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聚焦】大力推動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01月19日08:05  來源:山西日報
 

2019年,太原武宿機場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大張客專開通、大西全線貫通,太原地鐵2號線實現軌通電通,累計建成三個一號旅游公路1981公裡,新改建“四好農村路”2.45萬公裡,省級85.7%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些可喜成績,讓省人大代表們倍感振奮,信心滿懷。連日來,他們暢所欲言,就如何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一起談認識、說體會、提建議、話願景。

“地鐵時代”讓城市更便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前些年太原市歷史‘欠賬’較多,與發達城市和周邊省會城市拉開了距離。但是這幾年太原市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省人大代表宋頤直言不諱。

地鐵是太原市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中重要的一環。2019年,太原市地面以上城區的立體交通網基本建成,太原地鐵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要確保太原地鐵2號線年內投運,加快1號線建設,啟動新一輪太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調整。

宋頤所在的山西鼎榮冷彎型鋼有限公司10多年來一直為地鐵車輛提供不鏽鋼冷彎型材,北京、天津、成都、廣州等城市地鐵都採用過他們的產品。這些年,太原市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地鐵項目的建設,對宋頤來說觸動很大。

“我常常想,太原市什麼時候能建地鐵,也用上我們公司的產品。這一天終於來了。”宋頤說,“參加省兩會前,我和同事們正積極准備太原地鐵2號線車輛型材的投標。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太原市的現代化基礎設施會更加完善,將進一步助推太原市乃至全省的轉型發展。”

道路互聯讓城市更暢通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要加快太原、晉中、忻州、呂梁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組團城市半小時通勤交通路網。

目標已經確定,關鍵在於落實。“眾所周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交通的發展對城市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交通的便利程度、布局、設施以及交通的基礎條件都將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出行、工商業的運行和招商引資的戰略。”省人大代表趙俊生說,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任務,晉中市將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要求,落實好公路基礎設施建設。

趙俊生介紹,隨著晉中市“四好農村路”和“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的開工建設,晉中市交通運輸局也將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步伐,實現農村道路互聯互通和A級景區“四聯通”(即高速出口、高鐵車站、國省干線、旅游公路主線聯通),助力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更快,方便太原、晉中兩地百姓出行,聯通旅游景點。

通用航空讓城市更“驚艷”

“以前想看高水平的航空表演,得去珠海。沒想到現在在咱們家門口就能看到國際頂級團隊的演出,太幸福了。”省人大代表張燕說,“2019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我堅信,繁峙縣滹源通用機場也會有如此‘驚艷’的一天。”

發展通航產業、建設通航強省,是省委、省政府推動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隨著我省通航產業規劃布局相繼出台,山西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通用機場的建設不僅僅是舉辦飛行大會,它更重要的是鞏固農、林航空等傳統業務,同時為應急救援、醫療救助等新興通航服務。”說到這裡,張燕“著急”了起來。

她告訴記者,從2012年至今,繁峙縣滹源通用機場逐步完成了項目選址、飛行程序設計、民航及軍方審批流程以及項目的整體設計,但因為縣財力有限,想要在2025年實現通航作業,形勢比較嚴峻。她建議,設立山西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加大對基層新建通用機場建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對那些前期手續齊全、具備開工條件的要加大扶持力度,確保規劃內的一些通用機場能夠按時開工建設,按時投入運營,促進全省通用航空產業的整體發展。

“萬物互聯”讓城市更智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要加快5G基礎網絡建設,基本實現設區市中心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和商用。

對此,省人大代表韓建明信心十足。“當前,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而這些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在為建設智慧城市‘打基礎’。”韓建明說,近些年,各地方政府和企業已經積極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涌現出一批城市綜合指揮中心(智腦)、城市審批最多跑一次、審批不見面、城市數據資源資產登記、城市多功能智能杆柱等特色亮點應用。

在韓建明看來,5G技術時代的到來,不僅加快了網絡速度,也將終端全部納入網絡,實現“萬物皆可聯”的狀態,這為未來城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基於5G技術可以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

今年省兩會上,韓建明提出的就是關於加快5G技術在新型智慧城市應用的建議,希望以大數據為核心,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超腦”平台,開放數據、網絡和計算等能力,實現技術融合、業務融合和數據融合,對城市交通、醫療、能源等場景實現智能分析與決策,消除數字壁壘和信息孤島,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記者閆書敏)

(責編:麻潞、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