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法制保障和支撐”“條例的制定具有裡程碑意義”……連日來,出席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在代表團全團會議、小組會議中,認真審議《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提出意見和建議。大家一致表示,營商環境是關系到一個地區市場主體活力、社會創造力和經濟發展力的關鍵因素。通過代表大會制定條例,對於集中各位代表的智慧,舉全省之力,統一全省人民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決策,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鞏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促進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推動全省經濟轉型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代表們表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新發展理念,提出了按照“三化”要求、堅持“三對”標准、努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的目標,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特別是以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政務信息一體化等重大改革為突破,大力推進“放管服效”改革,簡政放權、依法監管、政務服務、行政效能都取得顯著成效,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營商環境主要指標大幅進位,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滿意度不斷提升。這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成果,迫切需要通過地方立法來鞏固。出台條例,將從立法角度推動優化山西營商環境有法可依、依法辦事,進一步激發企業市場主體活力、涵養市場潛力、培育轉型發展動力。
省人大代表張明星說,條例體現出的服務大局意識,契合我省轉型發展需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回應了企業主體的需求﹔激勵擔當作為,鼓勵容錯免責,在結合我省實際的基礎上借鑒先進經驗,體現改革創新。
省人大代表梁若皓說,省人大通過立法的形式助推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對山西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提升對外開放能級,尤其是推動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省人大代表王衛星表示,出台條例是為了解決營商環境體制機制方面的“軟環境”問題,核心理念是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破除各種不合理的“門檻”和限制,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大的干事創業空間,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省人大代表侯曉東說,推進形成優化營商環境懲戒機制,嚴打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政府各部門也要提高依法行政、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理念,以法治牽引,推動條例貫徹落實,真正發揮主導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記者楊文)
山西路橋:黨建引領 建好“四好農村路”山西路橋建設集團黨委扎實開展“黨建質量提升年”,實施“六大工程”,立足“十四五”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發展的戰略基點,全面提高黨建質量和黨建引領發展水平,為打造“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施工現代化企業集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常住人口3491萬 山西人口普查數據"出爐"山西省統計局向社會通報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山西省常住人口為3491561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減少2.23%,年平均減少0.23%。山西省常住人口總量減少,主要受人口流動變化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