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風採】系列報道②

楊蓉:從警29年 扎根社區是我履職的最大優勢

趙芳

2021年02月25日22:50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襲警行為不僅是對警察生命健康的威脅損害,也是對警察執法權威和執法尊嚴的挑戰,更是對國家法律的藐視、挑舋和踐踏。”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楊蓉等2名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在<刑法>中增加“襲警罪”的建議》﹔

2021年3月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正式實施,這也是我國首次針對襲警單獨設置的法定刑。

工作中的楊蓉(左)

“短短3年,真是沒想到在《刑法》中增加‘襲警罪’的建議得到國家如此的重視。”楊蓉說:“全國人大常委會特別關注代表意見的辦理,提交的議案、建議件件有回音。其中,關於弘揚鄉村民間文化的建議入選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的議案也被常委會定為重點辦理議案之一。”

50歲的楊蓉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三橋派出所副所長兼金剛裡社區民警。從一名社區民警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楊蓉到現在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她認為,人大代表和社區民警這兩個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不論是社區民警還是全國人大代表,都要走到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

曾經的金剛裡,大街小巷四通八達,出租房屋集中、暫住人口流動頻繁,素有“難干、難管、難防”三難之稱。

29年來,她運用“家家搞治安、人人重防范”“網上+網下、警民一家親”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以及通過宣傳與推廣智慧警務、智慧社區的理念,將其管轄的社區逐漸轉化為關系和諧、治安良好的先進社區。

“社區改變有多大?”

楊蓉舉了一個例子:“2020年底,小區有636戶發生了停電。在恢復供電時,由於供電公司操作不當,部分用戶家裡的電器被不同程度的燒壞。大家給警務室打了電話,在民警和供電公司一起登記各家的損毀情況時,居民們沒有抱怨、沒有吵嚷、自覺排隊,現場的秩序讓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都感到非常意外。”

履職4年來,基於工作崗位的實踐與調查,楊蓉圍繞城鄉社區治理、“中華母親節”設立、加強多元矛盾化解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大力弘揚鄉村民間文化等話題提出了多份建議。過去一年,楊蓉參加了《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活動,先后組織參與了各類宣傳活動上百場次。盡管“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始終堅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

楊蓉(左二)和社區老人在一起

“立足社區、著眼民意是我履職最大的優勢。”依托“掌上警務室”“代表聯絡站”以及前期的走訪調研。今年兩會,楊蓉將圍繞加快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建設、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出議案建議。

把社區當家建,視居民為家人。走在金剛裡的大街小巷,一身警服、颯爽干練,“小楊”“楊姐”“楊阿姨”的稱呼叫得多,“楊警官”幾個字卻聽得少。(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責編:趙芳、張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