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臨汾時刻:眾志成城 堅決打贏臨汾戰“疫”

2020年02月24日20:41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分享到:
 

保衛生命,守護健康!一場“戰時狀態”疫情防控的全民戰爭﹔

扛起責任,守好陣地!一次統攬全局沉著應對的終極檢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段傾力馳援守望相助的難忘情誼。

在疫情這場大戰和大考面前,臨汾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五嚴五防”工作舉措,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行動早、摸排細、防控嚴、措施實,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人心齊,泰山移。直擊這場鏖戰,太多的抗疫故事讓我們感動——醫護工作者無畏風險、忘我付出﹔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堅守一線﹔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高效決策,執行果斷

靶向雙零目標,打贏全民戰爭

臨汾地處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接中點,以其便利的交通成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也是常住人口排名全省第二的晉南經濟重鎮。

疫情當前,便捷的交通和密集的人口,使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下午,市委書記董一兵主持召開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明確要求,要對疫情擴散做最壞的打算,花更多精力,更多投入提早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預備各項工作,切實做到有備無患、萬無一失。

號令一聲響,全市總動員。一場關乎450萬臨汾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在平陽大地鋪開,全市各縣市區,各級各部門迅即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全民戰爭當中——

 

2月3日,社區黨員志願者在登記核實人員出入信息。

行動早、部署快,有備無患。1月23日至2月20日的28天裡,臨汾連續召開13次市委專題會議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市委書記董一兵的身影總是出現在鄉鎮社區、門診醫院、交通場站、機關企業、新聞單位等一線監測點和重點部門。“村裡有多少外出返村人員?”“隔離措施落實了沒有?”“每天有幾人輪班?”成為董一兵到監測點必問的三個問題,並反復叮囑醫院持續加強診療篩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雲峰自始至終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督辦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洪洞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他要求嚴格按照省委“五嚴五防”和市委提出的各項要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醫護人員要強化個人防護、保障自身安全,確保實現 “雙零”目標。

臨汾市委、市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前研判,提早部署,積極應對: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下發了應急預案,在全市確定定點醫院18個、發熱門診22個﹔建立疫情防控專題會和防治重大疾病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屬地管理原則,組成8個工作組和8個督查組,明確職責分工,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一體、職責明確、層層負責、聯防聯控的工作體系。

摸排細,防控嚴,滴水不漏。全市設置104個交通檢測站點,既防輸入,又防輸出。突出重點人群、重點領域、重點場所監管,特別是重點核查湖北、武漢來臨返臨人員,及時採取留觀隔離措施。同時充分發揮基層社區、村的作用,採取地毯式、網格化摸排,所有家庭人員信息全部登記造冊,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防擴散,措施實,聯防聯控。市委、市政府組織各醫療機構與全市各縣市區交通場站進行聯防聯控,劃區域負責,對入境旅客進行查檢,指導交通場站做好環境消毒,工作人員做好防護。

交通管理部門不斷優化站點布局和檢測流程,推行市內隻檢一次的辦法,減少交通擁堵﹔衛健系統關閉了所有小診所,公布舉報電話,面向社會收集疫情線索﹔教育部門取消所有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市場管理局關閉所有活禽市場﹔臨汾市公安交警與市交通運輸、市衛健疾控等部門晝夜堅守在道路交通疫情防控一線。

鄉寧縣時刻保持“戰時狀態”,設立7個工作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全市各縣(市、區)堅持一線工作法,以“超常規”的措施和標准,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動權。

扎實布控、步步為營

守好臨汾陣地,確保萬無一失

2月19日,是臨汾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鄉寧姑娘小潘返院復查的日子。胸部CT、血常規、血生化等一系列檢查后,各項指標顯示小潘已完全康復。

2月6日,小潘治愈出院后,轉眼間14天隔離期滿。“我雖然看不見你們的臉,但我知道你們一定很美……真的謝謝你們。”當天,小潘將寫著“大愛助生命遠航,奉獻把未來點亮”的錦旗送到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手中。

