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出新天地 “轉”出新活力

山西省人民醫院打造醫聯體建設“清徐模式”

2020年06月29日11:20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位於山西省中部的清徐縣,與省城太原近在咫尺,素有“葡鄉”“醋都”的美譽。但受地域、體制、醫療條件、醫療水平等方面的制約,當地百姓患有大病或疑難病症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診治。

如何大幅度提高醫療水平?如何改變長期求解難變的局面?2010年8月,山西省人民醫院就托管了清徐縣人民醫院,初步探索出了一套以政府為主導,山西省人民醫院為主管,技術團隊為支撐,清徐縣人民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省、縣、鄉、村為一體的“清徐模式”。

醫聯體建設,是推進分級診療工作開展的重大舉措,對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10年前,省人民醫院派來了院內分泌科專家康文娟任院長,自此,清徐縣人民醫院開始走上了一條醫療改革之路。”任侯奴是省人民醫院選派到清徐縣人民醫院的第二任院長,他謙虛地稱自己是后來者。作為后來者的他,傳承了康文娟優良的工作作風,提出了“繼承、補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把醫聯體建設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抓醫療秩序、抓環境衛生、抓和諧友好氛圍......看到任侯奴的工作方式,有人勸他隻要照搬山西省人民醫院的管理方式就行了,不必如此操心費神。“這些都是醫院的基礎,基礎不牢,更別提把好的管理方式,好的醫療服務體系、優質高效的醫療水准移植到清徐。”任侯奴認為,要實現醫聯體的內涵目標,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經過嚴格管理,清徐縣人民醫院風氣大變,環境大變,員工的精神面貌大變,為后續的醫聯體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任侯奴和院領導班子一起,開始把一件件大事提上議事日程。

狠抓學習型醫院建設。他們持續不斷地邀請山西省人民醫院各科室著名專家到清徐縣人民醫院進行學術講座、疑難病例討論、會診及手術等系列醫療、學術交流活動。專家們言傳身教,精細傳授知識和醫術,使清徐縣人民醫院的廣大醫護人員受益匪淺,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水平。

他們借助山西省人民醫院的技術平台,在相關專業的指導下,為清徐縣人民醫院大力引進新業務、新技術、新項目。據統計,近幾年來,清徐縣人民醫院引進的新技術、新項目就高達42項,其中全腦血管造影術、腦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透析病人左上肢靜脈造影及上腔靜脈造影術等多項高深且難以掌握的手術,都能夠獨立開展。

緊接著,清徐縣人民醫院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該院制定了嚴密的全方位監督的便民公約,設立導診台,為來院就診的患者主動提供導診、咨詢、App預約挂號、自助打印化驗單和影像結果等服務﹔規范門診服務,固定門診醫生和省城來院專家的出診時間,並採取精細的考核方法。努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格局,明確轉診程序和轉出、轉入標准,主動與省城大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對接,簽訂雙向轉診協議,從而建立起有效、嚴密、實用、暢通的診治通道。

與此同時,該院緊鑼密鼓地推動遠程會診高新技術的運用。積極主動地外聯北京、上海、太原等知名醫院的各類著名專家,為清徐縣大病患者和疑難病症患者進行遠程診斷和會診,使許多患者足不出縣,不用花費巨大,就享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2020年6月5日,一位83歲、患有急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老人送進清徐縣人民醫院時,已處於昏迷狀態。醫護人員立即聯系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任少華,開啟遠程會診系統進行會診。得到確診后,便立即為患者實施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共產黨就是好,方方面面都想著我們老百姓,如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們老百姓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哩!”老人的親屬感慨地說。

為了改善百姓就醫環境,清徐縣人民醫院正在對住院部進行整體改造,他們決意採用新的設計理念,建造新型的縣級醫院新時代病房,讓縣域內的住院患者真正感受到“人民醫院為人民”的服務理念。

在山西省人民醫院的支持下,如今的清徐縣人民醫院已是一所具有病床400張,臨床科室23個、醫技科室13個、職能科室13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成為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療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全縣基本上實現了大病及疑難病症不出縣。醫聯體建設取得的成功,多次受到了國家和省市表彰及獎勵。

但正如任侯奴所說:“成績隻能說明過去,不能証明未來。我們所做的工作,只是萬裡長征跨出的第一步,今后還有許許多多工作等著我們去做,去創造!”接下來,清徐縣人民醫院將在多學科幫扶基地、新型醫療協作服務模式、醫院互聯網+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多措並舉讓百姓看好病、方便看病、舒心看病。(王密原)

(責編:麻潞、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