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风采】系列报道③

邢利民:深耕45年  知农爱农为农“代言”

赵芳

2021年02月28日22:05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春节刚过,农事渐忙。中央一号文件刚发布,全国人大代表、贾家庄村党委名誉书记邢利民就认真研究起来:

“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部分,文件将‘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放在首位,耕地是命根子,我建议要充分利用耕地,避免闲置化、‘非粮化’。18亿亩耕地、14亿人口,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

“乡村建设方面,我建议项目引领、规划先行,规划编制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展开,注重实用性、实操性。错了再来,那可是难度大了。”今年71岁的邢利民,精神矍铄,操着一口地道方言。

工作中的邢利民(左二)

贾家庄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靠艰苦奋斗,在盐碱地上改变穷貌;进入八九十年代,这里发展起水泥厂、焦化厂等20多家村办工业企业,集体经济快速壮大;而今,文旅产业兴旺发展,正向着富裕文明宜居的小康村阔步前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贾家庄既没有什么让人眼热的自然禀赋,也没有什么上千年的历史文物,凭啥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

“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1976年,邢利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后,将自己开办的企业无偿捐给集体经营。带领着村里人由“干部带头富”向“群众共同富”转变,以“滚雪球”的办法促进了贾家庄集体经济滚动式发展,成为拥有恒鼎建材、盛世酒业、绿色农业、腾飞旅游四大支柱产业的“全国特色小镇”。

“大河有了水,小河才能满。”回顾40多年的工作实践,邢利民很是感慨,“大家都穷苦,自己一个人盖起来大楼,脸上也不光彩,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

工作中的邢利民(左二)

要文明婚丧嫁娶,摒弃大操大办之风;要整合文化资源,以制度保障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地;要从产业着手,解决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邢利民,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个农民,履职4年来的建议和意见都是围绕农村工作展开的。

“人大代表人民选,要为人民负责。”2020年5月,全国两会闭幕后,从北京回到贾家庄的邢利民,第一时间向全村党员干部传达了两会精神;8月,国家发改委多次致电邢利民商讨议案、询问建议……邢利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说:“人大代表要上接国家战略,下达群众意愿。怎么较真都不过分。”

行稳方能致远。邢利民说,自己文化不高,代表履职靠的就是在农村一线干得多、耕得深, 来自农村必须代表农民的声音。(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责编:赵芳、张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