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家門口就能把病看

2020年07月27日07:28  來源:山西日報
 

夏天,晉城的天氣像愛變臉的孩子,一時晴空萬裡,碧空如洗,一時又天低雲暗,瓢潑大雨傾瀉而來……

前夜的大雨洗刷著大地,直至清晨仍偶有微風細雨悄悄吹拂著路面,兩旁的綠色也稍稍低垂。7月17日一早,看著雨漸漸小了,家住澤州縣巴公鎮的老秦也沒打傘,裹了裹外套,背上隨身的背包,冒雨搭早班車進了城。

當天是老秦去澤州縣人民醫院復查的日子。提起復查,這事兒還得從老秦去年住院說起。78歲的老秦去年在家干活時胸部突發悶痛,在家人的陪伴下,老秦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

“那會兒只是覺著渾身冒汗,胸疼難忍。哪想到有那麼嚴重。”操著一口濃厚的鄉音,回憶著當時的情形,老秦稍稍皺眉。

“血壓150/98mmHg,心率58次/分鐘,呼吸23次/分鐘,體溫36.2攝氏度,血氧飽和度92%……”這是當時急診科裡留下的老秦的記錄,心血管內科醫生閆鵬多次負責老秦的復查,十分了解老秦的病情,他告訴記者,這些數值和當時心電圖顯示,老秦是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稍微耽誤就有生命危險。

“換作前些年,像老秦這樣的情況在我們這裡是處理不了的,必須送往上級醫院進行救治,而這樣往往會錯過搶救的最佳時間。”閆鵬說,縣級醫院的醫療水平有限,但為了給患者創造方便、快捷的診療服務,2017年,他們開展了血管造影和支架植入、放療病人調強治療等技術,同時,還積極開展分級診療,與鄉村衛生服務機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業務聯動,與三級醫院的聯合體、專科聯盟、遠程會診等進行全方位協作,逐步實現小病在鄉村,大病進縣城,首診到鄉村就醫的格局。

“那天及時給老秦進行了支架植入,心電圖便有好轉跡象。”閆鵬說,經過1周的鞏固治療后,老秦便康復出院,此后的每次復查相關化驗指標都很正常。“以后呀,可要好好休息,不要太疲勞。”閆鵬叮囑道。

“在家門口把病看好,真好!”離開醫院時,天空已經放晴,幾抹柔和的陽光洒下來,把天空照得更加透亮,老秦邁著輕鬆的步子,不禁感慨道,和老秦有一樣感慨的還有住院中的高桂花。

“過去住的大都是八人間,人來人往的,護士忙個不停,也還是顧不上所有的病人……”給老伴拾掇干淨后,71歲的高桂花老人喜歡和年輕護士們聊聊以前的日子。

高桂花是澤州縣人民醫院的熟面孔,因為老伴患有腦梗塞,12年來,每年都要陪老伴住兩次院進行治療和恢復。

“現在的條件真是好,住院程序方便了,環境也大變樣。”干淨整潔的病房裡,獨立衛生間、空調一應俱全,看著一旁的老伴緩緩入睡,高桂花聲音稍微壓低,“過去辦個住院手續得在收費室和醫保科兩個地方來回跑,不跑上三四趟都住不了院。”從起初高桂花自己辦手續,到后來子女幫著跑腿,繁瑣的程序讓一家子都頭疼不已。

“現在可不一樣了,兩個科室合並到一起了,一站式就能辦成,像我們年紀大了腿腳不好,護士們還會到病房給我們辦理相關手續,方便極了。”看老伴睡得有些迷糊,高桂花拍拍老伴的手,眼睛裡充滿笑意,“迷迷糊糊總是睡,快醒醒聽我們聊天。”

“以前每次住院要自己墊付費用,再去找醫保部門報銷。”年年住院,高桂花對政策的變化很清楚,“現在好了,聽說今年已經是出院一站式結算了,報銷比例也高了,住一次院國家給補貼的多,我們花的少,也不給孩子們添負擔。”

“政策變化大,醫院服務變化更大。”講起這十來年的變化,高桂花滔滔不絕。

“現在我們住的這個叫老年病科,專門為老年人增設的醫療科室,它可以兼顧多種疾病,可以綜合治療,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這不,我倆這次住院,正好能住在一起,也方便我照顧他。”和老伴手上都系著住院的腕帶,高桂花更像是醫院的代言人,和護士們親如一家人。

談笑間,隔壁病房病人劉妞梅也過來搭話,今年57歲的她是村子裡的低保戶,剛辦好出院的她樂呵呵地說:“我都沒想到,住了9天院花費四千多元錢,我隻需要負擔411元。”

“為了讓老百姓能夠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醫院還經常組織我們醫療下鄉和走進社區,給群眾免費義診,讓更多的人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工作近18年的護士長王妮也在一旁補充著。

“可不是,現在醫院還和我們鄉鎮對接了家庭醫生,定期都會給我們做檢查,真不賴。”病房裡,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聊著,聊的是對醫院變化的贊嘆、對健康身體的期許,時不時傳來溫馨的笑聲。病房盡頭醫院專設的配餐間裡,病人家屬們精心熬制的粥香緩緩飄散,溫暖人心。

編 后

一直以來,破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群眾看病就醫難等問題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近年來,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級醫院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全面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初步緩解。

如何更好地實現居民“家門口看病”?澤州縣人民醫院拿出了自己的一套辦法:提升醫療水平,開展分級診療,優化配置衛生資源,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切實讓優質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激活一池春水,百姓受益良多。

在醫改的道路上,像澤州一樣,我省各地把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作為出發點,破解醫改中的難題,不斷優化資源結構布局、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真正讓醫療改革紅利落實到“最后一公裡”,實現“看病不再難和貴”,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鄭璐)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