作為定點醫院,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在防治“非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在確診臨汾市第一例病例過程中,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組組長、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刁士琦提前研判,第一時間將患者接到醫院進行治療。在接診過程中,醫務人員迅速行動,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新冠肺炎救治指南治療,24小時密切觀察,精心護理。

對第二例確診患者,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也迅速安排其轉院隔離治療,及時切斷了傳染源。目前,該患者也已治愈出院。至此,臨汾市累計確診病例實現“清零”。

作為疫情控制的核心部門,市疾控中心承擔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消殺和健康宣傳等任務。在責任大、任務重,風險高的實驗室,10年黨齡的楊歡,與郭子陽、張曉馨兩名入黨積極分子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圓滿完成了臨汾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任務。截至目前,共計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樣本820份﹔ 排查2199人次,發出協查200人次﹔規范處置疫點5個、29次。

抗擊過“非典”疫情的臨汾市疾控專家組組長、市疾控中心主任張重輝,連續奮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從流行病學調查到疫情分析研判,從密切接觸者追蹤到疫情風險評估,以認真負責的作風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眼下,隨著復工、復學,疾控工作面臨新的更大考驗,張重輝和“戰友們”又投入到應急預案和防控方案的制訂中。

作為全市疫情防控的中樞機關,臨汾市衛健委迅速成立疫情應對領導組和工作專班,組織全市4956名村醫、1173名社區醫生對臨汾市從武漢赴臨返臨人員進行摸排和醫療監測。全面核實核准信息,建立了武漢、湖北返臨人員信息庫。採取大數據查、主動入社區查等多種方式,全面鋪開外省(市)入臨人員排查統計,確保了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貧困山區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另一個戰場。

“我是鄉村醫生,又是共產黨員,要為村民們當好‘防護牆’,守護百姓健康是我最大的責任。” 正月初一以來,十九大代表、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村醫賀星龍已上門為群眾看病200余次。除了服務周邊28個自然村村民就醫,還要輪流在兩個疫情防控檢查點值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為包聯的6個自然村127戶返鄉人員測量體溫。

 

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村醫賀星龍上門為群眾測量體溫。

在許許多多像賀星龍一樣的基層醫療工作者的堅守與努力下,全市點多、線長、面廣、人散的廣大鄉村得到了有力的守護。

截至2月20日,全市18所定點醫院和22個發熱門診累計接診7748人,累計留觀343人,目前留觀61人。所有留觀人員病情穩定。

緊要關頭,大局為重

全力馳援湖北,不負人民重托

8、31、52,這是臨汾市先后三撥派遣前往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線主戰場的醫護人數。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防控疫情這場全國一盤棋的總體性防衛戰中,以生命守護生命的逆行白衣戰士是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截至目前,臨汾市連續抽調最精銳的醫療防疫力量,派出三批91位醫護人員不遠千裡馳援湖北抗擊疫情主戰場。

臨汾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

2月18日清晨,臨汾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趕來送行的市委書記董一兵和市長李雲峰叮囑大家,注意安全,到崗后迅速進入戰斗狀態,出色完成醫療救治任務,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攻堅戰,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

“從下午到晚上我們總共收治了14個病人,直到2月1日00:30分才下班。脫下層層的防護裝備,按要求清潔消毒完畢,已經是1:30分了。”這是臨汾市首批赴武漢抗擊疫情醫療隊隊長、臨汾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喬莉莉的工作日志。

“上前線,就意味著冒險,就意味著戰斗。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更是一名醫療戰線的‘戰士’!”這是臨汾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楊靜的“戰前宣言”。1月30日,她進入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開始援助工作。

2月13日凌晨2點,臨汾市古縣醫療集團內科主治醫師李敏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進入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執行首次支援任務,同時也成為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中臨汾市首位進入方艙的醫生。

“白衣天使,也是鋼鐵衛士。素不相識卻不顧一切想要護你平安,這樣的人真的有,而且很多很多。逆行!就是義無反顧,就是分秒必爭。溫暖!他們生而平凡,卻敢與死神搶命。他們生而不凡,也有普通人的離合悲歡。希望!相信每一分努力,相信沖破陰霾的力量。謝謝守護!千萬珍重!願你們平安歸來!”2月18日上午,獲知臨汾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后,市民程斌在朋友圈中真情流露。

