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博物館18日開門迎客

千余件文物講述“錦繡太原”

來源:山西晚報

2021年05月19日14:56  
 

經過一年多的提檔升級,太原市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開門迎客。該館以“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為主題,秉承“用考古與藝術講述一座城”的總體定位,聚焦“錦繡太原”,深入挖掘太原文化、傳承太原文脈。“錦繡太原”在1000多件文物中精彩呈現。大圖為陶俑陣,小圖為胡人舞蹈俑。記者寇寧攝

經過一年多的提檔升級,太原市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開門迎客。該館以“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為主題,秉承“用考古與藝術講述一座城”的總體定位,聚焦“錦繡太原”,深入挖掘太原文化、傳承太原文脈。“錦繡太原”在1000多件文物中精彩呈現。

“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通過兩個展廳、五個部分,反映從史前時期至明清時期,太原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及階段特征。其中,前四部分位於三層展廳,主要表現太原歷史文化脈絡,涵蓋文明起源、晉陽建城、霸府北都、千年府城、近代工業等內容,回溯名城足跡,強調古今互動,凸顯城市精神,展望時代新姿。第五部分位於四層展廳,運用數字化手段創新展示近年來重大考古發現成果,通過趙卿墓反映的昔日晉陽輝煌、婁睿墓壁畫映射的時代風貌、虞弘墓石槨浮雕濃縮的絲路風情等,生動再現太原歷史的壯麗畫卷。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在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深度闡釋‘錦繡太原’的時代價值和內涵,讓收藏在文物庫房裡的文物活起來,把蘊含在文物遺存中的歷史智慧傳播出去,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講好山西故事、太原故事。也為‘游山西讀歷史’活動增添更為生動的歷史資料。”

現場

來這裡,一睹太原的精彩過往

5月18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市博物館一睹精彩。接下來,就跟隨山西晚報記者的腳步,感受太原市博物館的魅力吧。

時間為軸,串聯太原歷史

三晉中樞在太原,三晉文脈系太原。太原,有著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自古就被譽為“錦繡太原”,太原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覽就取名為“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以歷史文化名城這一主線,講述太原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考古發現以及著名歷史人物,以此彰顯太原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積澱,弘揚城市品格與精神風貌。

走進展廳,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塊環形幕布,大地色為基調,印著“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的字樣,充滿了古朴的意味。而在老鷹的一聲嘶鳴過后,太原歷史的篇章生動了起來,從舊石器時代清徐都溝遺址開篇,到叔虞封唐,再到趙卿墓的車馬坑、北齊婁睿墓的壁畫、虞弘墓的漢白玉石槨……太原地下珍貴的文化遺存一件件陳列在大屏幕上,看起來應接不暇。別急,讓腳步停留片刻,因為除了地方文物的集體“亮相”外,還有古建風物的展示,比如太原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太山童子寺等等,可以說讓我們從一個動畫影像中,對太原驕傲的歷史遺存有了大致的了解。

太原市博物館的展覽位於該館三層和四層展廳,分五個部分展示太原歷史文化發展的面貌。當然,參觀線路也非常順暢,就是以時間軸為基礎。第一部分為“河流曲繞晉陽城”,從地理環境、文明起源引出晉陽建城,太原城市歷史從此揭開序幕。第二部分“黃雲畫角見並州”展示秦漢以來,晉陽作為北中國軍事重鎮,發揮出砥柱中原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並門雄鎮軍權重”展示北朝至隋唐,名城晉陽迎來又一次發展高峰,成為具有全局意義的大都市。第四部分“太原烽火照中原”展示自宋代以來,太原府城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及近代化開端,直至太原首義為辛亥革命奪取最后勝利做出重要貢獻。第五部分“地貴自然芝草出”運用數字化展示手段對太原歷史文化的優勢、亮點、特色進行再次提煉和升華,以突顯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內容涉及趙卿墓反映的昔日晉陽輝煌、婁睿墓壁畫映射的朔風獵獵的時代風貌、虞弘墓石槨浮雕濃縮的絲路風情等,生動再現了太原歷史的壯麗畫卷。

從整體來看,不同的展示區域都統一於“錦繡太原”展覽主題之下,互為表裡,各有側重,三層展廳側重於表現歷史脈絡,四層展廳側重於表現文化亮點,換句話說,展示的也大多是精品中的精品。通過展示文明起源、晉陽建城、霸府北都、千年府城、近代工業等內容,演繹城市史、城市與人、城市故事和城市精神,藉由回溯名城足跡,指向建設文明開放富裕美麗的新太原。

