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進行時】做強職業大學 鍛造大國工匠

2021年04月15日07:50  來源:山西日報
 

3月24日,由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山西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整合成立的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正式揭牌。這所新成立的職業大學有“兩個第一”:它是山西第一所省屬公辦本科職業大學,也是全國第一批通過獨立學院與高職院校合並組建的新型本科層次高校之一。

繼承職業教育“邊學邊做”特質,同時開展一定層次的理論研究

前段時間,寶馬集團發送給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一張訂單,訂購的不是商品,而是12名專業維修人員。

在一輛最新下線的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車輛工程系副教授張耿黨介紹,該車既有原來傳統的汽油發動機動力,同時還增加了一套電驅動動力,兩套系統根據不同工況可智能切換。在課程中,既要講汽油發動機,也要講電驅動,這對學生和老師的要求都比較高。

寶馬訂單班教室是“跨界”的,學生既要進行理論學習,又要進行實際操作,這對學生的學習層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所學校合並成一所本科職業大學,有什麼特殊的考慮?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張主社介紹,產業結構必須向中高端升級轉型,而產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是人才。兩所高職院校深耕交通行業和建筑行業60多年,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建校20年來,在全國獨立學院辦學水平中名列前茅,三校合並組建,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聚能創新的戰略舉措。

隨著我國產業升級的不斷深入,企業對高層次、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就倒逼職業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2019年,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本科承擔的是培養更高素質、更高質量,具有職業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其中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人,佔普通本專科的52.90%。高等職業教育連續兩年擴招人數超過100萬人。到今年年初,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在校生人數比例為1︰0.82,可以說兩條教育軌道已基本達到規模接近、同等重要的並行狀態。

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教育,想要做強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就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職業大學既要繼承職業教育“邊學邊做”的特質,還要兼顧開展一定層次上的理論研究。產業與教學能否實現深度融合,是決定職業教育成敗的關鍵。

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通過最優路徑共同培養人才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裡所說的技師,是那些支撐起“德國制造”的“工業技師”。而德國培養“工業技師”的搖籃就是聞名世界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

“雙元制”是一種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的現代職業教育模式,“雙元制”大學和職業學院是德國培養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和職業本科教育的主要機構。巴登-符騰堡州雙元制大學是德國第一所以“雙元制”命名的大學,它能與上萬家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所頒發的學位証書完全相同。

德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精髓是什麼?德國教育部雙元制教育特聘專家本德·史尼特科爾先生說,“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滿足德國境內專業人才的需求,是人才需求領域的重要支柱。超過一半的德國適齡青年都選擇了可取得職業資格証的職業培訓道路。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年輕人失業率較低証明了這一體系在用工市場尤為重要。職業學校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原則上沒有入學門檻,對所有人開放。

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就是讓學校和企業進行手拉手合作。張主社認為,“訂單班”就是一種“雙元制”教學模式,學校現在採取和企業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開展現代學徒制改革,目的就是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培養人才。下一步,學校將引進京東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的新技術、新裝備,高標准建設物流產業學院,以此帶動學校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專業群的高水平建設,同時將積極與山西建投、山西交控合作,建設大型產教融合基地,以滿足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對智能交通、新型材料等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專業設置一定要結合產業、市場和轉型發展的需求

斗拱是中國古建筑重要的承重構件,而榫卯結構可以在不費一釘一鐵的情況下,讓木質結構建筑屹立千年不倒。

“每一個實操性課程,比如說木作、構造等,都會留一到兩周做課程實訓。”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建筑與藝術系講師陳晶淼說,從畫線、放線、木料加工一直到后期,都由學生整體完成。

山西的古建筑有2.8萬多處,數量上可以說是全國第一,然而真正得到修繕保護的古建筑,卻不足1%。古建筑專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該校建筑與藝術系的學生一畢業,就奔赴全國各地,就業率達100%。

本科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一定要結合產業、市場和轉型發展的需求。張主社說,根據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學校緊緊圍繞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對照教育部新出台的職業本科專業目錄,設置了67個本科專業,今年向教育部申報了40個本科專業,基本涵蓋山西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領域。

“職業本科學校要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那麼從專業的設置方面就有更高要求,要對接社會、市場、行業、人才的需求來設置專業。”山西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張銘東說。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職業學校。回首百年前,國家百廢待興,民族工業在風雨飄搖中蹣跚起步,正是職業教育培育了一批大國工匠,支撐起民族工商業的脊梁。

從這所百年老校的發展中,深深感悟到了它的“變”與“不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介紹,該校最早辦的專業是鐵工科,做洋釘、紐扣等,因為在那個年代這些都要依靠進口。如今我國的制造業已今非昔比,對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由過去純粹的技能型人才變成現在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如今,該校百分之百的專業圍繞裝備制造,其中70%是直接為裝備制造服務的技術類專業。

“變”與“不變”,為做強職業教育帶來怎樣的啟示?張主社說:“從‘不變’的角度來講,為國育才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初心。‘變’的是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一定要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國家高質量轉型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打造高規格人才培養體系,也就是說,要把藍領打造為金藍領,實現從窄域、寬域到高域的轉變。”

高端制造業不僅需要高端科研人員,更需要高端技術能手,這樣藍圖才能變成現實。那麼怎樣培養這些高技能人才,真正讓職業大學成為鍛造大國工匠的搖籃?張銘東認為,一要在國家職教高考制度下,讓每一個願意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能夠進入職業院校學習。二要健全普職融通制度,充分體現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資源的共享。三要履行職業教育、學歷教育、社會培訓並重的職能。四要推動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增加企業需求的活躍教材,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對學校下一步發展規劃,張主社介紹,將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激發內生辦學動力,探索好職業本科產教融合。

做強職業高等教育是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重要途徑,隻有加快培養一批具有職業精神、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人口紅利才能加速轉變為人才紅利。瞄准轉型發展、聚焦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山西已錨定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目標。

內容源自山西衛視“轉型進行時”

記者周慧芳

(責編:張婷婷、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