在這個非常時期,惟有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時艱。

2月14日,汾西縣高寒農牧專業合作社玉露香梨捐贈儀式在團柏鄉柴窪庄村舉行。簡短的儀式后,8輛滿載玉露香梨的大卡車從這裡出發,帶著山區種梨人暖暖的愛心和祝願,從大山深處駛往武漢。

“晉心晉力,馳援湖北。”2月19日晚20時30分,臨汾市支援湖北的物資車隊從城西客運站啟程。這批物資,是臨汾市商務局依托市蔬菜協會、萬佳福超市、馨陽農貿市場等重點保供企業用最短時間調配而來。

其中,有180噸蔬菜,蘋果、梨各6900箱,方便面1500箱,為山西醫療隊准備的山西特產大禮包1500份。在為臨汾醫療隊准備的91份生活用品中,衣服都是根據尺碼一一對應、仔細核對后,再在拉杆箱貼上姓名,確保無誤。

……

疫情發生以來,平陽大地與湖北武漢心手相牽,各界群眾自發捐款捐物, 同舟共濟攜手共渡難關。

聽黨指揮,勇於勝利

黨員突擊在前,黨旗高高飄揚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臨汾市黨員干部和群眾齊心協力,人人擔當,讓黨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高高飄揚,用行動和堅守踐行使命,守護著450萬群眾的生命健康。

“我是黨員,我先上!”市級醫療救治定點單位——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臨汾市首名確診患者后,黨員李華和吳志娟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請戰,首批進入隔離病區搶救患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勇擔當、善作為。

吉縣的紅林果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紅林組織廣大黨員果農向武漢重災區捐贈吉縣蘋果3萬余斤,目前已送達武漢協和醫院和武漢市第六醫院。

大年初一,從武漢返鄉的6人中有一名8歲孩子出現發燒症狀。汾西縣邢家要鄉大吉利村第一書記張波顧,立即到該戶人家中做工作,協助家屬將孩子送往汾西縣人民醫院治療。經診斷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勸導其家人進行居家隔離……

古縣南垣鄉副鄉長李斌主動請纓,要求投身到防控疫情第一線,擔起南垣鄉疫情防控領導組常務副組長的重任。“這個時候黨員干部不沖上去誰上去”“黨員就是要帶好頭,關鍵時刻在前”“干就對了”。

“作為一名有64年黨齡的老黨員,我絕不能袖手旁觀。”襄汾縣離休干部、90歲老黨員張有申親眼目睹了鎮村兩級干部和黨員志願者放棄休息,自春節假期就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上時,再也坐不住了。2月6日,他把5000元的特殊黨費交到襄汾縣委老干部局局長裴杰民手裡。

“我們對年前回村的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一天一報告,一天一測體溫。不走親,不訪友,出門戴口罩,黨員干部對回村人員一對一包聯,確保一方平安穩定。”聽得出,蒲縣山中鄉山中村黨支部書記石金平對本村的疫情防控信心很足。

隔離病毒,不會隔離溫暖。洪洞縣大槐樹鎮秦壁村黨支部在要求村民居家、不得外出的同時,主動開展便民服務代辦活動,將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送貨上門,給沒有口罩的家庭送去口罩。正月十五,為全體村民免費送上元宵5萬余顆。

疫情防控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社區。曲沃縣樂昌鎮東關社區黨支部使用無人機在各社區進行防控宣傳100余架次,在“三個聯防指揮部”的統一協作下,做到“守住大門、看住樓門、不出家門”,守好疫情防控的社區陣地。

一個個黨員不分日夜,不畏艱險,迎著冬日寒風昂首挺立在一線、奔走在一線、抗爭在一線,牢牢守住了臨汾“陣地”。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政府社會聯動,匯聚決勝力量

臨汾市委、市政府充分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措施,借助社會機制的力量,把社會手段和政府手段有機結合,搭建對接平台,動員吸納社會力量,構筑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疫情發生后,市民群眾選擇“宅”在家裡,節前儲備的果蔬大多“彈盡糧絕”。由臨汾市交通局牽頭,市公交公司與三家大型超市組成“公交移動愛心超市”提供上門服務,雪中送炭之舉,贏得點贊無數。

