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家已經脫了貧,但我還想著帶領更多的鄉親一起奔小康呢!”
——石樓縣羅村鎮泊河村貧困戶任志平
窮則思變。前幾年,我家境貧寒,一家4口人靠著幾畝地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4年4月,我無奈地向村委會遞交了貧困戶申請書,經評議,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戴上貧困戶的“帽子”,但我並不覺得“光榮”,心裡很不是滋味,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能靠吃政府補貼過日子,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
2014年秋天,我在回家途中看到同村的寧瑞軍正在給羊喂草,打聽了一下行情后,萌生了靠養羊脫貧致富的想法。回到家中,就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妻子,但並未得到支持。“缺技術、缺資金、缺銷路。”妻子的話給我潑了一盆涼水。看著辛苦一年勞作收獲的土豆、玉米賣不了多少錢,心有不甘,靠種糧食脫貧太不現實了。我開始盤算著養羊的成本和收益,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養羊夢”變成現實。
之后,我隔三差五就到寧瑞軍家,向他“取經”,慢慢地掌握了選種、養殖、銷售等知識。學成后,我湊錢向寧瑞軍購買了十幾隻羊,並在寧瑞軍指導下,將這些羊養得膘肥體壯。隨后和妻子商議,賣掉了幾隻羊,然后用第一筆收入又購買了十來隻羊。看似一切很順利,然而,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隨著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我的養殖之路遇到了瓶頸,羊的料草問題和生存空間成為了養殖的頭等大事,按照國家政策隻能進行圈養,我再一次奔波在了尋求解決方法的道路上。
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我最后決定新建羊舍,購買飼料加工設備,通過成立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改變傳統散養方法。考慮到資金問題,我找到了團中央駐泊河村第一書記連李生,一番暢談之后,連書記了解到了我的困難,多番協調后,羅村鎮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為我帶來了5萬元授信貸款,這筆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我用這筆貸款成立了偉勝養羊專業合作社,並吸收了10戶貧困戶入股,帶動貧困戶增收2000元。到2019年底,不僅還清了貸款,合作社資產擴大到11萬元,年利潤達到了6萬元。
日積月累,產業壯大,如今,我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脫貧標准,主動申請脫了貧。
截至目前,我共有羊舍2處,養殖絨山羊60隻,湖羊30隻,年收入3萬余元。在我資金緊缺的時候,是國家的好政策,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很快摘掉了窮帽子。
如今,自己一家脫貧了,我更要想辦法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鼓勵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增加收入。乘著國家精准扶貧的東風,帶領著鄉親們朝著幸福的未來邁進。
(講述人:石樓縣羅村鎮泊河村貧困戶任志平 記錄人:解天瑞 李偉)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