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縣:綠波涌動入畫來

2020年07月08日08:33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七月的盛夏,透藍的天空,一群孩子正在河曲縣白朴公園的游樂場裡玩耍,他們的喧鬧聲像朝陽般染紅了人們臉上的笑意。被綠草掩映的石階上、蜿蜒平整的林間小道上、精致美麗的小亭裡、巍峨挺立的文筆塔下,隨處可見人們悠閑漫步的身影。登高遠望,長城大街和黃河大街如兩條玉帶,擁綠挾翠地向遠處筆直地延伸過去。在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的嘹亮號角中,這座古老的小邊城,正乘著新時代的東風,煥發出美麗的新顏。

2016年以來,河曲縣以創建省級園林縣城為契機,積極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園林綠化之路,形成了依山傍水、綠波涌動、色彩豐富、層次鮮明的城市園林景觀,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園林綠化的整體水平。

截止目前,該縣城市綠化系統已形成“一帶”“三心”“四軸”、綠圈環城的合理格局。俯瞰河曲,8.6公裡長的旅游路線如一條翠玉做成的腰帶,將大半個縣城環抱其中,濕地公園、臨隩公園、西口古渡、鳴三省小廣場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被這條腰帶一一串連了起來。

因地制宜,“一帶”景觀提升城市氣質

“黃河在這裡拐了一個彎。”這就是河曲得名的緣由。河曲縣城區位獨特,一面靠山,三面環水,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城市因水而活,因水而特。眼下,黃河已成為河曲縣最亮眼、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在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的時候,設計者充分借助河曲的地理優勢,突出“一帶”景觀綠化,彰顯河曲濱水特色。在創建過程中,以三面環城的黃河為背景,通過濱河景觀綠化帶一期、二期工程建設,將“鳴三省”“西口古渡”“護城樓”“隩曦樓”“白龍廟”等沿黃景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建成一個以觀光觀景為主,兼有休閑、散步、晨練、騎行和交通功能的帶狀式濱河公園,極大地彰顯了河曲濱水特色,展現了黃河文化風貌。

這條帶狀景觀,從根本上改變了城市環境,完善了城市功能,開拓了河曲的旅游新格局,實現了城市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景觀建設和旅游發展的多贏。

綠圈環城,“三心四軸”打造綠地廊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的河曲縣城,既有“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的美麗,也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雅。目前,縣城東山與元頭灣防護林帶已全部按規劃建設完成,新增防護林綠地38.39公頃,總面積達到130.3公頃,縣城防護綠地實施率達到97.16%。縣城周圍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防護林體系,組成抵御風沙侵襲的環城綠化帶,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淨化城市空氣,抵御自然災害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為了滿足群眾“看到綠、聞到香、享到蔭”的目標,創園過程中重點突出縣城三個重要公園綠地建設,以改善縣城人居環境。目前,規劃中的“三心”已完成“二心”建設,一是新建了臨隩公園,總佔地面積12.89公頃,綠化面積9.24公頃,喬、灌、草、花立體配置,層次分明﹔園內“隩曦樓”高36.2米,濱臨黃河,是絕佳的觀河平台。二是擴建了白朴公園,通過對原採砂場、混凝土攪拌站、臨時儲煤場、舊磚窯、臨時垃圾點進行拆除清理,依山就勢全面綠化美化,新增綠地面積14.5公頃。現在,園內景觀和諧自然,已成為河曲縣集文化、休閑、健身、游樂為一體的綜合公園。

近年來,河曲縣極力突出“四軸”街道綠化,打造縣城綠地廊道。對長城大街等四條主要街道,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原則,實施高標准街道綠化。同時,對舊城區所有街道進行植綠補綠,全面消除綠化缺株斷壟、黃土裸露現象,打造網格化綠地。現在,已建成區17條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達標率分別達到97.68%、80.19%,林蔭路推廣率達到73.94%。開元路、長城大街、臨隩大道先后被命名為“山西省園林道路”,成為綠色密布的城市生態走廊。

讓地於民,街頭游園扮靚人居環境

“過去隻有禮拜天的時候才能帶孩子去公園玩一玩,活動一次都要跑很遠的路。現在家門口就建了小游園,走路三五分鐘就到,孩子每天散了學都要過來玩一會兒。”家住河偏路的高女士手指著搖椅上歡笑的孩子,高興地說。

從2016年打響創建國家園林縣城戰役開始,河曲縣委縣政府兼顧全局,大小齊抓,極力為市民創建舒適、優雅、健康的人居環境。充分利用城區邊角空間,已新建、改建街頭小游園5處,增加公園綠地面積6.38萬平方米,還增設了坐椅、秋千吊椅、蹬力器、漫步機、跑步機、推手器、蹺蹺板等公用設施,為市民打造了一個個邁出家門便輕鬆可達的鍛煉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場所。

“我們是根據實地情況,在不影響周邊正常建筑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進行美化綠化,努力把小游園工程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民生工程。”河曲縣“創園”總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小游園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廣場、林蔭小道、健身器材等應有盡有。

不僅如此,縣委縣政府還下大力氣開展單位庭院綠化達標和創建園林式單位及居住區活動,通過實施“拆危建綠”“拆牆透綠”“破硬還綠”“缺株補綠”“立體造綠”,大力提升單位、小區園林綠化水平。

三年來,省、市、縣共命名園林式單位、居住小區31個,園林式居住區(單位)年提升率達到12.3%,極大地提升了河曲市民的幸福指數。

節能減排,綠色理念助推生態文明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獲得“國家園林縣城”的榮譽稱號不是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而是要通過創建把河曲縣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保護得更好,要提倡市民們愛護好我們的家園,轉變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河曲縣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沿著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綠色發展路徑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多方投資12.56億元,全力加快城區道路修建、供排水、集中供熱、供氣、保障住房等市政設施建設工程,縣城載體功能明顯增強。

同時,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優化發展環境,著力加大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強化城區生態環境質量管理,狠抓工業污染、城區煙塵、揚塵的專項防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好轉。2016、2017、2018年三個年度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分別為339天、348天、307天,符合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2天的國家標准。還對黃河沿岸76公裡范圍內污染企業的監管與治理進行了強化,全面實施工業廢水“零”排放工程,對資源整合后保留的9座煤礦開展了綠色礦山創建活動。為了實現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加大投資力度,完成了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工程及管網配套建設,建成了總庫容90萬立方米的垃圾處理中心,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水和縣城生活垃圾的消納問題。並積極推廣建筑節能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推進節能牆改和住宅供熱計量收費工作,節能建筑比率達到50.18%,近兩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所佔比例為98.52%,住宅供熱計量收費比例達31.37%。

碧空如洗鏡始開,綠波涌動入畫來。河曲縣正在持續鞏固城市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增加城區綠化建設投入,擴大城市綠量,優化綠地布局,推動公園游園、綠廊綠道建設,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城市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王敏)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