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大山里走出了“小巨人”

2021年04月21日08:17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从生产初级氧化镁产品的小工厂,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十年如一日科研攻关“卡脖子”技术,到一举打破国外的长期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从最初产值500余万元,到2020年的1.3亿元。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圣科技”),通过自主创新,凭借核心技术与全球最高端产品一决高下。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这家民营企业,银圣科技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创新引领、精耕细作的结果。”作为企业掌舵人,银圣科技董事长白世海介绍,只要全力做好、做到极致,小企业也蕴藏着“巨人基因”。

和顺县白云岩资源丰富,是生产工业氧化镁的天然原料。改革开放以来,和顺县各类氧化镁厂风生水起。1997年,辞职下海经商的白世海创办了银圣科技的前身,企业成立之初,以生产销售工业氧化镁、药用氧化镁等初级产品为主。

然而,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产品一味的守旧,处在价值链的底端,不去创新,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2007年,银圣科技成立,瞄准高端硅钢级氧化镁产业。白世海说,专注实业要“十年如一日”,谋求发展却要“日日新”。

硅钢级氧化镁系列产品及其专用添加剂,是国内生产取向硅钢的关键基础涂层材料——不可替代的高温退火隔离剂和表面生成剂,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新材料”。

“如果形象地比喻,取向硅钢是皇冠的话,那么硅钢级氧化镁系列产品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不可替代。”白世海介绍,“硅钢级氧化镁与钢板反应形成硅酸镁底层的好坏,对硅钢成品表面外观质量、应力涂层的附着性及其绝缘性有着重要影响。”

锚定了努力方向,却时时处处充满挑战甚至质疑。“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市场渺茫,大山里的小工厂能走多远?”

企业成立之初,白世海与职工同吃一锅饭,同在厂里住。缺人才,他只身前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科研院所广招英才;没技术,他组建研发团队紧盯科技最前沿,矢志不渝攻关;销路窄,他常常背着样品到大型钢企推销跑市场。

靠着“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在绝大多数同类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市场行列之际,银圣科技却逐渐在氧化镁产业崭露头角。

2012年,银圣科技生产的高性能硅钢级氧化镁,弥补了国内产能不足、工艺不达标问题,逐步替代了进口产品市场,有效降低进口产品价格75%。

也正是在2012年,经过武钢集团五部门严格的审核、评估,银圣科技最终拿下了第一个央企订单,与大型央企成功牵手。

“尽管第一份订单只有160公斤,但这是我们真正叩开央企大门的敲门砖。160公斤订单,是信心,是动力,是继续奋进的新起点!”

10余年间,银圣科技先后完成7次产品升级,企业年销售量由最初的几百吨实现2020年的4800吨,产值由最初500余万元达到2020年的1.3亿元。

正是多年深耕研发铸就的核心技术,银圣科技目前拥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项属于国内领先,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一。

从银圣科技正门进入园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再好的技术和产品也需要质量来保证。”银圣科技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质量管理,保障客户需求,坚决做到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谈及未来的发展,白世海信心满怀地说:“我们的目标是用2-3年时间,实现高端硅钢专用新材料全部国产化。” (郭贵虎 董永德)

(责编:赵芳、张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