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四萬余盜墓零發案 看文物保護的山西探索

2020年06月29日19:39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地下文物蘊藏豐富,特別是晉南地區作為商周青銅器制造和使用的重要地區,一直被文物犯罪分子覬覦,盜掘古墓葬犯罪不斷發生並一度高發,嚴重威脅文物安全。

2018年山西公安機關向文物犯罪發起了凌厲攻勢,形成了壓倒性的打擊態勢,自2018年5月以來,全省盜掘古墓葬犯罪實現了“零發案”。

高壓嚴打 斬斷文物犯罪鏈條

初夏時節,運城市聞喜縣河底鎮酒務頭商代墓地發掘現場考古隊員已開始陸續撤離。該墓地的發現與發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僅為“匿”族青銅器找到了歸屬,也填補了晉南地區晚商遺存的空白,被列為“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然而,這個“新發現”中的5座帶墓道“甲字形”大墓中隻有1座沒有被盜。

造型精美、紋飾繁縟的“獸型銅觥”,形若蹲獸,背部為蓋,通過它仿佛能看到3000年前好酒的先人觥籌交錯的宴飲、祭祀場景。

“獸型銅觥出土於聞喜商代貴族大墓,被盜墓分子盜挖出土后,連夜帶到廣州,並走私到香港拍賣。后因犯罪嫌疑人不舍,欲以贗品調包致交易流產,又將其偷運回境。民警最終在上海把文物追回。”聞喜縣公安局副局長張金鹿說:“ 80、90年代聞喜縣大肆出現盜掘古墓葬犯罪,‘要想富,去挖墓’‘全國盜墓,聞喜鼻祖’等順口溜層出不窮。盜墓集團、保護傘等問題一度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陷入困境。”

在危機時刻,迎來了轉機。2018年,劉新雲任山西省副省長、公安廳長后,親自擔任“6·03盜墓案”專案組組長,採取提級管轄、異地用警等超常規措施,打響了山西打擊文物犯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第一槍”。 劉新雲同志多次強調,全省公安機關要堅決依法理直氣壯地打擊一切文物犯罪,堅決當好歷史文物的守護者。

“聞喜縣不可移動文物累計1570處,其中古墓葬98處,文物犯罪一度猖獗,自2018年5月以來一直保持零發案,嚴厲打擊文物犯罪的強大打擊聲勢和前所未有的震撼效應起到了關鍵作用。”張金鹿副局長有感而發。

“山西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三追一挖’‘四不放過’工作要求為指引,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四個辦案中心‘尖刀’作用,堅持追文物、追逃犯、追資產和深挖犯罪、鏟除‘保護傘’同步發力,確保被盜文物不追繳不放過、在逃人員不到案不放過、犯罪分子的經濟基礎不摧毀不放過、犯罪‘保護傘’不鏟除不放過。”山西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政委史水鴻說,山西公安多措並舉、強力出擊,通過破案件、打團伙、追逃犯、繳文物、查資金、摧網絡對文物犯罪實施全鏈條打擊,取得了豐碩成果,有力遏制了文物犯罪多發勢頭。

據統計,山西公安機關已累計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38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76人,打掉文物犯罪團伙227個,追繳涉案文物42657件。收繳涉案文物涵蓋夏至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

創新驅動 提升智能防控水平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山西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李英俊說,智能化盜掘工具已經運用於盜掘古墓葬犯罪活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山西公安機關在加大人防力度的同時,推動全省11個地市和聞喜、曲沃2縣配置了25台無人機,用於重要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和執法巡查。另外,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牽頭開發建成了智慧內保系統、文博單位安防模塊,初步實現了數據收集、動態檢查和分析預警功能,進一步提升了文物犯罪智能安防水平。

“晉公盤”是晉文公重耳為其長女孟姬出嫁楚國所鑄,其183個字的珍貴銘文清晰呈現了晉文公時期的晉國盛世氣象。如此多的銘文記載春秋中前期歷史,在青銅器中實屬罕見。

“這是國寶級,在一級文物裡面是最好的。”考古學家吳振烽說。

“晉公盤被聞喜盜墓團伙盜挖后,轉手多個省市並流落海外多國。民警展開海外接力追查,才將其成功追繳回國。文物追查歷經艱辛,我們更應該在防范上下功夫。”聞喜縣文物犯罪偵查大隊隊長丁峰說,縣重點文物保護區視頻監控由之前的20多個,發展到現在120個,實現了重點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村民們閑聊時,會指著監控探頭說,看誰還敢挖墓,公安局都看著呢。

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效抑制文物犯罪活動的同時,助力刑偵部門打擊破案能力提檔升級。山西公安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讓數據警示風險、驅動決策,鑄就了一條看不見的大數據“守護防線”。

多維宣傳 筑牢文物保護防線

造型別致的 “彩繪青銅雁魚燈”為漢代一級文物,器型之大、工藝之精十分罕見,犯罪分子將其視為珍寶不舍出手,准備作為“傳家寶”留給子孫。山西警方到介休市曹某家裡進行搜查,未果。后通過警方真誠勸說,曹某父母為之動容,在家中地下室,拿出一堆用塑料布包裹著的青銅零件,拼起來后正是“雁魚燈”。曹某得知后在獄中崩潰大哭。

“保護文物,宣傳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群眾對於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是有深厚情感的,需要我們積極調動激發。”介休市張蘭鎮派出所長冀鵬說,文保區大多處於偏遠地區,村民對網絡接觸少,我們就採取“點”對“點”宣傳。坐在村口和大爺大媽講文物價值、講盜墓危害,講公安機關案例,群眾是聽得進去也願意聽的。

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派出所,轄區村民自覺組建了群防群治隊伍對文保區巡邏。“過去,我不懂,如今民警天天追著宣傳。在家時,家訪宣傳,種地時,到田裡宣傳。”巡邏隊王大爺自豪的講:“現在我知道了,地下埋著的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屬於國家,屬於后代子孫,看護這些寶貝,我覺得我做的事兒很了不起!”

山西青銅博物館陳列的2000余件展品,絕大部分是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追繳回的 “青銅重器”。

“成果展旨在向社會公眾展示打擊文物犯罪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表明公安機關堅決打擊文物犯罪、保護國家文物安全的決心和信心。”山西青銅博物館負責人張晶晶表示,我們要努力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走”出去,讓廣大群眾更了解公安機關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中,攜手共筑文物保護鋼鐵長城。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打擊文物犯罪,守護中華文明,是公安機關的重大使命。”劉新雲表示,山西公安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嚴厲打擊文物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公安部在山西設立打擊文物犯罪工作站為契機,以建立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文物犯罪偵查打擊專業隊為抓手,堅持“三追一挖”“四不放過”原則,始終以“零容忍”態度,保持打擊高壓態勢,嚴厲打擊一切文物犯罪,為保護國家文物安全作出山西貢獻。(趙婷婷)

(責編:雷昊、常慧忠)