堯都保安護衛中心的200名公交安保員堅守市區各公交站點,給市民免費發放口罩,宣講疫情和防護措施。

自疫情防控戰打響后,由臨汾藍天救援隊志願者組成的消殺隊伍進入市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消殺防控工作,成為臨汾抗“疫“戰中一抹最亮眼的”藍“。全市多個志願者協會的廣大志願者們踴躍報名主動下沉社區,開展消殺防控和防疫宣傳工作。

 

山西健康動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口罩分裝。

2月13日,成立剛剛一周的山西海億康科技有限公司兩條一次性醫用平面口罩生產線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此前,曲沃李時珍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兩條日產量6.5萬隻的口罩生產線已經正式投產。2月19日上午,日產N95口罩可達到3萬隻的雲鵬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開始運行。從2月9日設備的逐步到位至2月18日調試結束,僅用了10天時間。市縣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執行市政府安排部署,進一步加大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購置、儲備和統一調配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一線人員需求。

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是決定其命運的終極力量。在巨大的危機面前,無數醫護人員、公安干警、街道社區干部義無反顧地沖上防控疫情第一線,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大義凜然的文化基因就在他們身上顯現。

臨汾市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筆作槍,以人為本,潛心創作、傾情抒寫,創作了一批批感人至深、激蕩心靈的作品,記錄臨汾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謳歌“逆行者”大愛精神,鼓舞斗志、溫暖人心,凝聚力量,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截至目前,全市3600多名各級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了16740余件優秀文藝作品。

統籌兼顧,堅守底線

降低疫情影響,打贏兩場戰役

臨汾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和省有關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條不紊地抓好復工復產,加快開發區建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戰役,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從2月5日起,臨汾市住建系統抽調40余名業務技術骨干,與21家施工企業一同晝夜奮戰在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工程建設一線……目前項目總工程量已完成70%以上,預計2月底竣工。

4億元的大手筆!全市農村信用合作社在調查農戶15.8萬余戶的基礎上,准備投放春耕備耕資金4億元,從根子上掃除了臨汾市廣大農戶投身春耕備耕一線的后顧之憂。

浮山縣廣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設計、生產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零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該公司經過縣疫情防控領導組實地審驗,已有序復工。

自2月5日復工以來,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嚴格執行復工預案,落實好各項防護措施,緊鑼密鼓地生產銷往德、法、意等歐洲國家的訂單產品。

“我們堅持兩線作戰,確保集團公司生產經營平穩有序!”山西建邦集團負責人表示,在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他們有批次、漸進地組織人員和項目復工,堅持安全生產不鬆懈,認真落實值班帶班和應急值守,提前籌劃物料採購、產品銷售、資金統籌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力度不減,生產經營秩序不亂。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公交服務保障工作,按照臨汾市委、市政府“精准防控疫情,抓好復工復產”的精神,臨汾市公交公司因地制宜,推出“定制公交”點對點進行服務,助力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確保員工安全、舒適、快捷出行。

疫情發生以來,侯馬市提早入手、科學預判、嚴把標准、強化服務,先后為企業協調解決了原料、設備、運輸、防疫物資等方面存在的各類問題96個,為轄區企業的復工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2月15日,侯馬市3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目前,臨汾市正快速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特別是關鍵醫療物資、能源、糧食、交通物流等重點領域企業均已陸續開工。截至2月21日,臨汾市38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298家復工復產,復工率為77.6%,月底前可全部復工﹔已開復工項目89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2個,復工項目57個﹔全市農業春耕備耕工作全面鋪開。

走過春寒料峭,才有春花滿地,走過風雨飄搖,才有碧空如洗。平陽大地終將回歸往日的繁華與美好。

臨汾,有信心、迎難而上,拿出更科學周密、更有力有序的舉措,全力筑牢防疫堤壩,早日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戰役的全面勝利!

(馬瑩 喬衛東 王小庚 圖片由臨汾日報社供)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