何為古晉陽?這裡就有答案

不久前,太原古縣城的開放,讓太原人驕傲了一把。殊不知在太原古縣城的周邊,還有晉陽古城的遺址,它可是太原建城2500多年的見証。那麼,晉陽古城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如今,來到太原市博物館,就能找到答案了。從三家分晉,再到趙簡子建立晉陽古城,以及漢代時的“並州”……太原這座城市的歷史故事,逐漸清晰起來。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晉陽古城西北3公裡西山東麓的緩坡地帶發掘了一座大型東周貴族墓葬及附葬車馬坑。這座大墓和車馬坑的時代為春秋晚期后段,墓主人的等級應為晉國執政卿一級。發掘者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晉陽城的締造者——趙簡子之墓。早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放之際,很多人就見到了趙卿墓出土的“車馬坑”,如今在太原市博物館,關於趙簡子的故事就更加充分起來,展廳裡不僅增設了其墓室內出土的器物,也介紹了晉陽古城的建造者董安於的故事。董安於是誰?據太原市博物館講解員介紹,董安於是趙簡子身邊的心腹家臣,也是著名的建筑家、戰略家和政治家。他修建了晉陽城,而且他最后吊死在了晉陽城上。“當初趙簡子與智伯瑤結盟,欲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智伯瑤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處死董安於,因為董安於太能干了。為了不讓趙簡子犯難,董安於自己結束了生命。到了春秋晚期,智伯又率韓、魏三家圍剿晉陽城,最后趙簡子的家臣以‘唇亡齒寒’的實力說服了韓魏與趙氏結盟,一起滅了智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在這個后續當中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豫讓刺趙’的事情,就是智伯家臣豫讓為其報仇,刺殺趙襄子的故事,現在晉源區就有一座豫讓橋。”

太多的名人志士在太原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痕跡,太多太多的精彩故事,也都發生在太原這座古城之上,如今太原市博物館都把這些串聯起來,就是為大家呈現一個更為真實且鮮活的太原。關於太原的發展脈絡和歷史,這一課你一定要來補一補!

歷年來考古成果“大檢閱”

在太原本地,有過很多震驚國內的考古發掘,比如婁睿墓、徐顯秀墓、虞弘墓,他們當中的一些經典文物,也在山西博物院裡展示過,不過這只是墓室內出土文物的冰山一角!在太原市博物館裡,以時間節點為分割,全面展示了這些最為知名的墓葬中的出土文物,那陣仗,那規模,那種絢麗和華貴程度,讓人隻能用“啊……”來驚嘆了!這樣的展示,也是對太原歷年來考古發掘工作的回顧和總結。

北朝時期,朝廷的重要官員多在晉陽建立私宅,許多人死后便葬於晉陽。至今太原已發掘眾多北朝墓葬,墓主大多身份特殊、地位顯赫,位列宰輔三公,是北齊政權的核心人物。這些墓葬的發現反映了昔日晉陽城的顯赫地位。就以婁睿墓為例,發掘於1979年,位於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西南一公裡,是已發掘的北齊墓葬中隨葬品最多的一座,展示出墓主人生前的顯赫地位。婁睿墓壁畫內容表現其生前的戎馬生涯和顯赫的官宦生活,為長卷分欄式布局,長卷前后有著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以前這些壁畫鮮少露面,如今不僅被展示了出來,其墓葬中出土的陶俑也集中展現了出來。這些陶俑數量多,品類全,所以呈現了一個“陶俑矩陣”,裡面擺放著有面目猙獰的鎮墓武俑,手持武器的武士俑,作持物狀的文吏俑,作握器狀的女官俑以及女侍、女仆和騎俑等等,這個“陶俑矩陣”帶給人很大的視覺沖擊力,看上去非常令人耳目一新。

很多人了解虞弘墓,是因為在山西博物院展示過的虞弘墓棺槨。如今在太原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用數字復原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棺槨的模樣,並把上面的圖案清晰展現,便於觀眾參觀。虞弘墓當中的出土文物也是各有千秋,人物俑分漢白玉和砂石兩種石質,腳踏蓮花座的伎樂俑和柱劍俑以前從未出土過,不僅展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展現了虞弘作為中亞地區的“魚國”人士,他們的喪葬習俗和異域風光。

在展廳內,你還能看到近年來太原市的最新考古成果,比如備受大眾關注的太原東山漢代古墓,經過考古學家的探索,這片代王陵園區已初見端倪,無論是漢代的簡牘,還是漆奩盒等出土文物,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在展陳過程中,專門有一個區域被開辟成為“考古放映廳”,播放的就是東山漢代古墓考古發掘的全過程,既滿足了公眾對於考古工作的好奇心,也激發了大家對於太原這座城市的了解和熱愛。

關於太原歷史的展示,遠未結束,而山西晚報記者為您呈現的,也只是該館獨特之所在,因為在太原市博物館的四層展廳內,更是融匯了多年來考古成果之精華,透過這些遺存的吉光片羽,關於太原歷史的壯麗畫卷舒展開來,金戈鐵馬的晉陽之甲、海納百川的大唐勝景。而在畫卷中,你我亦是參與者。(記者 孫軼瓊    攝影:記者 寇寧)

(責編:喬慧、張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