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紅色橫幅,幾把小板凳,大家圍坐一圈,聽黨的歷史、談親身感受、暢聊現如今的美好生活。一大早,來自長治市潞城區微子鎮微子村的男女老少們搬出椅子凳子,整齊地坐在一戶農院中,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史宣講課。
“要想一個國家保持可持續性的、健康的、良性的發展狀態,必須讓年輕人多讀歷史,多了解我們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史,隻有知道了什麼是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長征精神,知道這些精神背后感人的、震撼的故事,了解這些精神背后涌現出來的優秀人物、革命烈士、勞動模范,才能在心裡樹起一座豐碑來……”潞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宋衛國,正在與村民拉著家常,講述著黨的發展歷程。
近日,潞城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群眾身邊開設“小院講堂”,把黨史宣講搬到村頭巷尾、街道社區和農家小院,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以“講身邊的事”為切入點,用百姓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用小變化展示大發展、用小互動拓展真知識、用小故事反映大時代,把黨的故事講給百姓聽,打通了理論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同樣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賈雙龍來到了神泉村,與村民們一同回顧著黨的奮斗歲月。神泉村村民王枝林說:“這種拉家常式的宣講方式,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是經過中國共產黨領導咱們人民群眾千辛萬苦、流血流汗換來的,我們必須倍加珍惜。”
用好小講台、小故事,融合大道理、新風尚,傳遞黨的真溫暖、真關愛。“小院講堂”的開辦,進一步拓展了宣講陣地,把“農家院子”變成“學習園地”、“農業基地”變成“田間課堂”,讓理論政策與群眾生產生活有機融合,真正做到接地氣、潤民心,打造出黨與群眾的“同心鎖”“連心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有溫度、見實效。(記者李志江)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