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讀歷史】堯陵:高聳在炎黃子孫心中的豐碑

2020年12月18日07:13  來源:山西日報
 

堯陵近景。張旦攝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700多年前游歷中國長達17年,極言盛贊中國之富庶,拜見了自己敬仰的忽必烈,但卻不知道忽必烈崇拜誰。其實,忽必烈得意時經常問臣下:“堯舜之治,今可致否?”他要向堯看齊,稱堯是所有君主的榜樣、萬民心中的父親。

經過我國考古工作者40年的發掘和研究証實,今天,帝堯正走出傳說時代成為信史。

帝堯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史記·五帝本紀》頌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帝堯的功績普遍認為有四,即:制定歷法、推廣水井、納言聽諫、首倡禪讓。他在百姓出入的四達之衢設置“誹謗木”“敢諫鼓”“進善旌”,博納眾諫,實現了政通人和﹔他將帝位禪讓給孝順賢能的舜,成為萬世帝王的楷模。孔子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堯陵位於臨汾市堯都區北郊村西,為三皇五帝中最大陵塚。相傳帝堯駕崩后,萬民悲痛,人們撮土堆積而成。

12月初,記者來到仰慕已久的堯陵景區,遠遠望去,堯陵掩映在蒼鬆翠柏間。堯陵景區上部為陵寢,下部為祠宇,先后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臨汾市投巨資對堯陵景區進行修復,除恢復原有建筑,還新增了華表、石牌坊、赤龍琉璃影壁等,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堯陵景區現存的山門、木牌坊、獻殿、碑亭、看樓等古建筑,很具代表性,讓人嘆為觀止。

坐北向南的堯陵祠宇建於唐代之前,后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古建筑為清乾隆年間修建。獻殿前聳立著一座11層疊架榫卯結構木構牌坊,正中匾額上書“平章百姓”“協和萬邦”,飛檐四向挑出,上寬下窄,開間小,出檐大,是現存木構牌坊的孤例。

獻殿為硬山卷棚頂,最上方繪有多幅歷代帝王贊堯圖,東西山牆各鑲嵌記事碑碣。獻殿后的碑亭正中矗立著大明萬歷十二年所立石碑,碑面“古帝堯陵”四個大字筆力雄健,庄重古朴。旁邊《義舉典祀碑》刻有明嘉靖十八年修復堯陵的全貌圖,兩側的10余通碑碣記載著帝堯的豐功偉績及堯陵的歷史沿革。

講解員馮帆介紹說,祭堯活動歷代被奉為國祭。堯陵是祭祀帝堯的聖地,數千年來持續不斷。每年清明時節,堯陵附近8個村庄的村民鳴鑼擊鼓,雲集陵園,祭拜帝堯。浮山、翼城、襄汾、洪洞等周邊縣群眾都趕來參祭。近年來,堯都文化旅游節已舉辦兩屆,海內外各界代表紛紛前來參加。

四千多年來,世世代代的臨汾人民以帝堯為驕傲,在生產生活中留下了許多帝堯的痕跡:堯都區伊村相傳為帝堯故裡,康庄村有“擊壤處”古碑﹔襄汾、曲沃、鄉寧一帶方言稱太陽為“堯王”﹔洪洞縣“接姑姑、迎娘娘”走親民俗活動,延續了四千多年,堪稱世界上最古老、最生動的走親民俗“活化石”。

由碑廊左轉就是環繞陵塚的通道,眼前的陵丘呈圓形,高50米,周長300余米,鬆柏林立,青藤纏繞。

站在堯陵前,仿佛一下穿越到4300多年前,帝堯建立邦城、欽定歷法、劃定九州、開鑿水井、設立謗木、禪讓政權等一幕幕情景浮現在眼前,特別是帝堯的治理思想是文德,即所謂“垂衣裳而天下治”﹔社會管理思想是和合,即所謂“協和萬邦”﹔社會倫理的精髓是禮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辯証法——陰陽太極,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思想的精華,讓人高山仰止。

來自山東的杜先生說,拜謁堯陵深切感受到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人思想境界得到升華。

“堯文化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財富。堯陵是炎黃子孫心中的一座豐碑。”山西省文史館館員、堯文化研究專家喬忠延認為,傳承發揚堯文化,對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記者張志剛)

 

(責編:桑莉媛、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