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 新活力】頤聖堂:跨越300年的“功牌”

2021年02月18日16:43  來源:山西日報
 

走進頤聖堂中醫館,藥香氤氳,古朴典雅。正門一側櫥窗內,一塊加蓋光緒四年官印的“功牌”,斑駁而工整地記錄著老一代醫者賑災義捐的善舉。穿過大廳,一面寫著“藝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錦旗,敘述著新一代中醫人情系岐黃的醫術繾綣。

跨越了歷史長河的兩份“功牌”,不顯山不露水地佇立在醫館一角,這是頤聖堂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傳承下來的品質。直至今日,在溫騰的湯藥跳動之間,仍在續寫著它的歷史。

搖鈴看病 懸壺濟世

太谷道地藥材豐富,素有“藥谷”美譽,雖然如今的老街老巷已看不到臨街而設的前店后坊,但數百年來沉澱於此的中醫藥文化,並沒有被輕易抹掉。

位於城南鳳凰山腳下的西山底村,便是太谷中醫藥起跑的一個起點。明末清初,晉商崛起,太谷商賈雲集,醫藥需求日益增加。康熙三十七年,當地名醫楊秉忠開辦“頤聖堂”,由搖鈴看病的游醫,發展成為藥鋪掌櫃。靠著精通膏、丹、丸,擅長治療民間疑難雜症,頤聖堂名氣日益劇增,遍地分號,成為了昔日山西四大老藥行之一。

從1698年至今,頤聖堂傳承300多年,前后十一代專注中成藥,幾經磨難,恪守工藝。第三代傳人楊風和,研究《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牛黃清心丸”,對珍貴藥材溯源考証,制定了科學的炮制方法,納入頤聖堂的配本。第六代傳人楊正之,將前人研發制作的“寧坤至寶丹”進行二次創新,通過藥材的一增一減,使整個藥效大大提高。新中國成立后,第九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巨奎創立“黃河中藥”,開創“龜齡集”現代化制作技藝,將其發揚光大。研究《傷寒雜病論》中的千古名方“麻杏石甘湯”,加減化裁而來“止嗽立效丸”……憑借牛黃清心丸、止嗽立效丸等龍頭產品,以“頤聖堂”為商標的“黃河中藥”發展成為我省著名的中成藥生產廠家。

中醫講求望聞問切,把脈開方並不難,難的是用哪幾味藥、用多少劑量更合適。楊巨奎常常為了一個處方費盡心思,反復比照,處處為患者著想。曾有一位患者慕名前來就醫,為了做到准確無誤、對症下藥,他翻閱好幾本古醫書,閉門幾個小時,直至翻到一本宋代官修方書,才找到線索。隨后與其他古籍比照,終於開出理想處方。此次經歷讓他意識到,塵封的中醫藥古籍隻有活起來、為今所用,才能讓晉藥發揚光大,造福更多患者。

堅持藥工精神,精選道地藥材,遵循古法炮制……如今,晉藥文化傳承的衣缽交到了新一代手中。頤聖堂創立獨立的中醫藥研發機構,形成了以產、學、研為支撐的創新型現代化制藥企業,循著先輩的足跡,行走在弘揚中醫藥文化、振興晉藥產業的路上。

守正創新 匠心炮制

一粒牛黃清心丸僅3克重,背后是頤聖堂一條先進閉合的全產業鏈條的凝煉。

牛黃清心丸的制作涉及牛黃、羚羊角、水牛角、朱砂、麝香等多味藥材。在種植環節,頤聖堂依托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生態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從源頭保証了中藥的品質。在古法炮制上,切、浸、煎、濾、熬、收,每一步都一絲不苟﹔眼觀、嘴嘗、鼻聞、手摸,每一招都暗藏玄機﹔丹、丸、膏、散,每一味都精耕細作。在研發中,頤聖堂投資6000余萬元建立提取車間,實現中藥提取的全過程自動化生產,並且引入產品質量在線檢測系統,實現了國內生產技術的領先地位,讓牛黃清心丸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歷經數百年走來的頤聖堂,正是有著篤實專注的老藥工精神,有著精益求精的炮制工藝,有著守正創新的拼搏精神,才讓這家百年老店有了那些不可或缺的質感與底蘊。”第十一代傳人楊履世感慨道。正是這份底蘊,讓頤聖堂在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方面始終精益求精。

“非典”期間,頤聖堂研究各種醫書古籍,科研人員徹夜探索,開發出“加味五虎湯”,應用於治療“非典”的臨床試驗獲得成功。在2020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頤聖堂又制出“止嗽立效丸”,捐贈給武漢相關醫院用於疫情救治,受到廣泛贊揚。

目前,頤聖堂的產品涵蓋軟膠囊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和滴鼻劑5個劑型,共55個品種,形成了以呼吸類、心腦血管類產品為拳頭,清熱解毒類、風濕骨痛類、腫瘤類、補益類等多類常見病多發病用藥為一體的產品線。同時,頤聖堂下設山西黃河中醫藥研究所,已開發國家級新藥15個、中藥保護品種3個,擁有各項專利10項,成為行業內的示范企業和領跑者。

醫者仁心 德在藥中

翻開頤聖堂的歷史,“醫為仁術民為先”的理念世代相傳。

據《太谷縣志》記載,同治年間,太谷縣發生空前飢荒,民不聊生。為解救飢民,第五代傳人楊瑞庵賣掉了當時盛名在外的“頤聖堂”分號,將楊家廟的“頤聖堂”經過整合壓縮,遷至不顯眼的錢市巷二號,使“頤聖堂”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光緒四年,為了表彰楊氏家族的賑災義捐,清政府頒發了加蓋官印的“功牌”。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后,身患重病的楊巨奎毅然挺起身來,大聲疾呼:“救人要緊,清倉清庫,施藥救援。”頤聖堂上下毫不遲緩,退掉已有訂單,爭分奪秒、連夜裝車,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斗爭,緊急籌備150萬元中成藥馳援一線。在市面口罩已經脫銷的情況下,頤聖堂想盡辦法協調各方資源,採購數萬個醫用口罩,在頤聖堂中醫館門口向全城市民免費發放,7天時間共發放口罩、藥品、消毒液近10萬份。與省紅十字會取得聯系,採購防疫物資,給省內16家醫院送去藥品1.8萬盒,用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盡全力解決一線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

為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頤聖堂開辦公益機構頤聖書院,面向基層醫療從業人員普及中醫藥知識,為學員提供權威、規范、有效的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如何聯合用藥、如何對症治療、疑難病例中藥如何看待、用藥如何高效……疫情防控期間,頤聖書院線上、線下授課,從“面對面”的望聞問切,到“屏對屏”的公益講座,基層大夫與省內中醫名師在線交流切磋,為弘揚中醫藥文化鼓與呼。

頤聖堂的發展,如同那兩份跨越百年的“功牌”,德在藥中、藥為大眾,醫者仁心、兼濟天下。楊履世說,行進在新時代的頤聖堂,要著眼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守護民眾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打造晉醫晉藥品牌、為山西全面建成中醫藥強省傾注精力,為弘揚中醫藥文化貢獻力量。(記者 楊文俊)

(責編:喬慧、張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