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脫貧故事 晒幸福賬單】

種蘑菇讓我脫了貧

2020年05月09日10:36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我是嵐縣東村鎮古城村的牛桃珍,今年57歲。2018年,我依靠種植香菇日銷量達到一百斤以上,年銷售量突破兩萬斤,每天能掙三百多元,全家人年收入可以達到十萬元左右,實現了光榮脫貧。

說起我的脫貧經歷,既有心酸,也有點傳奇。一次偶然機會,我遇到一個種植食用菌的老大哥在賣平菇,幾次閑聊之后,我發現嵐縣鮮菇市場行情不錯,就產生了種平菇的念頭。於是,我騰出了家裡的一間窯洞種植平菇。經過幾次試種收成還不錯,加之我賣的平菇特別鮮嫩,價格又便宜,很快便銷售一空。初次嘗到甜頭后,我覺得種菇比自己打零工、推三輪車販賣水果,收入要穩定的多,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門路。就這樣一邊向老大哥學習種植技術,一邊自己慢慢摸索,走上了種植平菇的路。雖然種植了好幾年,但一直是小打小鬧,技術也不是很成熟,一年到頭辛苦經營,平菇種植的收入僅能維持一家子日常開銷,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2014年精准扶貧工作全面鋪開后,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東村鎮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第一書記多次主動上門了解我的情況,認真幫我分析致貧原因,為我家量身定制了一套精准的產業脫貧“套餐”,宣講了促進貧困群眾創業增收的政策,還送給我食用菌栽培技術書籍,在他們鼓勵動員下,我參加了嵐縣組織的培訓班,擴大平菇種植規模。特別是我參加了縣政府組織的在原平10多天免費食用菌培訓后,讓我全面掌握了食用菌種植技術。我有了脫貧致富的決心和清晰的創業思路。

我們夫婦省吃儉用,把賣平菇的錢都攢起來,又向親戚朋友借錢擴大種植規模。2015年1月,我在鄰村南村租了兩畝地創辦了平菇標准化種植基地,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平菇大棚,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生產平菇2萬袋,年淨賺2萬多元。2016年,我把2015年掙下的錢又全部投入到平菇生產中,經過3個多月的苦心經營,菌棒開始出菇,我看見長勢喜人的一朵朵平菇滿心歡喜。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6年夏天的一個中午,在勞作了一上午后,我們夫婦剛剛回家吃午飯,卻透過窗戶遠遠望見自家的平菇大棚著火了。我們丟下飯碗連忙趕往平菇大棚,但為時已晚,兩座平菇大棚已經化為灰燼,幾年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頓時化為烏有,家庭境況更是一落千丈。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絕望依然令我們夫婦聲淚俱下。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我們絕望和失落之時,親朋好友都來看望和安慰我們。特別是駐村幫扶干部、支村兩委干部找到我,向我宣講了關於促進貧困群眾自主創業、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政策,鼓勵我通過惠農貸款再次創業,在他們幫助下,我順利得到了5萬元惠農貼息貸款支持。讓我在黑暗中仿佛又看到了一絲亮光。

依靠5萬元的貸款,我於2017年再次建立了平菇種植基地,在本村租了3畝地,建立了兩個專業化的出菇大棚。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年底一盤賬,扣除各種成本,還淨賺5萬多元。2018年,我又陸續投入資金購買了滅菌鍋爐等設備,進行機械化生產,還聘請了六個工人,鮮菇日銷量增加到一百斤以上,年銷售量突破兩萬斤,每天能掙三百多元,一年下來可以達到十萬元左右。

我的經歷告訴我,致富不能靠天上掉餡餅,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隻要吃苦耐勞,不輕易放棄,脫貧致富就有希望。

(講述人:嵐縣東村鎮古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牛桃珍 整理:王衛斌 牛燕飛)

(責編:張婷婷、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