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鄭太高鐵通車,高平昂首步入“高鐵時代”。
“鄭太高鐵通車,為高平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我們將抓住機遇,推動老城煥發生機、新區強勢崛起、產業實現蝶變,主動呼應太原經濟圈,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加快高平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生機無限、開拓創新、多元共享的活力新城。”高平市委書記胡曉剛滿懷信心地說。
鄭太高鐵高平東站。
高平是一座創新潮涌的活力之城。改革開放初期,高平就以“疙瘩戶”(當地對於家底殷實戶的別稱)聞名三晉,躋身山西省富縣行列。近年來,高平市積極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狠抓落實,各項事業取得了明顯進步,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山西省前列,干部群眾精神面貌昂揚向上。
剛剛召開的高平市第七次黨代會上,高平市委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1235”戰略,所謂“3”就是“三區”聯動發展,即推動中心城區、高鐵新區、開發區“三區”互聯互通、共建共享、融合發展。這既是今后五年的戰略重點,更是活力新城的“關鍵之鑰”。
老城煥發生機
老城改造提升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直接影響整個城市的形象。
“原來的路是坑坑窪窪的,難走還費時,現在路修好了,幾分鐘就能到,這對老百姓是一件大好事。”家住老城區的市民李晚生激動地說。近幾年,高平市委、市政府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投資4.87億元啟動實施了老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致力擴容提質,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城市功能,推動中心城區品質全方位躍升。
高平市委市政府從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人民群眾最能受益的事情抓起,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信心和決心勢不可當。
長平廣場重塑升級。
新改建城市道路26公裡,炎帝大道市區段、建設路、新建路等完成改造提升,形成了中心城區“七縱九橫”路網框架。僅用一年時間建成北米快速路,解決了困擾高平東部群眾多年的出行難問題。接續建成3座人行天橋和15處停車場。長平廣場、火車站廣場重塑升級,高平市委黨校高標准建成。沉寂十年的高平大酒店華麗轉身,成為城市新地標。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如今,群眾想了、盼了多年的實事已經一件一件兌現,喊了、念了多年的工程正在一項一項落地。
新區強勢崛起
鄭太高鐵的開通,既方便了群眾出行,又為高平高質量高速度高水平轉型發展掀開了全新的一頁。“往年春節,總會為回家發愁。現在坐上高鐵,看一部電影的時間,就回來了。”在太原工作的高平人李科高興地說。
隨著時空成本的大幅壓縮,高鐵的“集聚效應”充分顯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進一步向高平匯集,高平的能源、區位、產業、康養、文化“五大優勢”進一步彰顯,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游客來高平讀歷史、賞古建、品文化、觀風景,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來高平投資興業,感受高平奮進崛起的蓬勃朝氣,帶動高平經濟發展“乘風破浪”,讓“活力新城”延伸得更深更遠。
新區強勢崛起。
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高鐵新區,每一天都是新的。高平東站巍然矗立,“三縱七橫”道路即將貫通,“太行喜鎮”蘇庄村“開門”迎客,蘇庄灣濕地碧波蕩漾……林湖交錯、山水交融,規劃約18平方公裡的高鐵新區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一心兩肺一站一村”的“路成、水成、景成、房成”目標已初成。高鐵新區規劃建設,將極大提升高平城市發展的要素集聚力、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承載力,為實現高質量高速度高水平轉型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產業實現蝶變
作為資源型地區,高平的發展出路在轉型。近年來,高平市委市政府致力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高平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高平轉型為綱的主戰場、項目為王的落腳地、改革為要的試驗田、創新為上的大平台,在2020年山西省開發區考核中,位列59個省級工業類開發區的第一名。
台灣產業園是高平開發區“一區四園”中的重要部分,是“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兩岸經貿深度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園區以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項目立足於國際化、專業化、智能化,瞄准藥品、化妝品、保健品、醫療器械、健康服務布局產業,總投資70億元,規劃面積約2000畝。
在台灣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焊花飛濺,推土機、挖掘機繁忙作業,為確保項目早日完工,數百名工人緊張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台灣產業園。
以氫馳動力為龍頭,建設中歐產業園,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以華陽海諾科技為龍頭,打造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集群﹔以福江不鏽鋼為龍頭,打造高端不鏽鋼制品產業集群……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插柳漸成蔭”。高平市委市政府突出創新核心地位,積極打造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率先在山西省建成縣級“智創城”,著力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體系,打造創新資源高度集聚的“雙創”孵化服務平台,並引入國內一流雙創運營團隊,各界精英匯聚而來,在外游子回鄉創業的熱情被點燃。
“我們堅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借勢高鐵開通,不在老城打轉轉,不搞見縫插樓、不搞拆綠建樓,拉開城市框架,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建設以‘一軸一廊三區五鎮’為構架的‘大縣城’,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高平市市長原健堅定地說。
正在提升改造的高平炎帝大道,串起了炎帝陵、神農文旅小鎮、三甲工業園區、中心城區、高鐵新區、開發區6個節點,構成了一條22.4公裡“半馬”城市靚麗風景線,成為“三區”聯動發展的主軸,也是高平產業發展的主線。
眼下,站在新的起點,高平正把拼搏寫在轉型發展的征途上,把擔當寫在改革奮進的字行裡,舉全市之力、匯萬眾之智,一個生機無限、開拓創新、多元共享的活力新城正款款而來。(圖片由高平市委宣傳部提供)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