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潤梅
“美好生活都是靠雙手創造出來的,隻要我們都好好干,每個人的生活都會越來越好,國家也會越來越好。”2020年5月22日,全國人大代表王潤梅在兩會首場“代表通道”的發言觸動了無數默默奮斗的平凡人。
早春的太原,蒼勁高大的樹木之間,藍天如此清澈,一粒粒匍匐在枝頭的樹芽努著勁兒地向外綻放。
“不是有些,是非常、特別緊張。”談起去年能夠踏上“代表通道”,王潤梅握緊了拳頭、聳了下肩膀,似乎那份緊張與激動就在昨天,“真是沒想到這麼大一份榮譽能夠落在我們這些基層代表身上。”
王潤梅是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的一名清掏工人。用她的話說,這是一份曾經羞於向別人提起的職業。
“梅姐,文源巷路南的一個下水井堵了,看不見出水口、找不准方向?”
“這是一個串聯管,南北向連著東西向,鏟子沖著北面深挖。”
一問一答,毫不猶豫,沒有半點遲疑。
“不在現場、描述模糊,您怎麼如此確定?”
“任何一個工作都是有規律可循的。28年,我每天都是走街串巷,日復一日。轄區內1萬多個下水井,哪些容易堵,流向朝哪裡,早都記在腦子裡了,就像一本微型地圖。”放下電話,王潤梅心中有些感慨,“當代表也是一樣,靠的也是腳力、腦力和耐力。
“井蓋的丟失、破損、移位,將會使井具成為馬路的‘陷阱’,給過往行人和車輛安全造成隱患。”2020年,王潤梅建議提高城市道路井具標准要求,安裝智慧井蓋防馬路“陷阱”。
2020年7月28日上午10時,一通從北京打往山西省太原市的電話接通了。電話這頭,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電話那頭,就是王潤梅。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您提出的建議與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比較契合,我們認真學習了。”
“檢察機關對窨井蓋管理等問題的關注,讓我很感動,充分展現了檢察機關的為民情懷……”
“真沒想到我的建議能夠得到最高檢的關注。”王潤梅難掩內心的激動,“以前一直對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的建議沒有別人的好。好多代表也鼓勵我說,‘國家就是需要各行各業的聲音,隻要提得扎實,就會受到大家的關注’。”
最高檢、住建部、省裡、市裡、區裡……在后續的工作中,王潤梅聽講座、談想法,深入基層再調研。“雖然離最后真正的落地還有不少的距離,但是我有信心,因為它代表了我們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各項制度的完善。”
工作中的王潤梅(右)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王潤梅長期堅持在一線進行清掏工作。從2005年開始,王潤梅帶領組員義務為太原市老舊小區清淘下水井。基於工作崗位的實踐與調查,王潤梅圍繞“水資源污染防治”“城市污水處理”“道路瀝青回收利用”等話題提出多份建議。
2021年,王潤梅將圍繞智慧城市提出相關建議。雖然,智慧城市建設目前更聚焦於頂層設計,但是,她認為國家和社會需要她的聲音,需要市政排水的清掏和維護方面的建議。
“我們內部也召開了好多次會議,集思廣益,脈絡才能清晰明了。”王潤梅的辦公桌上,各種資料書籍順次排開,除了工整的文字,還印有排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王潤梅志願服務分隊”由最初的9個人發展到了800多人﹔在她的帶領下,黨支部工作群成了學習強國的比“晒”榜。
“我,一個清淘工,能夠代表一線工人走進人民大會堂。這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鞭策。” (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