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的房子是土窯洞,吃的是旱井水,燒的爛樹枝,村裡道路狹窄彎曲,出趟門十分不方便。如今住的是寬敞明亮的大樓房,吃的是自來水,用的是大暖氣,自己做夢也沒有想到,這輩子還能從大山裡走出來,住上在電視裡才能看到的樓房,想想心裡都敞亮。”2月3日,方山縣圪洞鎮易地移民安置小區安居苑內,一棟棟高樓顯得格外靚麗,趙麗雲指著自己家的位置樂呵呵地說。
43歲的趙麗雲是圪洞鎮秦家坡村的貧困戶,那裡山高谷深,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屬於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和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樣,趙麗雲在老家沒有增收產業,被迫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一家人聚少離多,隻有逢年過節才能見面。”回憶起以前外出打工的日子,趙麗雲深有感觸,“來回路上很辛苦,爬敞篷車,坐公交車、火車、大巴車,要來回倒騰好幾次。”
按照易地扶貧搬遷規劃,2017年12月,趙麗雲一家與其他貧困戶一起搬到方山縣圪洞鎮一期易地移民安置點,一家5口人住上了新房,交通、醫療、孩子上學都有了保障。
“97.96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2040元,需要19.9838萬元,上級補貼了15.52萬元,縣財政補貼了3.4638萬元,自己隻花了1萬元,如果沒有這個好政策,怎麼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條件是好了,但必須想個賺錢的門路才行。”趙麗雲說,沒想到剛搬遷過來政府就組織技能培訓,自己先后掌握了核桃嫁接和裝潢兩門技術,靠著這兩門技術一家人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據了解,為幫扶像趙麗雲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戶解決生計問題,圪洞鎮因人因戶施策,制定出台了“五個一批”辦法,建立“合作社+貧困戶”的植樹造林模式,保証貧困戶獲得工資性收入﹔縣域龍頭企業與貧困戶訂單生產聯結,帶動搬遷戶脫貧增收﹔在安置點周邊建設扶貧就業創業基地、扶貧車間,優先聘用搬遷戶從事物業、保潔、保安等公益崗位工作﹔組織搬遷村貧困勞動力參加新型職業技能培訓,推薦貧困勞動力在本縣企業就近打工,真正實現貧困戶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他們創業的時候,我們黨支部會幫他們辦理工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証等。”圪洞鎮鎮長助理、安居苑小區黨支部書記殷秀明說。
如今,趙麗雲學到的實用技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核桃嫁接和裝潢生意越做越好。
“以前外出打工靠苦力一年能掙個萬數來塊錢,現在在家門口靠技術吃飯,每年修剪核桃和裝修房子的收入可達4萬元以上,是以前外出打工收入的4倍還多。”趙麗雲說,與以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現在靠技術吃飯,又能照顧父母、老婆和孩子,又能賺大錢,這樣的日子才越過越有味兒。
今昔對比,趙麗雲有感而發。他說,感謝各級政府為落實國家扶貧政策為鄉親們做的努力,自己搬遷到距離方山縣城不足2公裡的安置小區,小區干部為他解決了許多困難,對他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十分暖心,堅定了開啟幸福生活的信心。(肖繼旺 白鵬偉 郝鵬飛)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