家健康及安全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护、历史活动轨迹查询、健康档案管理、SOS紧急求救、越界报警等应用,确保老人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形成老年人全面、动态、综合的健康及活动档案,为其提供更好的居家照护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一个供需对接平台。
“市场参与也很重要,对成熟运行的养老服务技术平台进行筛选,对于在市场上应用并认可的好的产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速其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推广。”杨蓉表示,采用社会公益性与有偿服务性的有机融合,形成更符合产业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才能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感、更具幸福感!
山西路桥:党建引领 建好“四好农村路”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党委扎实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实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和党建引领发展水平,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施工现代化企业集团”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万 山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山西省统计局向社会通报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减少2.23%,年平均减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总量减少,主要受人口流动变化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